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螢幕截圖

Google 廣告「改一字」,流量規則全變了!品牌如何靠 SEO+AIO,打造影響力護城河?

2025-10-22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可能沒注意到,Google 最近悄悄換了一個字:搜尋結果頁的「Ads」(廣告)變成了「Sponsored」(贊助)。
對使用者來說,這只是小小的介面更新;但對所有依賴流量的品牌,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訊號:平台正在重新定義「可見度」的規則。

Google 這個全球最大的廣告平台,正在提醒所有行銷人:「你花錢買來的流量,規則我說了算。」當付費管道變得如此脆弱,我們還能依靠什麼?答案指向企業唯一能真正掌握的資產:SEO。

延伸閱讀:曝光多卻沒人點擊!SEO 大脫鉤時代來臨,品牌如何用 AIO 守住流量?

就在我們重新意識到 SEO 重要性的同時,「AI 搜尋」的巨大浪潮已正式衝擊台灣市場;其中,Google AI 模式(AI Mode)也於日前全面支援繁體中文。這場由 AI 驅動的變革,正迫使企業重新審視流量結構:如何在「當下流量」與「未來影響力」之間找到平衡,成為品牌當下最棘手的經營難題。

現象 1:平台重寫規則

從「Ads」變成「Sponsored」,再到「一鍵隱藏廣告」,這一連串動作的核心,是 Google 想把使用者體驗放在最前面。但對品牌經營者來說,這也意味著流量來源的不確定性升高。

相較之下,SEO 是少數能自己掌控的資產。你經營的內容、累積的權威性,是任何平台都拿不走的數位護城河。廣告讓你短期可見,內容才讓你長期被信任。

現象 2:AI 搜尋的零點擊衝擊

如果說廣告變革是溫水煮青蛙,那麼 AI 搜尋的上線,就是迎面而來的海嘯。

  • 傳統搜尋是你問問題,Google 給你 10 個連結(網頁清單)。
  • AI 搜尋則是你問問題,Google 直接給你一個總結好的答案(AI 摘要),並附上幾個參考來源。

這就是零點擊(Zero-Click)現象:使用者看完 AI 摘要後,不需要再點進網頁。這對仰賴自然流量的品牌與內容團隊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戰略轉型:從「排名邏輯」到「影響力邏輯」

AI 模式的到來,使得內容策略的重心必須從傳統的「排名邏輯」轉向 AIO 的「影響力邏輯」。

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SEO 專家連啓佑指出,過去我們追求的是「我的網站在這個關鍵字排在第幾名?」;但在 AI 時代,應該改問「我的內容能不能影響 AI 給出的答案?」

你的目標不再只是搶占關鍵字的第一名,而是要成為 AI 賴以生成答案的權威資訊來源。

這是否意味著 SEO 已死?恰恰相反。

1. AIO 前提:SEO 是進入 AI 模式的入場券

許多人一聽到「AI 搜尋」,就急著要「丟掉 SEO」,這是最大的誤解。首先,根據 2025 年初的數據,AI 搜尋的流量占比仍低於 5%,傳統搜尋依然主導超過九成的流量。你不可能現在就放棄這 90% 的使用者。

其次,對於導覽型(品牌字、公司名)或交易型(產品購買、服務諮詢)等高價值關鍵字,AI 摘要的出現率其實不高,這部分仍是 SEO 的主戰場。

最關鍵的是,Google 的 AI 摘要仍多從搜尋結果前十名擷取與彙整。換句話說,SEO 是進入 AI 模式的入場券,如果擠不進前十名,AI 根本不會考慮引用你的內容。

2. AIO 核心:成為使用者和 AI 心中的可信來源

AIO(AI Optimization)的邏輯,是讓你的品牌在特定領域裡,成為使用者和 AI 心中的可信來源。在這個邏輯下,單篇文章寫得好已經不夠,Google 更看重整體的主題權威性(Topical Authority)。

舉例來說,你若只寫一篇「如何理財」的文章,很難在 AI 搜尋中被引用。但若你建立了一整個「理財知識庫」,包含儲蓄、投資、保險、退休金等多篇內容,彼此串連、邏輯一致,Google 就會認定你是該領域的專家。AI 在生成答案時,自然就更容易抓取你的內容。

這意味著,內容策略要從「單篇」升級成「主題網絡」。這不只是 SEO 的延伸,而是 AIO 的必要條件。

兼容 SEO 與 AIO 的內容工作流程

連啓佑強調,面對 AI 時代的變局,想同時抓住傳統流量與未來影響力,關鍵是建立一套兼容的內容流程,讓 SEO 打好基礎,AIO 再放大品牌的影響力。以下 3 步驟,可作為行銷團隊重新整合內容策略的實戰指南:

3 步驟打造兼容 SEO X AIO 內容流程

步驟 具體做法
1.選題規劃:建立主題權威性 建立主題群集:用 AI 規劃核心產品的 10 個主題與 50 個子題,打造完整「知識版圖」。
掌握搜尋意圖:分析使用者想找的是解法、比較還是觀點,從「關鍵字導向」轉為「意圖導向」。
2.內容結構:讓 AI 看懂你 啟動段落排名思維:每段回答一個小問題,只要切中要點,就可能被 AI 摘要引用。
善用結構化標記:用 H1~H3 標題、表格與列表,幫助 AI 讀懂內容層次。
3.技術優化:鞏固 SEO 基本盤 優化標題與 Meta:測試多版本標題,提升點擊率。
強化內部連結與速度:串聯主題群集、加快載入,讓 Google 更懂你。

延伸閱讀:AI 時代流量雪崩!SEO 專家連啟佑:不是放棄,而是啟動「典範轉移」的進化生存戰

技術升級之外,思維也要轉型

Google 廣告變革,是平台風險的警示;Google AI 模式上線,把 AI 搜尋帶入實戰階段。企業不該在兩者間做選擇,而是要帶領團隊「兩者都要」。

用 SEO 鞏固高轉換率的傳統流量,並拿下進入 AI 模式的入場券;再用 AIO 升級你的內容結構與主題權威,成為 AI 願意引用的「影響力中心」。

經理人

在這場由 AI 改寫的流量戰中,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線上課《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帶你從實戰出發,逐步拆解 AI 搜尋生態的 4 大挑戰,讓內容重新被看見、被引用、被信任:

  • 流量曝光被 AI 分食:教你掌握全新 AIO 指標,從資料追蹤、引用來源到內容權威性,找出真正能被 AI 收錄的關鍵。

  • 內容被 AI 忽略:AI 不再「逐字比對」,而是「整體理解」。課程教你以語意導向(Semantic SEO)與 EEAT 架構,打造能被 AI 讀懂、理解脈絡的內容版圖。

  • 策略與內容各自為政:示範如何建立兼容 SEO X AIO 的工作流程,讓策略、內容與技術能協同運作,從選題到發布都對準 AI 搜尋時代的新邏輯。

  • 缺乏整合方法與工具實戰:手把手教你運用 7 大實用工具與 AI 小助手,包含 ChatGPT、Google PAA、Answer the Public、Google Trends 等,完成從主題研究、內容生成到績效追蹤的完整流程。

在 AI 搜尋時代,品牌的競爭力不再只是誰能產出更多內容,而是誰能長期累積被引用、被相信的內容資產。掌握新的 AIO 內容邏輯,讓每一次發聲都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

繼續閱讀 數位工作術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