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unsplash

好像惹毛同事了,卻不知道原因?人類學家:這件事沒同步,最容易出問題

2023-02-17 史提凡諾.馬斯楚齊亞科莫、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

當我們在團隊裡共事的時候,我們不只是在工作,我們也在管理我們和同事的關係。我們會持續地尋求、建立、維持、修補、調整、評論、推斷和約束這些關係。人類學家亞倫.菲斯克相當出色地用 4 種人與人連結的方式,解構了人際關係的「文法」,稱為關係類型。這 4 種互動模式之中,每一種都可以組織出參與者分配資源的方式(Fiske, 1992; Pinker, 2008)。

延伸閱讀:你的職涯道路能爬多高、走多遠?關鍵在心態是「Day1」,還是「Day2」

這 4 種互動模式分別為:

1. 分享

「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大家被歸屬感所驅動,以共識做出決策。伴侶、好友、同盟等社群都是典型的分享模式。

2. 權威

「誰是老大?」大家被權力驅動,而規定和決策都靠權威;有一個人的地位在上(獲得威望),其他人位於下位(獲得保護)。老闆與屬下、指揮官與士兵、教授與學生等階層結構都是典型的權威模式。

3. 互惠

「每個人都一樣。」大家被公平所驅動,獲得一樣的分量,付出一樣的分量,決策靠投票(一人一票)。社團、共乘、點頭之交等同儕團體都是典型的互惠模式:交換禮物、輪流邀請對方參加活動等。

4. 交易

「論功行賞。」大家被成就感所驅動;根據每個人所發揮的效用、個人的表現和市價等元素來進行交易。企業、股市、買家和賣家的關係等營利活動都是典型的交易模式。

延伸閱讀:主管的人際關係學:帶人不是「上對下」給指令,而是能把部屬變夥伴

菲斯克所揭露的是:當兩方用同樣的模式互動,一切都很順利。但如果其中一方採取一種模式,另一人採取不同的模式──也就是當互動模式不一致──那就會出問題。更複雜的是,我們從來就不會只用一種模式來和別人互動。我們經常根據情勢和手上的任務來切換模式。最挑戰的就是在不同的模式轉換間成功穿梭,因為每個模式裡的遊戲規則都不同。

你的團隊裡,最主要的互動模式是什麼?當時是什麼狀況?

理解並校準互動模式可以協助將無意的失言和摩擦降到最低;遊戲規則在每一種互動模式裡都會變化,大家所期待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互動模式 分享(我的就是你的) 權威(誰是老大?) 互惠(付出與收穫) 交易(論功行賞)
人類發展階段 嬰兒期 3 歲 4 歲 9 歲
主要動機 歸屬感(親密感/利他/慷慨/好心/關懷) 歸屬感(權力vs.保護/地位、認同vs.順從、忠誠) 平等(公平待遇/嚴謹的公平) 成就感(功用/益處/利潤)
範例 家人、好友、社團、種族團體、社會運動、開放資源社群 老闆與下屬、 指揮官與士兵、教授與學生 室友(差事、請客喝啤酒)、共乘、點頭之交(交換禮物、餐會、生日慶祝) 企業界:買家和賣家、談出最好的條件、獲利、針對合約談判、獲得股利

團隊合作期待:

組織 社群 階層 同儕團體 理性架構的組織
成員的貢獻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出貢獻 主管指揮和控制工作 每個人都做一樣的或等量的工作 根據表現和生產力來分配工作
決策流程 共識 權威鏈 投票、抽籤 爭論
資源的所有權 大家共有,沒有誰欠誰 階級愈高,擁有愈多 均分 根據貢獻多寡或投入資本多寡來分配
報酬 一起分享,沒有個人的報酬 根據年資和位階 每個人的報酬都等量 根據市值和個人表現

互動模式交錯:不是個好主意

如果我們以為對方和我們互動的模式一樣,但實際上不一樣時,那可能會讓情緒高張。 在一個模式中合宜的行為,在另一個模式裡可能完全不恰當。每個人都會盡力,但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冒犯到別人,因為他們互動的模式不同,這就會讓一方感覺到困窘、禁忌或不道德(Pinker, 2007)。

unnamed
三民

在團隊裡,不一致的互動模式會製造出尷尬的狀 況、破壞關係、導致衝突。

泰提是位資深的專業人士,他想要指揮別人,可是大家預設每個人都有同樣的話語聲量。
(權威≠互惠)

這個團隊在等安東尼奧的指示,而他認為他不需要負責任,因為他沒有領主管加給。
(權威≠交易)

蘇珊以為安能力最強,可以帶去見客戶,但其他人以為每個人都可以輪流見客戶。
(交易≠互惠)

一致的互動模式:對家族企業至關重要

家族企業裡衝突的風險很高。和家庭成員在商業環境裡合作共事會創造出很複雜的關係網。

在家族企業系統裡,成員通常身兼多職(家庭成員、企業負責人、管理者),因此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和利益。家庭成員累積愈多角色,就愈可能會跨越不同角色的界線,造成彼此互動模式不一致。大型的家族企業面對這項挑戰的方式是設計出自己的家庭治理模式,來釐清期待,架構每個人的責任。這些通常彙整成家族憲章,這份文件可以讓家族裡的人際關係更正式行於文字,避免關係類型交錯,並將不必要的衝突降至最低。

草擬家庭憲章會需要下功夫、技巧和外部資源。要保持和諧,像店舖、餐廳和手工藝品店等比較小的家族事業,第一步都可以從建立團隊合約開始,定義不同角色的基本遊戲規則。

unnamed-2
三民
延伸閱讀:人際互動中,你是常矮化自己,還是輕視對方?認識 4 種「心理地位」,建立平等關係

家庭角色重疊會導致衝突

鮑伯(分享)─莎曼珊(權威)
儘管這一年有傑出的成果,鮑伯還是會長篇大論地建議莎曼珊說,如果是他會怎麼做。

凱文(分享)─莎曼珊(交易)
凱文很挫折,因為他姊姊妮娜不讓他用公司的車去參加派對。

凱文(互惠)─莎曼珊(交易)
凱文發現他姊姊領了公司獎金之後就更生氣了,因為他連零用錢都不夠。

妮娜(交易)─莎曼珊(權威)
妮娜在生媽媽的氣,因為莎曼珊提拔了另一人,搶走妮娜想要的職位。

unnamed-3
三民

(本文出自《高績效獲利團隊》,三民出版)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高績效獲利團隊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