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篇文章,我提到有一家充滿潛力的科技公司,因為 OGSM 策略執行困難,他們開始理解一份看似完美的計畫,在執行時仍可能出現斷點。
在釐清了問題後,我邀請公司的管理團隊一起來思考一個在導入 OGSM 時,最常被討論、也最關鍵的問題:關於策略的具體「行動方案」,到底該放在哪裡,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行動計畫到底該放在 OGSM 的哪裡?
「彭老師,我們是把行動計畫放在 M(檢核)裡面,這有什麼問題嗎?」一位主管提出了許多同仁共同的疑問。
我先肯定了他們的做法:「這確實是市場上非常普遍,而且很直觀的一種做法,在許多企業熟悉的實踐中,會將具體的行動計畫(Plans),與衡量指標(Measure)一同放在 M(檢核)這個項目下。因為我們很自然地希望能衡量我們行動的成果,所以把它們放在一起,非常容易理解。」
接著,我拋出了一個問題讓大家一起思考:
「但這個做法,也給我們一個機會去反思:當『要做的事』和『要看的數字』被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時,我們的專注點,會不會從『完成策略』這個大方向,不自覺地轉移到『達成 KPI 數字』這個短期目標上呢?」
我打個比方,這就像一支球隊的目標是「贏得年度總冠軍」,但如果教練給球員的 M(檢核),同時包含了「個人數據儀表板」和「贏球的戰術」,球員們的注意力,會不會更容易被那些看得見、能快速達成的個人數據所吸引,而忽略了更複雜、更需要團隊合作的贏球戰術呢?
這並不是說原來的做法是錯的,而是提醒我們去思考,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行動」與「指標」的關係,變得更清晰、更有利於策略的貫徹。
OGSTM 的 T:「策略 S」與「檢核 M」的橋樑
為了解決這個「焦點可能模糊」的疑慮,OGSTM 就是試著在這裡做一個極其關鍵的調整。它將「行動計畫」從 M(檢核)中拿出來,給它一個獨立、清晰的名稱與角色,叫做「 T(戰術,Tactic) 」。
T 在這裡,扮演了一個承上啟下的「橋樑」角色。
回到剛剛的科技公司,我們運用新增加的 T 重新規畫他們的計畫。首先,我們看著 S(策略),然後在全新的「T(戰術)」這個獨立的欄位裡,寫下所有為了實現該策略要做的事,例如「舉辦 3 場線上研討會」、「與 5 位 KOL 合作」等。每一個戰術,都必須緊密的對應 S(策略)包含清楚的交付成果、負責人、時間表和所需資源。
當所有「要做的事」都列清楚後,我們才回過頭來一起討論「要看什麼數字」,也就是設定對應的 KPI,來「檢核」這些戰術的執行成效,以及我們是否離「目標」更近了。
這個小小的改變,卻為這家科技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他們清楚地看到:團隊的 S(策略)是什麼?為了策略要執行哪些 T(戰術)?然後才用 M(檢核)來追蹤戰術的進展與 G(目標)的達成情況。
行動是為了支撐策略,而檢核是為了衡量成效,兩者的分工變得無比明確。
OGSM v.s. OGSTM,關鍵差異在哪?一張圖看懂
幫這家科技公司的行動方案找到一個獨立的「家」之後,他們的策略計畫變得更加完整與清晰。我告訴他們,這並不是要否定過去的做法,而是提供一個更精細、分工更明確的「藍圖」,讓團隊在執行時,能有更清楚的路徑可依循。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 OGSM 與 OGSTM 兩種做法的思考差異,我整理了下面這張比較表:
元素 | 市場常見的 OGSM | OGSTM 的進化思考 | 關鍵區別與影響 |
---|---|---|---|
O 目的 | 定性的長期願景,回答「我們要去哪裡?」 | 定性的最終使命,回答「我們為何而戰?」 | 基本概念一致,但 OGSTM 更強調行動的根本動機。 |
G 目標 | 量化的財務或市場指標,定義「成功的樣貌」。 | 量化的具體成果,用來證明「目的」已達成。 | 基本概念一致,都是對質性目的的量化。 |
S 策略 | 實現目標的定性選擇和方法。 | 達成目標的關鍵路徑和選擇。 | 基本概念一致,都是宏觀層面的「如何做」。 |
T 戰術 | 不存在。行動計畫常被歸類在 M(衡量)之中。 | 核心要素。執行策略所需的具體、可執行的專案和行動方案。 | OGSTM 將「行動」 從「已錨定的策略」中演化出來 ,確保行動為策略服務,彌合了「知」與「行」的鴻溝。 |
M 檢核 | 常見做法是包含了「儀表板(Dashboard)」和「行動計畫 (Plans)」。 | 純粹追蹤「戰術」執行進度和「目標」達成情況的 KPI。 | OGSTM 的檢核更純粹,只負責「衡量」,與「行動 T」各司其職,避免了角色混淆與策略失焦。 |
透過這張表格釐清後,團隊成員對於「接下來該做什麼」也變得更加清晰。
但這時,一位資深的研發主管,卻提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彭老師,就算我們現在有了具體的行動(T),但如果高層的策略,在傳達到我們部門時就已經走樣了,那做的再多也沒用啊!」
他說的完全沒錯。如果策略在傳遞的過程中就「失真」了,那再完美的行動計畫也是枉然。這就帶出了第二帖藥方,也是 OGSTM 另一個更有威力的地方。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分享這個故事:OGSTM 是如何透過改變「策略傳遞的邏輯」,來徹底杜絕策略在組織中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