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教練式領導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事情交給部屬就怕搞砸?教練型主管的 1 指令+4 提問,員工愈帶愈聰明

2022-06-30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 黃冠華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個性開朗活潑,所以很多朋友覺得 Sunny 如果執行專案辦活動,應該是比較不拘小節、大開大闔的模式。但是跟我合作或一起共事後,很多朋友會對我做事或帶團隊,交付任務時追求細膩和溝通的細節重視,感到十分驚訝。因為有時我所想到的,會比一般人要多很多!

有人詢問我在帶團隊或執行專案時有沒有什麼心法?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最有效果的心法,就是去養成「交代事情五步驟」的習慣。

延伸閱讀:堅持「我是為你好」只會讓溝通更困難!薩提爾:化解衝突前,先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

這並不是我個人什麼了不起的發明,早在數年前,諸多著作談日本人的領導哲學時,就已經被提出來很多次。但還是老問題,很多好的想法或理論,知道與做到,完全是兩碼子事!我很信奉「交代事情五步驟」的思維,所以我在交付任務給夥伴時,基本上都是用相同的脈絡。

一件事情,當你想要交付或是授權他人執行時,一定要經歷五個步驟,一次說明加四個問題:
 
1. 你先清楚說明交付的是什麼事情。(這是講解,不是提問。)
2. 詢問:「剛剛交付的是什麼事情?」(確認對方聽清楚了,沒有誤解、不會誤判,而且沒有聽錯。)
3. 詢問:「你明白我請你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嗎?」(確認對方清楚目標,目標只要清楚,在做決策時,就不容易偏頗。)
4. 詢問:「這件事在執行時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狀況或問題?如果有,你的應對方案和計畫是什麼?」(思考預備方案,以確保任務更萬無一失。)
5. 詢問:「從你的角度來說,有沒有什麼想法或建議,可以讓這件事情更優化?」(讓執行者躬身入局,這不只是我交代的任務,更是你的責任,因為透過你的投入而執行得更好。)
 
絕大多數的老闆或主管交代事情,可能做完第一項就結束了,而且有時比較有官架子的主管,還會語帶恐嚇的說:「這件事情不要讓我說第二遍!」

為什麼交代事情要有五步驟?因為如果下屬執行有問題,他的主管可能會問「是誰授權(容許)你這樣做的?」講真的,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再怎麼有抗壓性的同仁,我想都會待不住。但如果你的夥伴,每次被交付任務時,都被你一件事訓練五次之多,隨著時間累積,任務經驗提升,在你的領導下,他應該是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強大。教練之道無他,提問而已!

延伸閱讀:對工作來者不拒,小心「能者過勞」!7 招拒絕主管、同事臨時塞給你的任務

PS:天下沒有完美的事物,你說「交代事情五步驟」有沒有缺點?當然有,就是人家嫌你囉唆!囉唆的定義是什麼?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人家不想聽的時候,你硬要講……。

(本文出自《讓別人贏:在人生多重角色中,55個修煉與覺察的智慧》,商業周刊出版)

相關文章

讓別人贏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