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貿易成本增加、供應鏈壓力升高,企業需建立跨境應變的「管理中樞」

朱名武
2025-04-28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2個月前的專欄中,我提出了台灣公司如何因應跨境貿易日益中斷和不確定性增加;近日的關稅議題更加提升了採取大膽、緊迫與積極行動的必要性。
不論關稅未來如何發展,全球所有企業的跨境業務成本無疑都已增加。無論最終是誰要承擔這個成本,全球供應鏈必然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鑒於台灣公司多以製造業為主且布局全球,將首當其衝。

延伸閱讀:全球合作降溫,面對關稅與貿易壁壘高築,台灣企業如何在此局勢中成長?

面對這場暴風雨,公司應分別就短期與長期決策採取立即行動,以緩解立即風險、適應長期的變化並將關稅危機與挑戰化為韌性成長的機會。

行動1:建立跨職能「管理中樞」,模擬情境變化提出對策

全球貿易環境變化急遽,關稅和貿易管制使全球企業面對高度不穩定的局面。公司正在應對產業、供應鏈和地區之間程度不一的變動,這表明傳統的計畫和預測方法已經不足。
面對這一情況,這些公司必須更積極,以便在情況變化時能夠更快做出反應。一種方法是設立「管理中樞」。管理中樞是一個研擬情境的中樞,能夠在情境成真時,迅速做出決策並執行行動。運作方式如下:
1.收集數據,追蹤貿易、法規與競爭對手動態。 根據這些數據,管理中樞協助業務單位計算出該業務或利潤多大程度受到關稅的影響,以及風險程度為何。
2.分析情境變化對收入或利潤的影響。 管理中樞透過業務單位給予的意見,擬出一套不斷滾動變化的潛在情境(例如關稅多少?針對哪些產品?那些國家邊界?),並模擬這些情境對收入或利潤的影響。
3.與業務單位合作擬定行動方案。 根據這些情境,管理中樞與業務單位共同合作,預先計畫萬一任何一個情境成真時,需要採取的行動。例如:當A國關稅提高至>25%,則將10條產線移至B國。
只要任何情境一旦成真,管理中樞將向管理團隊提出需要做的決策,並動員前線團隊迅速執行。一個結構良好的管理中樞可達成3個關鍵任務。首先,它建立跨職能團隊來解決組織內關稅影響的所有問題。其次,管理中樞在3個時間軸上運作:立即、中期和長期,以確保緊急問題與未來挑戰都得到處理。最後,它仰賴有先進分析工具的中央團隊來解釋貿易發展、模擬情境並評估競爭定位。

延伸閱讀:客戶要求「去中化」,遷廠就解決了?安永台灣所長傅文芳:沒做好財務規畫,小心墊高成本

行動2:再次檢視策略,深化客戶關係

面對當前這樣的時期,企業無不盡其所能減輕風險。但同樣重要的,是重新評估公司在這個新常態下的策略。我們無從得知關稅最終的面貌,但我們知道跨境經商的成本必然上升,我們也清楚法規監管勢必愈加難以預測且頻繁變動。那麼,我們的策略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我建議,部分企業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關鍵客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讓雙方未來的訂單與量的分配有更高的可預測性。
另外,部分企業則可以加速推動原訂的布局多角化,不管是在生產製造、銷售公司、客戶合作方面。

繼續閱讀 策略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