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 6 月 6 日號網紅蔡阿嘎委請萬國法律事務所,宣布開除其員工蘿拉,到 7 月 4 日於其 YouTube 頻道播出「開除前員工蘿拉事件始末」正式說明,這中間將近一個月,每天都有各家新聞、各路「專家」猜測此事件背後的真相到底為何。
蔡阿嘎繼去年的日本風波後,再次成為新聞及社群討論度極高的人,尤其在正式說明影片發布後 3 小時,突然在其社群發出不自殺聲明,更是整起事件高潮中的高潮,不得不說,他真是藉此事件再次獲得了滿滿的注目。
從危機處理的角度看,蔡阿嘎讓整件事燒了整整一個月,卻是一般企業難以複製且望其項背的「實境秀」案例。
這是一個危機處理典範嗎?
合理來說,當一個公司發生這麼大的內部醜聞,應該要在掌握充分證據的前提下,一次對外說明整件事情的始末,然後該依內規處理的依內規處理,該移送司法體系做進一步調查的,就儘早移送,讓事件盡快止血之後重回正軌。
但這件事情的發展,卻是先透過律師事務所大動作聲明開除員工,瞬間讓媒體及社群沸騰,透過別人的嘴和筆,勾勒出各式各樣的線索,延伸出許多的曲折情節,近 4 周後,再出面說明當事人的犯行。尤其最後的不自殺聲明一出手,更是再一次讓所有人往死裡猜各種陰謀論。
在事件可說是暫時告一段落的此刻回過頭看,我不禁想問:我們到底看了些什麼?這會是一個新的危機處理典範嗎?
最根本的問題是內控機制失靈
從社群上的討論來看,網友幾乎一面倒地批評與猜測蘿拉到底幹了哪些背信忘義的事。尤其是最終篇的事件始末說明,以及番外篇的不自殺聲明,這場實境秀讓蔡阿嘎獲得了滿滿的同情,也讓蘿拉被牢牢地釘在恥辱柱尚無法翻身。
這是蔡阿嘎在整件事情上得到的最大成果。但這整起事件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個公司的內控機制有問題,導致一個員工竟然可以操弄整個公司及其合作廠商。
然而在這些討論聲中,卻模糊與淡化了一個公司內控失靈至此的現況,在「都是蘿拉這個人一手遮天」的情緒氛圍下,我只想簡單的問一句:「是誰給了這個人機會,造成目前這個局面呢?」
實境秀般的走向,風險太大
其次,我想從這個實境秀所創造出來的媒體與社群聲量來看這件事情。在事件始末的說明影片中,蔡阿嘎提出「聲明!本影片不希望有任何新聞媒體報導,這只是對關心我們的觀眾聽眾/粉絲/廠商客戶/好朋友們的一個說明,無需再占用社會版面資源…」云云。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在此前一個月,媒體與社群都已經報導成這般沸沸揚揚的情況,這終局之戰怎麼可能不會吸引到媒體的注意?
況且,真的不想占用社會版面資源的話,這件事有更安靜、迅速且明快的方式可以處理,而這過去一個月的大張旗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記得剛出社會的時候,當時的主管跟我說過,「職場上是沒有祕密的,今天只要你敢貪汙,就等著有一天會被揭發,即使不是現在,也是在某一天的將來,因此你的人生將會一輩子提心吊膽,永無寧日。」
蘿拉的作為剛剛好證實了這一點,即使曾經權傾天下,還是有可能瞬間樓塌,該來的終究會來。做錯事的一方就是錯了,沒有什麼理由與藉口值得被同情。
只是公司有無必要用這麼實境秀的方式處理這個過程?還真有待商榷, 畢竟當今社群的風向怎麼吹,誰也說不準,萬一這個實境秀中間出了什麼差錯,讓原本設定的劇情走偏了,到最後真相是否真能水落石出,可能就不是自己能決定了。而危機處理的精髓就在於快狠準的切進問題核心,並盡速止血,夜長夢多的風險實在有點難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