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Leonardo.Ai

喜歡和擅長的工作,該怎麼選?用「結構化思考」解析你的職涯難題

2025-03-05 劉奕酉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一場職涯主題的演講上,有位聽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應該做喜歡的工作,還是擅長的工作?」

如果是你,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或者我應該這樣問: 你的想法是什麼?又該如何展現你的觀點或見解,讓聽的人可以理解呢?

我當然有自己的觀點,不過貿然做出回答肯定不是件好事。

為什麼?因為我不知道對方的背景、提問的原因,以及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什麼;而我的「簡單」回覆也可能引發對方的「複雜」感受,甚至可能造成誤解。所以,我決定引導對方和在場聽眾,一起用「結構化思考」來想想這個問題。

第一步是理解問題

首先,是「理解」這個問題在說什麼。

「應該做喜歡的工作、還是擅長的工作?」

不過對方認知的「喜歡」與「擅長」和所謂的「工作」未必和我的認知一樣,問出這個問題的目的和期望得到的回應我也不清楚,所以我反問對方:「為什麼你會問這個問題?你期望聽到什麼樣的回答?」

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喜歡的工作不是自己擅長的,擅長的也不是自己喜歡的。」「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想聽聽老師的看法。」

就我的理解,對方沒有明確的觀點,不過聽得出來他覺得「喜歡」和「擅長」的工作彼此是對立的,只能二擇一。
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對方會這麼問了。

不過,如果我就此做出回覆,其實也是種預設立場的偏見,並不是真的理解這個問題。

於是我進一步詢問更多細節,包括對方的工作背景、喜歡的工作類型與特質是什麼、擅長的工作類型與特質又是什麼,同時我也觀察對方的反應與情緒的變化。

結構化思考.jpg
對方的初步想法認為兩者對立,不會產生交集。
天下文化

這時候我也在思考: 喜歡和擅長的工作,兩者就真的不能並存嗎?

這也成為我初步設立的目標。

我希望透過進一步的思考找出更多資訊來驗證這個假設,兩者能否找出一個共存的平衡點?如果不行,又該如何在兩者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我都是在進行「理解」的過程。我隱約有了「兩者應該有機會共存」的想法,不過還沒有很好的觀點與方式來表達,貿然說出這個想法,應該也會被對方視為隨口說說的吧!畢竟我沒有支持這個想法的論述。

接下來,我邀請對方及在場的參與者,和我一起進行一件事。

喜歡的工作與擅長的工作,未必沒有交集

拆解喜歡的工作、擅長的工作分別有哪些特質?

為什麼會覺得這是喜歡的工作、又為什麼覺得這是擅長的工作?很快的,我們就有了大收穫。我將大家的想法整理成一張表格,同時也讓所有人都可以檢視自己的想法和表格上的有何不同、還有沒有遺漏的觀點。

我注意到兩者的特質有些相似之處,很快也有人發現到這一點。

「老師,這兩邊有些很相似的答案耶!」

「喔,真的嗎?讓我們試著將這些類似的特質找出來吧!」

結構化思考1.jpg
用一張表格展現喜歡的工作、擅長的工作有哪些特質。
天下文化

我讓大家討論並圈選出相似的特質,結果還真不少呢。

「所以說,喜歡的工作、擅長的工作之間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對嗎?」

「是的,看起來好像是如此。」

很好,我想思考的過程有些進展,同時也讓我的想法更具體一些。

透過「分解」工作特質的過程,我讓大家看見了更多結構上的細節,而不再只是「喜歡」和「擅長」這樣模糊的概念。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不少人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是那麼清晰,甚至是誤解。舉例來說,以下是我請大家在這個階段給予的想法回饋:
- 原來我喜歡的工作,是不工作。
- 我發現自己擅長的工作並沒有上述的這些特質耶?我真的擅長嗎?
- 仔細想想自己擅長的工作也不是那麼不喜歡,至少不是全部。
- 什麼樣才算是喜歡呢?擅長又是指做到什麼程度?

我發現不只是我,包括在場的參與者都在將自己的想法逐漸具體化。

到目前為止,我藉由「理解」的過程產生了初步的想法與目標設定,也透過「分解」將原本的問題拆解出更多的細節與資訊,過濾掉一些雜訊、也發現了關鍵訊息:「喜歡的工作、擅長的工作,兩者之間存在一些共通特質。」

結構化思考2.jpg
喜歡與擅長的工作,兩者之間存在著一些共同特質。
天下文化

現在我可以整合這些關鍵訊息,萃取出自己的觀點,重新組織為一個結構化的論述。

「經過剛才的討論,我想讓大家聽聽我對這件事的觀點。」

「喜歡的工作,和擅長的工作並非完全沒有交集。我認為大家可以試著這麼做: 把喜歡的工作變成自己擅長的,把擅長的工作變成自己喜歡的。

結構化思考3.jpg
根據觀點,重新建構一個結構化的訊息內容。
天下文化

我在白板上畫下了兩個交疊的圓,並且說明著自己的觀點。

「有沒有可能,我可以把中間重疊的部分變大?」
「比方說,改變工作流程、加入一些儀式感和自我獎勵,讓擅長的工作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或是藉由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與專業度,來爭取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大家可以試著想想看,如何發現這個重疊的部分?又該如何讓它變大?」

我看見大家興奮的神情,充滿幹勁的討論著這個議題。

「我相信,在你們每個人心中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想法或觀點。」

最後的這個階段,我在「重構築」自己的觀點與論述,將思考過程中所發現的關鍵訊息重新組織為一個能支持觀點的結構化內容,讓大家一看就懂。

現在,你對於結構化思考是否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本文摘自《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天下文化)

相關文章

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