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友跟我聊到,公司要他在一場年會上擔任分享者,聽眾包含公司的前線業務、行銷同仁還有外部合作夥伴,他自從被交代這個任務之後,就很焦慮,覺得那麼大的場面要好好表現,同時也想藉此機會傳承有價值的經驗與心法。
像這樣的大場面,若不好好準備、只靠臨場反應,肯定無法完整的表達自己,可能該說的都忘了說,不該說的冷笑話卻說了。我也在無數次演講的機會中不斷優化自己的演說技巧,還會有人跟我說,多年前曾聽過我的分享且至今依然印象深刻,讓我覺得很有意義。
以下分享 5 個關鍵技巧,幫助你在演講中有自信表現,替演講的主辦單位創造更好的迴響,還能傳達有價值的內容,讓聽眾深刻記住。
1. 說故事,取代生硬的理論與說教
分享個人經驗的小故事,讓聽到故事的人可以自己體悟出其中的道理,那就好像是他們自己學會的,不是你教的,可以避免說教的感覺,因為鮮少有人喜歡被指教,但都喜歡聽好聽的故事。
2. 加強情緒張力,創造難忘瞬間
能帶出情緒的對話就是能讓感同身受、難以忘記,試想每天聽那麼多人說話,會讓你記住的,是不是都含有個人情緒在裡面?例如:感覺被了解、被激勵,或是引發某種情緒。如果陳述的內容平鋪直敘,對聽眾來說就像是白噪音或是背景音。
3. 簡單明瞭,連結大眾共同經驗
一心多用是現代人的日常,不夠簡單、太過於燒腦的內容,聽眾會很難投入注意力,所以陳述內容跟表達方式還是要讓一般人都可以聽懂,舉例也要符合多數人都曾體驗的場景,會比較容易讓人進入狀況。
4. 打破常規,帶來新啟發
分享結束後,如果只是獲得聽眾的認同,那就是一場普通的演講或是專訪。如果聽眾聽完的感受是:「原來如此」、「難怪」、「是這樣啊」就代表他們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想聽更多。打破以往認知、有新啟發的內容,才會讓人有期待感。
5. 提供可立即實踐的知識
演講中要包含能讓聽眾立即將所學付諸實踐的內容。如果你分享的內容需要長期訓練才能掌握,那聽眾只會覺得你很厲害而已,你的分享並不會讓他們印象深刻,也不會對他們的人生帶來價值,一個月後早就忘記了。厲害的人很多,但能讓人記住的人很少。
其他可用技巧:拋接球式對話與彩蛋
額外補充一些演講的小技巧,第一,拋接球很重要。如果你出席的演講或是專訪節目有主持人,建議身為來賓的你不要制式化地一問一答,而是要採取拋接球的模式,可以在答題時丟球給主持人,讓他補充個人經驗。例如:「Bryan 你也是工程師轉業務,應該也有很多心得吧? 」藉此增強互動感,也讓演講氛圍更輕鬆。
第二,在演講中加入「彩蛋」。可能是你在別的地方從來沒提及過的,針對該場次受眾有價值的資訊,也是一種對主辦單位的誠意展現,如此一來,以後有適合的機會,主辦單位就會優先想到你。有對外演講或是專訪機會的朋友,可以試著按照以上的提醒,讓你的分享更具影響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