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Helena Lopes on Unsplash

副業要怎麼不引起公司反感呢?做好斜槓卻不影響正職的 4 大心法

2025-01-08 亨利溫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許多目前是全職上班族的粉絲,曾私下跟我詢問:如何在不影響正職工作的前提下,有效管理斜槓事業,並且避免因斜槓而引起公司的不滿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明一下我的經歷。

我維持「斜槓上班族」的身分已經近 4 年了,期間轉換了一次工作。在第一份工作中,擔任內容與策略發展經理,就職 2 年多的期間,獲得了共 20% 的調薪,隨後以年薪 2 倍漲幅的待遇,被邀請到外商公司工作,擔任品牌活動運營經理,也是我現在的正職。

整理上述的經歷,是想和你說明:

  1. 當我們使用正確的方式發展斜槓事業,不僅不會影響正職工作的表現,反而能讓你在正職越做越好,獲得可觀的調薪幅度,甚至是獲得高薪轉職的機會。
  2. 在此處我提供的建議,是基於上述這近4 年時間所累積的觀點與技巧,然而每一個企業的文化、規範都有所不同,因此我會建議,你可以依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應用。
延伸閱讀:斜槓這麼香,不試試嗎?2025 最夯的 4 種兼職工作,時薪上看 6500 元!

以下是我在正職與斜槓中找到平衡的方法,共分 4 大面向:

面向 1:設定明確的身分邊界

在進行斜槓工作時,設置明確的時間和空間邊界,避免將斜槓工作帶入正職工作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只在家中或是咖啡廳進行斜槓工作,而不在辦公室內處理斜槓事務。這樣的做法,可以避免你在處理外務時,被有心同事看見、說閒話,也能讓你有效避免時間與精力上的衝突,影響到正職工作效率。

面向 2:選擇能為正職表現加分的斜槓事業

我在發展斜槓事業時會去思考:我現在做這件事,除了賺取收入之外,有沒有哪些能力與經驗,是對我正職工作有幫助的?

例如,「跑外送賺錢」與「寫文章經營自媒體」這兩個選項,對我來說,經營自媒體所鍛鍊的文案撰寫能力、內容行銷能力、粉絲經營能力,都是我可以應用在正職工作上的能力;而跑外送賺錢,純粹獲得的就是收入,相關的經歷並無法為我的正職帶來加分。

雖然短期來說,要靠自媒體賺到錢並不容易,但當我抱持著:做這件事能同時幫助到斜槓事業發展與正職表現時,我就會覺得投入的時間相當划算,一舉兩得!這樣的心態,也更能幫助我們去克服斜槓時的辛苦與困難。

面向 3:與上司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溝通

我認為,開誠布公的溝通,是避免因斜槓事業引起公司不滿的關鍵。以我來說,因為我在進公司之前,就將我的自媒體經營視為作品集,來跟面試我的老闆交流,所以在老闆與同事本來就知道我在斜槓的前提下,我會不斷將我在斜槓過程中累積的經驗、技能、人脈,貢獻在工作上,並不斷溝通讓他們知道:我的斜槓能為正職表現加分,而不是扣分。

甚至有趣的是,公司曾經有幾個承接的案件,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合作夥伴,所以還另外發案給我,請我協助,讓我正正當當賺到了正職薪水之外的收入,這也歸功於平時我有向他們展現我的能力與價值,才有這樣的斜槓收入機會。

不過這邊要提醒的是,不是每一家企業的文化,都能接受這樣的員工,因此我建議,如果你沒有想把自己的斜槓經歷, 視為「明面上」求職時的籌碼,例如寫在履歷表上或是主動提及等,那進入公司後,你可以先旁敲側擊與同事打聽,公司對斜槓的接受態度為何,再去評估主動揭露的好處與風險,進而調整你的溝通策略。

面向 4:制定明確的時間管理計畫

要想平衡正職和斜槓事業,時間管理至關重要。我非常習慣使用 Google Calendar 提早預排我的斜槓任務,藉此計畫我需要在一週的哪幾天提早起床,先處理重要的工作後再去上班;又或者是確定哪幾天的晚上絕對不能排活動,需要早早回家完成任務。

以撰寫這本書的歷程做舉例,我是從 2024 年初開始執筆,由於我的斜槓任務非常多元,包含了日常社群貼文的更新、商業合作的討論與執行,以及大量的線上、線下演講,所以我下班、週末的時間,通常都被這些任務給佔滿。

延伸閱讀:「一職到底」時代過去了!Z 世代超愛兼差,他們想在副業中獲得什麼?

為了在正職工作與斜槓任務的空隙中,找出能夠「專心寫書」的時間,我含淚將本來的早起習慣:「閱讀」先拿掉,轉而空出時間給寫書,隨後慢慢的,以每天至少 1 小時,每次目標 500 ∼ 1500 字的進度,持續在早起的清晨時光中,逐字逐句完成這本書的初稿。

要是沒有明確空出時間給重要任務,我想,我可能也會沉淪在工作旋渦之中,而始終無法將「出書」這麼一個工程浩大,對我而言也相當重要的斜槓專案完成吧!

《自媒體斜槓一年,我多存了 250 萬!》,幸福文化)

繼續閱讀 時間管理
相關文章

自媒體斜槓一年,我多存了250萬!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