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金憨慢講話,但是我很實在。」這個幾年前的廣告台詞,到現在都深植人心。因為一定程度的反映了許多台灣人做事實在,但表達稍嫌憨直的真實面相,令人產生了「心有戚戚焉」的認同感。
但很抱歉,未來無論是在職場,或是在日常生活,不懂得好好表達的人,再難有讓人留下做人實在印象的餘裕。
因為,輕薄短小的年代已經到來。每個人每天都被如潮水般的資訊沖刷,無數的會議需要參加,成堆的事情需要討論,許多的決策必須判斷。這麼多事情同時發生,雖然每件事看起來都很重要,但一天只有 24 小時,每件事被瓜分的細碎而輕薄,與事件的量體呈現戲劇性的反差。
於是,社群媒體上一則不夠勾人的貼文,瞬間被滑過去;媒體上一篇不夠吸睛的新聞,默默地被忽略。任何人一句無趣的表達,自然被拋諸腦後,沒人能再想起你曾說過些什麼。因此,清楚、精確、有魅力的表達,成了職場必備的軟實力。
試想,當公司裡最大的主管,巡視業務的途中出現在你的辦公室,希望你說些對目前業務發展的看法;或是身處在意外擦槍走火、緊張對峙的會議室裡,參與談判的各方劍拔弩張,擔任會議召集人的你必須表達看法才能收場;又或是在一個主管突然缺席的重要會議,身為副手的你需要代表自己的單位發言。這些場合裡,沒說什麼或說錯什麼,都可能對你的職涯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
培養即時表達能力的第一個練習,就是在任何必須有人發言的場合中,將自己代換成那個正在發言的人。如果換成你站在講台上,會怎麼表達?
這個練習最大的好處有以下兩個:
1. 為自己找出更多的機會嘗試。練習的機會用遠不嫌多,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換位思考,訓練自己。
2. 從判斷台上那個人說了些什麼的過程中,印證自己的觀點跟對方有什麼不同,值得你學習或是警惕。
第二個表達技巧的練習,我提供 4 個建議原則:
1. 特別:老鼠怕貓一點也不奇怪,但貓怕老鼠就有很多想像的空間。想想看小叮噹(多啦 A 夢)的故事是這麼的吸引人…
2. 積極:就算無法即興的展現幽默感,但至少正面的表達會讓人感到無窮的希望。
3. 故事:如果能說些跟自己相關的故事那就更棒。
4. 名言:隨時準備些可被引用的佳句在身邊,讓別人下次引用你所說過的話,是最直接了當的方式。
要讓人對你印象深刻,除了學習技巧之外,多多的練習才是唯一的正道。千萬不要誤認自己是一個天生的演說家,那些你覺得生來就很會說話的人,除了極少數的異類之外,多數人只是你沒看到他們不斷勤奮練習的過程。
作者簡歷|張裕昌Adonis Chang
現職奧美集團世紀奧美公關總經理,認為工作很重要,但把賺來的錢花在旅行、電影、音樂及書籍等事情上更重要。自認只有透過各種形式的閱讀,才能不斷延伸視界,雖然身處顧問行業,但不喜歡聽別人說教,也不愛對別人廢話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