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娜.芭爾許

麥肯錫:在哪工作就在哪成長

收到績效的差評難以消化!針對表現不佳的員工,怎麼給回饋才能有效鼓勵?


莎拉接手一支團隊,她在為其中一名成員打考績時,能看出她的同情心與洞察力:「他給自己打 4 分,但我只給他 2 分。他看起來十分洩氣,令我不忍直視。我舉例子解釋,若要拿到 3 分或 4 分,他需要做到什麼程度。他向我道謝,並沒有反擊,也沒有替自己辯護。」
「要他承認自己不能勝任這個職務,是件很難堪的事,不過他仍然想待在公司裡。他曉得自己在技術方面跟不上,而我則明確表達我的標準與期望。 我花時間回頭談基本的東西,讓他了解為什麼主管對團隊採取這樣的管理方式,這些內容並不抽象。」
定期的績效考核,比起「評分」更重要的意義是?
「經過這番艱難的對話之後,我就比較容易開口幫他。我嘗試建立信任感,問他哪些工作讓他精力旺盛,哪些令他精疲力竭? 他在目前的崗位上已經有 10 年的經驗,早就有自己的脈絡,對技術也足夠了解。他為人正直,對未來的態度很積極。」
莎拉協助這位團隊成員,找到比現在高一階的職位,也更適合他的強項。不過另一次經驗就棘手得多,以前她迫於時間壓力而倉促招募的一位員工,最後證明並不稱職:
「他來自非常井然有序的領域,那裡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供他解決問題。我當時沒有問對問題,否則早就應該發現他做事的方法很固執,還有對曖昧不明的情況依舊感覺良好。」
「我遺漏那些嚴重警訊,當時應該多等一等的,因為好奇心和執念是教不來的。他完全沒有自覺這個角色不適合他,我曉得另有更適合他的職務,但是他認為可以繼續做下去。」
「後來,他欠缺效率的情況沒有改善,使我變得沒有耐心。你瞧,這是個壓力很大的環境!想讓他改善績效實在困難無比,我知道他也很難受。我的另一面這樣想:我必須辦好正事,不能讓其他員工累死。不料這位員工卻指控我騷擾他,我只好和主管一起蒐集相關文件來反擊。」
莎拉將這些文件遞出去,解雇她最早雇用的那位員工。但當天該名員工自己就辭職了。
被打考績的人承認那是自己的弱項嗎?
給人差勁的回饋,和接到差勁的回饋一樣具挑戰性。 要緊的是如何做好準備,尤其是員工到職第一天的準備。新員工來上班時,你除了設立期望和明確指出你要求的標準之外,還要告訴對方,為什麼達到這些標準很重要。你設立期望時應該務實一點,壓力太大會壓抑團隊的表現。
定期讓員工知道他們做得如何。大多數人在績效欠佳時,會希望迅速得到回饋,直到年底才震驚的接獲差評,這就太殘酷了。請理解考績欠佳會影響當事人的生計,所以你應該慎重,表達尊重。
誠如莎拉所學,你可以兼顧誠實與彈性,調整管理風格、協助對方成長,她說:「當我開啟一段對話時,已經想好自己打算留下什麼訊息。假如我真的想要對方表現優良,就會思考如何說服他改變。」專家稱此為有用意的艱難對話。
如果你是打考績的人,請記住這份考績的重點不是你,你只是製造結果的工具罷了;如果你是接受考評的人,也請記住當你獲得發展和進步時,打考績的人也值得讚美一番。
(本文出自《麥肯錫:在哪工作就在哪成長》,大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