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職場上切勿「以和為貴」!說出思考後的真心話,培養商業判斷力、優先獲取晉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日前在新創團隊裡,遇到良善的同仁甲,每回我們一起討論案子該做還是不該做時,他總能說出一大堆該做的優點,其間卻穿插了許多不該做的理由,著實讓我摸不著頭緒。

據我所知,主管因為他的回答總是模稜兩可,問了也是白搭,對他的考評總落在中等以下。有天,我忍不住問他:「你分析了這麼多,結論是要做還是不做?」總是等到我咄咄逼問且不耐煩時,才勉強說出真心話,因為他不想得罪人,以和為貴。

久而久之,我發現甲冒著風險說出來的真心話,挺有經驗謀略,我開始有意無意在他主管面前,發揚光大他的意見,漸漸地,他的主管發現他是個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任職了 5 年後,主管才發現他的好,如果沒有我在旁煽風點火,真不知何年何月他才能遇見伯樂。

延伸閱讀:部屬檯面不說,私下意見一堆?主管以為做好溝通,其實員工是不敢開口

「以和為貴」的好聽話,導致組織決策失準

日前因緣際會與新創團隊閒聊,我上心的故事是,討論專案值不值得做,為了符合編輯部 A 同事要執行專案的願望,行銷部 B 同事做了極端大膽的收入預估,只求主管沒有說不的理由。結果如我所料,開銷全花光,收入沒進來,此專案失敗收場。我好奇地追問:「行銷部做極端大膽收入預估的時候,是打從心裡有把握做得到?還是想曚騙過關?」

新創團隊虧損居多,募資艱難,每一分錢都得花在刀口上。也許 B 只是想「以和為貴」,順勢製造一盤和局,讓主管也能扮演許願池的角色。不過,在我看來,如果 B 做了個壓根做不到的收入數字,如果主管 C 的心態是別澆熄員工的熱情,那麼,豈不是大家攜手把錢丟進水裡?

如果我是行銷部員工,我會選擇說出真心話,做出我有把握的獲利(或是虧損)的財務預估,然後我會拉著 A,一起評估執行專案的預期目標,搭配相關的財務預測,然後一起模擬主管 C 的立場,試著做出經營判斷(business judgement,或譯為商業判斷)。結果只有 2 種,雙方有共識;或是雙方沒有共識,上報到主管 C。接著,主管 C 考量 A、B 的意見,再分享自己的看法,結果可能三方取得共識,企業繼續以和為貴;或是沒有共識,暫排除 C 可能有其他天馬行空的看法,最終,主管 C 在 A、B 中擇一,這又是經營判斷。

多方思考後說出真實想法,鍛鍊經營判斷的能力

每個員工要有勇氣說出真心話,確實有可能被同儕或主管打槍,算是大冒險,但千萬不要怕,為了降低被打槍的機率,你會做足功課,多面向思考,研擬真心話的內容,久而久之,你的真心話會愈來愈有料,提出的意見也會愈來愈周延,反之,倘若員工不願冒險說出真心話,只怕也錯過主管看見你實力的機會。

在團隊合作裡,大家更要說出真心話,練習在聽取各方意見後,用公平公正的心態做出維護企業利益的判斷,千萬別陷在混沌不明或誇大不實的資訊裡,做出明顯失誤的決策。就算真心話後的經營判斷,真出了什麼差錯,只好認命,不過,以我過去的經驗,多方共議,確實可大幅降低出錯的機率。

經營判斷法則,常出現在各國法院訴訟的判決裡,主要是用在經理人(或董事)身上,當經理人充分掌握真實資訊,無私地進行經營判斷後做出的決策,法官會合理相信經理人是善意,是為了讓公司取得最佳利益,此法則有助於鼓勵經理人勇於做事,以降低法律對企業經營的負面牽制。

延伸閱讀:老是提當年勇,只會讓部屬厭惡!教練型領導者不會踩的 3 大溝通誤區

雖然我們還沒爬到企業的最頂層,但我們可以在團隊裡預先練習經營判斷。老實說,累積所學所看所思,說出真心話,未必是衝突的導火線,有時一人的真心話,可以補充其他人的不足。當你的真心話,經常點出關鍵,在各個層級的經營判斷上,又經常左右同儕或主管的意見,那麼,企業拔擢晉升的名單上,肯定少不了你。

龔汝沁|現任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及財務長,曾任城邦媒體控股集團總經理及財務長、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協理,具有台灣、美國、中國會計師資格。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