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Leonardo ai

業務、倉儲、法務樣樣精通的人才,不好嗎?論釐清工作「主」、「輔」的重要性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日前,被恩師召喚去爬山,聽他述說人生歷練,其中一段是他曾被大陸知名學校看上,挖角開價讓人眼紅,是台灣薪資的數倍,除了包吃住外,高額的月薪、搬家費、返台探親費等,著實讓人眼紅。不過最終他考量了夫妻現有工作、子女教育環境、氣候太過寒凍等原因放棄,後來在台灣平安渡過疫情,至今仍在台灣學界保有一席之地。

突然想起多年不見的老友,日前噓寒問暖一番,他本是奉公守法的上班族,有妻有子有房有車,資產都在太太名下,堪稱新好男人。幾年前,他踏入股市,覺得賺錢快又輕鬆,大膽向銀行親友借錢,拉高本金,沒想到全賠,當他大徹大悟,決心計畫還款時,太太先一步要求切割,最終被淨身出戶。

可能是財務會計的背景,我看重「保本」,穩健為上,理財如此,工作也是。我從高中在食品工廠打零工,大學期間,高峰期同時兼 4 個家教,堪稱搶錢一族,認真工作賺到的錢,將累計的閒錢,做點理財,就算虧了,頂多傷心,不致於傷身。

延伸閱讀:沒帶「使命感」工作,可能只是行屍走肉!領導學專家:迷惘時,反思5件事就能找回方向

工作上,分內事是「主」,主業站穩才能跨部門

工作上,在每個職位,先顧好本分,我常說,我都撿別人不做的雜事來做,其實,此舉讓我有機會往外延伸,因為都是處理別人不願意碰的事,也就不會有同儕間取代或踩線的糾紛。「主」和「輔」,我從不會混淆,如薪資,主用於生活,輔用於理財。在職場,主要做好分內工作,輔是處理周邊事務。我常警惕自己,千萬不要為了「輔」而放棄「主」,哪怕次要收入或利益超過了主要收入,因為次要收入可能要靠主要收入支撐,沒有了主要收入,恐怕次要收入也難保。

日前與職場前輩吃飯,為了企業轉型,他找來了一個相對年輕的產品主管,期待在產品的開發裡,能起些化學變化,這產品主管有理想、抱負,積極不在話下,但比較特別的是,他也涉足業務、倉儲、資訊、人資、財會、法務,好似什麼都懂。前輩笑著說「我覺得企業的損益表,包括收入、成本、費用,他全包了。」我還搭著說「幸好他留了損益表裡的所得稅,讓我這種財會人員去費心。」

前輩沒阻止年輕主管「全包」的熱情,搞得其他部門主管不爽,認為產品主管就是老闆的分身,不過,久而久之,這產品主管沾沾各部門之後,最終也沒做出什麼大事,搞得其他主管就隨他去,反正不干我的事。這時反而前輩開始擔憂,持續追蹤產品部門進度,得到的卻是「這個沒法動、那個沒法改」,還是在原地踏步。我點出,這產品主管的「主」業,理應是產品開發,他應該要先專注在產品部門的改革,積極做出些成果,有餘力時方去「輔」沾別部門的工作。

延伸閱讀:能力好卻愛擺爛的老鳥,怎麼帶?3 招治本,讓員工自己動起來

副業收入可觀該放棄正職嗎?莫忘機會可能來自主業搭橋

再舉個例子,我培養兒子從小學習音樂,最初的音樂老師是知名樂團的成員,隔了幾年,有一天和老師閒聊時,他說他把樂團的工作給辭了,因為他算過,全台走透透的教學鐘點費,加總起來遠高於樂團薪資,我跟他說萬萬不可,要有遠見,但他卻回不去了。又隔了幾年,音樂老師突然請我幫他介紹學生,因為學生會長大成年、台灣少子化,再加上沒有知名樂團的光環,他的收入大不如前。

我所認定的「主」是知名樂團的成員,那怕薪資不高,但有光環和名氣;而「輔」是家教,「輔」之所以能成就,是因為有「主」的光環,可以用名氣持續招攬新學生。

我一直堅持的「保本」,首先,千萬別貪,以「主」為本,先把「主」這隻腳給站穩了,如T型人,再延伸出「輔」這另一隻腳,成了π型人,當然,若有適當時機,大可跨部門、跨領域,形成一張三隻腳的凳子,你便可以安穩地坐在上面發揮所長了。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