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的新關稅政策提高了貿易環境的不穩定性,企業不只要想辦法省成本、改供應鏈,還要快速調整市場策略。這時候,不能只靠老闆一個人想辦法,全公司要有共識、有方向,還要能快速行動。OKR 就是幫企業做到這些的好工具,有助於團隊聚焦目標、跨部門合作、快速應變。
本文帶你掌握 OKR 的三大精髓,如何協助企業在風險中突圍,化危機為轉機。
1. 自下而上:啟動全員策略智慧
對等關稅影響的是整體價值鏈,如果只靠高層單打獨鬥,無法快速反應。透過 OKR 的「自下而上」,現場部門可以提出:
- 新供應鏈路線建議
- 地區市場銷售因應策略
- 研發上如何微調產品規格、降低成本
舉例:業務部門根據對在地市場的觀察,回報競品供應鏈轉向中東,接下來市場與策略部門就能思考是否應該調整資源配置。
2. 少就是精:專注於對抗風險的核心目標
面對變動的環境,若企業同時想降成本、保住市占、推新產品,資源勢必會分散。這時OKR「少就是精」的思維,能幫助團隊聚焦在:
- 最值得賭的客戶或市場
- 最能對應關稅挑戰的產品組合
舉例:把全部資源集中在「高毛利授權業務」或「具在地化彈性的服務轉型」。
3. 公開透明:跨部門合作更即時應變
關稅壓力常涉及採購、製造、業務、財務、法務等多部門協同合作。
- OKR透過公開與周期檢視,讓部門間及早「看到風險」,避免單點誤判。
舉例:財稅務部門知道哪個產品即將被課新稅,業務與研發部門就能及時調整報價與規格。
歷經 2019 年新冠疫情、2025 年關稅大戰,台灣很多企業其實早已知道管理模式要轉型,但「怎麼全員一起轉」才是難點,而這正是 OKR 的強項。OKR 不是解決全球貿易風險的萬靈丹,而是企業應對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的「行動工具」,它可以:
- 讓組織在混亂中看清該聚焦什麼
- 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轉型與突圍
- 建立快速調整與橫向合作的文化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