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你敢要求部屬嗎?「黑心企業」的定義已改變,員工其實超怕軟爛!

2024-07-31 安藤廣大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黑心企業」一詞已相當普及,這個從 2010 年左右開始為人們所使用的詞彙,指的是「過勞」及「職權騷擾」橫行的公司。

自從這個詞彙出現後,與工作方式有關的問題便逐一浮上台面,職場狀況很快便有了改善,感覺上班好像變得比較輕鬆愉快。

「可以準時下班了。」
「請特休假變得比較容易了。」
「主管不罵人了。」

然而,以年輕族群為中心,上班族似乎又有了新的憂慮。

「少了嚴厲的回饋,無法成長。」
「想要更賣力地工作,但被分配到的工作量卻很少。」
「工作上毫無負擔,再這樣下去,很怕將來無法適應社會。」

人們開始感受到這種「對於無法成長的擔憂」。這也暴露出了另一個面向,就是許多公司因為太害怕被說是黑心企業,而剝奪了想更努力工作的年輕人的「成長機會」。

於是,近期又出現了「軟爛黑心企業」這個新詞彙。

延伸閱讀:我在黑心公司上班的日子:在社畜底層的深淵,我看清了職場的真實樣貌

到底怎樣才能消除這樣的憂慮呢?

「想努力卻無從努力」的年輕人

另一方面,在「很辛苦但可以成長的環境」中工作,反而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顧問業大受歡迎,跳槽到新創公司的人也不斷增加。因為藉由完成大量工作,人就能有壓倒性的驚人成長。

雖然我不是很想提起老派的言論,但 40、50 世代身居要職以及同是身為經營者,很多人都一致認為「年輕時賣力工作的經驗,會成為日後的寶貴資產。」當然也沒必要賣力到弄壞身體的程度就是了,如何選擇是每個人的自由。只不過,明明想要更努力工作,卻被剝奪了承受工作負擔的機會,這點不禁令人覺得實在是很有問題。

苛刻的黑心企業和軟爛的黑心企業,兩者的共通之處,就在於「沒有明文規明定」、「界線模糊不清」。

正如第 1 章所說的,人上之人必須要能「畫出界線」。

因為沒做到成功履行此責任,才會偏向其中一種黑心。

「明明照著規定做出了結果,為何不給我好評?」
「明明沒做出規定的結果,為何卻能獲得好評?」

前者是缺乏界線的「苛刻黑心企業」,後者是缺乏界線的「軟爛黑心企業」。事實上,兩者的結構相同。

一邊是過度嚴苛,一邊是過度包容。甚至還會因個人化而導致評價出現個人差異,造成想要確實有所成長的年輕人都無法服氣,於是紛紛辭職求去。

延伸閱讀:「員工走掉,重新找就好!」把人才當笨蛋的公司,不值得你撐下去

接受「調職」後的新進員工

在這裡要告訴各位,發生在我們公司的一個小故事。我們公司曾把一批應屆畢業的新進員工,分發到福島縣的子公司去,讓他們在那裡負責廣告業務的工作。他們原本都希望能被分到東京,但當時福島無論如何就是人手不足,於是我便做出了指令。

結果如何呢?新進員工乖乖地聽從了安排,前往福島就職,也確實做出了成果。

三個月後,福島那邊的體制因準備就緒,於是我便下令讓他們回到東京工作。而那時他們已經大幅成長到會說出「我還想繼續待在福島工作」的程度。

有些人光是聽到「要被調職到其他地區」,可能就會抱怨說:「真是黑心企業。」
然而,以我們公司為例,在工作規定裡就明文寫著:「分發地點是由公司決定」。

因此,認為這項規定不合理的人是無法成長的,只會懶散地一天混過一天,又或是滿口抱怨,終至離開公司。

盡力發揮自我能力的人,則會把這當成機會並試著從中學習,因此能快速成長,進入下一階段。

(本文出自《機制化之神》,悅知文化 )

相關文章

機制化之神【2024年日本最暢銷經營管理TOP1】:如何讓「人」動起來!為登上顛峰的全方位管理思維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