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在科技業當總經理的時候,就是負責當時最新的 XX 商品上市,那個時候我找了代言人還是業界創舉……」
珊珊代表公司參加一場業界的晚餐聚會,氣氛很好,同場的大前輩正興高采烈的在大家包圍下,回答同場晚輩詢問的豐功偉業,珊珊其實很想留下來聽,但是時間差不多要去趕車了,不然會搭不上回家的車次。她心想:「我該打斷前輩說話,說我要提早離開嗎?現在打斷會不會不禮貌?」但眼看時間緊迫,一時慌張下,珊珊趕緊起身,跟大家道歉說:「不好意思,我還有事必須先走了。」
離開會場後,珊珊愈想愈不對,剛剛這樣打斷前輩說話好像不禮貌,而且大家聽得那麼盡興,她好像讓場面突然一度乾掉,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好像沒有拿到重要人物的名片,只是打招呼閒聊而已,一切都有點扼腕。
像這樣的場景其實很常見,有時候晚上的餐會還能硬是拖延一下,但中午的餐會就比較難,難免下午還有行程,時間到就得走了,常常需要面臨提早離席、打斷活動或談話的尷尬,那麼究竟有什麼方式,可以盡量有禮又不突兀的離場,同時做到該有的認識交流呢?其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掌握聊天的節奏」
1. 引起興趣或是表達興趣後,就可以收尾,其他留待下一次見面聊。
社交聚會的第一目標先求認識並留下好印象,同時聊天節奏的掌握也很重要,流程大致如此:
- 1.自我介紹、初步認識;
- 2.在交談中確認對方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議題,或是自己有沒有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 3.表達對對方某個經驗的興趣,並且問對方能否能再約一次,以深入聊該話題、交流學習;或者是當對方表達對自己某些過往經驗有興趣時,也可以主動說:「說來話長,這個你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再約一天,我請你喝咖啡一邊聊。」
重點是先計算自己在這場聚會有多少停留時間,想認識哪些人?再來分配時間、估算可以聊多深,聊不完的,就在引起雙方興趣時先停住,表達想要再單獨約的想法。
2. 注意時間,提早 15 分鐘收手,才不會面臨中斷對方談話的難堪。
如果預定離開的時間是晚上 9 點,盡量在 8:45 收手,不再去開啟另一段新的談話,否則很容易在雙方談得熱絡時,面臨草草結束的遺憾,要讓對話收得漂亮,其實重點在於時間的控制,離場時間前 15 分鐘準備結束談話最完美。
如果對方在最後 15 分鐘主動來認識,並開啟對話呢?可以在一開始就表達:「還好離開前有認識你,太幸運了。我等等 9 點就要走了,要去趕車,本來喝杯水就要走呢,還好有坐下來喝水,才能有機會認識你。」 這段對話其實是要預告,等等的談話可能不會太長,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才不會講很長的故事,然後被中斷。
3. 團體聚會的提早離場,不需要打招呼。
活動正在進行,但需要提早離場時,其實不需要跟主辦人、邀約者打招呼,因為人家可能在忙著招呼其他人,沒有時間管你,可以離場後傳個訊息給對方,表達謝意即可,千萬不要跑去對方面前道別,尤其人家正忙得不可開交,或是聊得正起勁時,被打斷很掃興,說不定還很客氣的要跟著你走出門、送你上車等等。
你只需要跟鄰座的朋友說一聲即可,這樣有人需要收拾碗盤、上菜或是換位置時,可以知道這個位置已經空出來了;其他客人都不需要額外告知,也無須逐一敬酒告別。
以上 3 點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在需要早退的商務社交場合,可以試著掌握自己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