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創新創業
feature picture
xFrame

「花這麼多成本,效益多大、多久能獲利?」主管常用的提問,竟是阻礙團隊創新的元兇

2021-06-22 作者 岡特‧迪克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企業所下的每個決定、所採取的每個措施,都只是為了想節省更多成本,並使工作流程更臻完美。為此,企業從許多管理辦法,或是精益管理的思維中,研發出了一套全新又複雜的程序系統。開發這套系統最大的目的,即是節省開銷與改善工作程序!我們只能認同這個作法。

重大創新計畫的收益,根本沒人算得清

「如果選擇做出改變,最後究竟能得到什麼?」我們總是如此質疑。比較因為改變所付出的時間與成本,還有改變過後所得到的利益,即能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更具體一點的方法嗎?」若是如此,那就要層層檢視每個環節:「這作法有意義嗎?能省略這個步驟嗎?難道我們的公司還不夠好?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

若是上述作法的確有為企業帶來更多利益的潛力,就必須依照改變的範疇制定工作計畫,並精算改變過後的工作量與利潤。若是計算結果顯示的利潤夠多,管理者則會依照規定,在一系列的會議中批准必要的資金,以執行上述的工作計畫,並從中賺取預估的收益。

延伸閱讀:優秀的提案只需要一頁A4!好讀又好懂,老闆才會聽你的

「如果採用了這個作法,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最好是本季度)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影響改良計畫的關鍵核心,已經被問了數十年,淌著企業的血與淚,然而,重點還是: 採用這個作法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並放眼未來能夠回收的利益

現在問題是:企業無法精算出某些改變將帶來多少利益,例如:重大的創新計畫。根本沒有人算得出來!

成本容易計算,效益需要經過實驗才明朗

這只能依照企業家自己,或是市場本身的直覺來評估。因此,就只能放膽去做,畢竟你就是位企業家,或是企業本身的決策者。可惜的是,企業卡在過去幾十年來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中,只能用這套邏輯來思考每項決策。因此, 企業再也無法預先計算出未來的成本與獲利。若是創新計畫同樣也不能預估其收益的話,就只能直接放棄。不過這樣的思維至少只是愚蠢,而不會致命

改革意識(Verbesserungsinn)意指:希望為客戶營造出,花錢購買高單價產品,能有物有所值的感覺。這通常需要經過實驗驗證。企業可先設計產品樣品,在商展或是記者會上提出改良的想法,並詢問客戶是否願意為改良後的產品,支付更高費用。產品改良所耗費的成本或許很容易計算,但最初的收益卻仍是個未知數。只有經過一定流程的樣品開發與實驗後,結果才會逐漸明朗。

因此,創新改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知道產品是否能為客戶與企業帶來雙贏局面。「如果公司這麼做,那要多快才能有所獲利?」 這樣的思維嚴重阻礙了改革創新的推行

計較短時間的效益,讓人打從心裡反對創新

另一方面,如果是讓人「尚可接受」的改革策略,完全呼應了「如果公司這麼做,那要多快才能有所獲利?」的提問水準。 「還過得去」的作法,雖然能為公司省下不少成本,但長期下來,客戶將對這件事愈來愈不感興趣,也影響到了員工們的士氣 ,對「他們」所處的公司逐漸失去了認同感與自豪,無法為此感到驕傲。 公司「還過得去」的作法,讓員工們交出了「尚可接受」的成績。

延伸閱讀:8 張圖,掌握近 80 年最重要的創新理論!

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創新改革、科技革新,或是商業模式的改變,到了現在幾乎皆已窒礙難行。它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企業的思維習慣,以及批准專案的過程,都在計算該專案,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定的收益。「每件事都要花錢」,幾乎是所有企業的大忌,每個人當然都絕口不提。

如果你在今天的季度檢討大會上,提出了一個中程、有建設性且受人褒讚的想法,卻在最後一刻告訴在場的主管們:「這項計畫需要動用一些資金。」氣氛將立刻跌至冰點。主管們會告訴你:「別來搗亂。這次的會議重點是為了拯救當季的開銷,我們必須想辦法達到這個目標,而你提出的計畫對公司來說並沒有任何幫助。之後在提出想法前,先動腦好好想一想。如果有的話,我們晚點再討論,畢竟現在首要的目標,就是要守住公司維持多年的營收數字。現在我們對你的想法相當感冒,因為你利用了自己的權益,浪費了寶貴的會議時間,甚至想說服我們不必再專注於共同目標上。因此,我們對你感到反感,你是個沒有團隊精神的人。」

但是為了在市場上繼續生存,創新改良仍是十分關鍵的一環,與同業「激烈競爭」,使管理者不得不採用改革創新的策略。而若是管理者期望每個改變都能為公司帶來獲利,則必須改正對於「創新」的反感,打從心底接受這項概念。

(本文出自《我變笨都是公司的錯!:看企業組織如何毀掉聰明人才》,樂金文化出版。)

相關文章

我變笨都是公司的錯!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