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2個月前,我到新竹分公司的停車場巡視,負責人帶我到一個小房間,房間內有2位同仁正在值勤,值勤的方式是透過電腦畫面轉投大電視,用以監控和管理新竹共28個停車場。其中一位大姐是退休後,來從事停車場中控中心的工作,我好奇地問大姐之前從事什麼工作,大姐說她之前從事銀行ATM (無人銀行) 客服,工作內容包括:遠端監控、客戶服務、安全管理、維修派遣等。我心想,難怪大姐來公司負責停車場中控中心相當得心應手,她對系統操作與服務應對也相當到位。
另外,我們在高雄經營的無人化公有停車場,平時由管理員負責巡場、結帳及維護環境的工作,但在多場站同時管理時,難免無法兼顧環境整潔與服務品質。因此,透過當地里長介紹附近退休長輩,擔任兼職清潔工作,每天早上負責打掃停車場環境,有時提醒月租戶的鄰居,按時繳交月租費用,不但維護停車環境乾淨整潔,同時也兼顧運動與健身,停車場也獲得特優場站評鑑的殊榮。
高齡化、少子化使缺工加劇,服務業成重災區
近年來,台灣服務業缺工問題嚴重,主要受到經濟發展、疫情肆虐、人口結構變化,或勞動力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影響,服務業缺工情形,包括餐飲業內外場、旅館業房務人員、零售業門市人員、物流業配送司機,路邊開單人員等。例如2019年台灣勞動力市場受到外送平台興起,平台業者鎖定物流配送員、路邊開單員加入外送行列,公司的路邊開單員離職率最高達13%,其中包含能月領8~10萬以上高績效的開單員,爾後在3年間疫情的推波助瀾下,缺工問題持續變嚴重。
由於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少子化現象,影響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結構。高齡人口增加意味者有愈來愈多的人,因達屆退年齡而離開原本的勞動市場。但部分非高齡退休者,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及人脈,仍然有機會投身職場,繼續貢獻其經驗及所長。而少子化現象意味著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人數量減少,進入職場之前,已造成部分教育體系招生不足,連帶影響職業技能的供應,導致難以找到足夠人才填補職位。
服務科技化成趨勢,人機結合補足勞力缺口
為了要解決這樣的難題,服務業開始導入科技化設備,確實能解決一部分缺工問題,包括:
1.服務科技化,提高生產力、改善效率,減少人力需求: 例如針對車格位較少的戶外停車場,設置高位攝影無柵欄設備,並將現場停車畫面、繳費機畫面,透過監控攝影及AI演算法,取代人工判讀出格行為及車牌辨識,當民眾操作上遭遇問題時,可以用求助鈴聯絡中控中心。
2. 讓消費者自行處理人工服務: 智慧化、無紙化路邊停車收費服務,透過系統設計讓系統判定開單上傳,民眾只需透過綁定繳費或簡訊推播,即自行上網繳交路邊停車費用。由於全程透過智慧化系統開單,無須人工巡視開單作業,開單人員則逐漸退居中控中心,管理各項智慧化開單設備,兼顧效能、效能與安全。
餐飲業及零售業是最早面臨缺工問題的產業之一,例如我們常看到連鎖業者聘請高齡工作者投入職場的廣告,讓高齡工作者投入門市服務,繼續參與社會和經濟活動。可惜在勞動力市場供需資訊上,並無法充分達到媒合,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勞動力市場需求方,堅持舊觀念,覺得管理複雜度太高,仍先聘請全時勞動力,因此,也讓部分工時的供給方找不到可以投入的地方。
其次,隨著服務科技化的發展,科技化也需要相應的技能來操作和維護,高齡勞動提供者也需要透過訓練和技能提升,來幫助適應服務科技化的需求。聘用高齡工作者,以部分工時投入解決服務業尖峰缺工問題,避免過多的閒置人力,也可以讓高齡工作者不至於在社會互動上造成斷層,政府施政也應積極協助媒合高齡勞動力市場的媒合,支持高齡工作者得繼續發揮所長、貢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