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Pexels

人力吃緊又招不到新血,雇用「回鍋人才」會是好方法嗎?

2022-02-07 LinkedIn日本分公司負責人 村上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現在引進「職場回歸制度」的企業正在增加,重新僱用以育兒或看護為由一度離職的員工。「回鍋原公司」,在以前隸屬的公司再次效力,就成了轉職的一個選項。

我自己是「Yahoo 首位回鍋員工」,對於回鍋原公司抱持非常肯定的態度。復職的員工在 LinkedIn 也絕不罕見。

延伸閱讀:薪水漲了,卻換來每天加班?職場受重用的人,都懂得「偷一點懶」

錄用「回鍋員工」的優缺點

回鍋原公司最大的優點在於 入職培訓會順利無比 。入職培訓是公司提供新進員工必要的支援,讓他盡早適應和成為戰力的過程。假如是回鍋原公司的員工,既然已經瞭解工作型態、工具用法和企業文化,與前同事的人際關係也還在,就能輕鬆發揮即戰力的功能。

另外,過去認為回鍋原公司的缺點,在於原有員工和回鍋員工的薪資差距。日本公司僱用畢業生的薪水,在 40 歲之前是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上升。相形之下,擔任主管之後,就會獲得符合職稱的薪水,直到退休年齡為止。總而言之,就是基於「當了主管之後就會好好酬謝,在這之前希望你忍耐」的規則,維持薪資制度。

不過,要是因應轉職市場的需求和供給錄用回鍋員工,就可能會導致回鍋員工的薪水比原有員工高。尤其是人才明顯短缺的業界,許多員工剛開始離職時是以優渥的待遇跳槽,假如回鍋時保證給予同樣水準的薪資,薪資差距必然會擴大。結果就要擔心薪資差距導致原有員工不滿,打亂團隊合作。

如何讓員工願意回鍋?跟「離職時多快送走員工」有關

然而最近還出現一項趨勢,就是從一面倒錄用應屆畢業生改為提升全年招聘的比例,預計員工薪水一律節節上升的方式將會慢慢廢除。另外,要是今後工作型僱用方式深入人心,藉由優渥待遇評估回鍋員工在外界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該就會變得天經地義。

將來公司活用回鍋員工時,當初「離職時多快送走員工」的態度會受到檢視。

延伸閱讀:5 個現象,表示你「值得更好的工作」!但別忘了體面的離職

實際上,LinkedIn 有個文化是大家一起慶祝員工離職。比如 LinkedIn 不說離開的人是「辭職」或「轉職」,而是形容為「選擇下一場比賽」,認為這只是獲得嶄新經驗或機會的選項。

另外,公司會針對一個職務預先評估兩種人才庫(Talent Pool),一種是從內部晉升,另一種是從外部招聘。設立新職務時,列出過去共事的夥伴姓名作為人選,實際詢問當事人,也是評估過程當中的常見狀況。

(本文出自《上班何須太委屈,轉職身價再晉級》,寶鼎出版)

相關文章

上班何須太委屈,轉職身價再晉級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