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績效管理
feature picture
pexels.com

馬斯克也信奉的「工作周報」是提升團隊效率的萬靈丹嗎?

王怡淳
2025-03-07
王怡淳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近期,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要求全體聯邦雇員回覆一封電郵,並以要點方式報告一周的工作進度。事實上,此做法已經行之有年,許多民營企業早已藉此來精進內部溝通,和檢視員工效能。

工作周報通常會透過內部郵件,發送給所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讓大家對專案的進度有一致的認知(on the same page)。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助於增進組織的「上下對齊,左右連結」溝通效果,也能夠經由轉發達到資訊流通,最大化跨部門合作的效益。

對員工來說:不論認真與否,工作周報都超難寫!

回想我在前東家寫了 14 年的工作周報,「上周我/我的團隊做了什麼?」、「哪些成就值得分享?」是我在職期間每周日的例行功課。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1. 若上周太混,周報難寫 ,因為沒什麼進展,內容乏善可陳。
  2. 若上周積極且充實,周報仍難寫 ,因為每項成果都是亮點,選擇困難。

周報對員工而言是把雙刃劍:它既是對外展示的舞台,可以彰顯你的成就;也是照妖鏡,能顯露你是否有拖延或怠慢。如果上一周的工作進展較為平淡,周報的內容可能顯得空洞乏味,難以打動人。即使工作成果豐碩,周報依然有挑戰,如何選擇吸引眼球的重點,並簡潔明瞭地描述,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項考驗。

延伸閱讀:績效考核是激勵神器還是離職毒藥?前外商人資長:聰明主管別犯這 3 個錯

主管如何讓工作周報成為管理利器?

從管理者的角度看來,工作周報這項團隊管理工具,不僅是主管與部屬之間重要的溝通方式,也是績效評估的有力佐證。而周報是否能發揮作用,關鍵在於公司文化和主管風格,尤其是主管在紀律要求上的執行力。

主管如果有意在團隊中導入工作周報制度,實務上有幾點必須注意:

  • 可以要求同仁在周報裡提到 3 件事:上周工作的亮點(highlight)、低點(lowlight)和下周計劃(the next-week action)。
  • 單一周報的內容未必能全面反映員工的工作情況 :可將其與過去 2~3 周的周報進行對比,便能清楚了解員工的表現與工作進度。
  • 如果部屬的周報內容乏善可陳,並不一定代表他們懶散 :可能是團隊缺乏清晰的策略和目標,或是工作設計存在問題(例如人員與任務不匹配,或任務不符合員工專長)。
  • 對於疑似對工作怠慢或遇到困難的部屬,主管應特別關注他們的周報,並給予回應或指導。
延伸閱讀:超過 50% 的 AI 人才計畫在半年內離職!傳統的績效考核方式是元兇?

工作周報既適用於任何管理體系,也適用於各種規模的團隊。若主管充分利用周報制度,將能有效節省約 1/3 的團隊溝通時間,提升工作效率。但要特別留意的是,團隊若沒有明確的目標,則不應強行實行周報制度,否則將淪為形式,無法發揮實質作用。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李雅玲 / 製圖

4種類型的員工,領導方式大不同!你的部屬是哪一種?

2025-07-24 整理‧撰文 陳清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主管都希望能藉由交辦工作提升部屬解決問題、自我成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但在這之前,主管得用正確的方式要求部屬,部屬才能跟上腳步,達到工作交辦的目標。

《好員工是教出來的!》作者松尾昭仁指出,主管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安靜地看著部屬完成整件工作,再一點點提高工作的難度。只有放手讓部屬去做,從中鍛鍊部屬的能耐,日後才能順利完成你交辦的工作。

若你是剛升任主管,還不確定如何看懂部屬類型、調整交辦方式,建議參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幫助你快速掌握實用的方法與應對範例,少走摸索冤枉路。

依據部屬的習性偏好,妥善交辦工作

主管可透過觀察了解每一位部屬的偏好,調整自己交辦工作的方法。《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列出4種類型的員工,建議主管相應的交辦方式:

類型1. 直接告訴我你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1.jpg
李雅玲 / 製圖

這類型部屬能把重複性工作做得很好,主管可直接告訴部屬該做什麼。

類型2. 我希望你先考慮我的意見,再決定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2.jpg
李雅玲 / 製圖

部屬很有創造力,通常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法,但只要主管沒有事先對這類型部屬的意見表示尊重,部屬就不會全力以赴。

類型3. 我想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3.jpg
李雅玲 / 製圖

屬於做大事型的部屬,通常都希望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主管應多與這類型部屬溝通工作目標,並讓他們自行安排時間。

類型4. 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定後,我就很樂意去做

4種員工類型4.jpg
李雅玲 / 製圖

渴望民主工作環境的部屬,主管只要讓他們有發言的自由、聽取他們的意見,這類型部屬就會接受主管交辦的工作。

想給部屬建議,這樣說才有效

對於部屬正在進行中的工作,主管既不能出手干預,又不能主動提醒時,該怎麼辦才好?

1. 以問句取代命令,讓部屬服氣

將命令語氣改成確認語氣,讓部屬覺得選擇權在自己手上,比較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例如,把原本要說的「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一定要做好!(命令)」改成「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可以做好嗎?(問句)」

2. 採用間接提醒,而非當面斥責

適合用於不受教的員工,例如,某A部屬即使當面斥責還是頻頻犯錯,這時可藉由責罵另一位毫不相關的B部屬,利用第三者提醒真正犯錯的人,就像拍片現場導演對著助理破口大罵,其實導演不是在責備助理,而是在提醒現場所有人。

3. 視對象不同,選擇積極說法或消極說法

消極說法說服效果大,但好感度低,例如「你老是遲到,真的很糟糕!」積極說法說服效果小,但好感度高,例如「你要是改掉遲到的毛病,表現就100分了!」積極說法可用於日常工作,消極說法則可用於必須說服對方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