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 8 月,各家銀行的活卡率誰最高?各大銀行為何陸續宣布清卡政策?《數位時代》一次解析信用卡清卡政策背後原因!
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 50(0050)這兩支 ETF 該買誰好?從股價、成分股、配息頻率,分析 0050、0056、00878 優缺點。
業務跟客戶收現金?業績總是剛好達標?5種合規但不尋常的交易, 你能看出破綻嗎?
2025 年即將結束,上班族最期待的便是年終獎金。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如果年終獎金發放不理想,高達 66.8% 的受訪者「會萌生辭意」!
日前,網稱AI妖股的美超微(Supermicro),為其簽證財務報表的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閃辭,藏著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主計總處發布 112 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及分布統計結果,2023 年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雇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 52.5 萬元。
股票下市是指股票被移出交易所,通常分為自願下市和強制下市。常見下市原因包含:股價過低、財務困難、違反監管規定、破產、合併或被收購,以及選擇私有化。
「指數型基金教父」約翰.柏格(John Bogle)在大學畢業論文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人都無法持續戰勝市場。
對巴菲特和蒙格來說,買股票和收購公司的原理相通,擁有股票,你就擁有這家公司。但什麼是值得持有的優質企業?
根據美國銀行調查,超過一半的 X 世代父母對子女的經濟感到擔憂,53% 的 X 世代父母擔心子女無法在未來實現經濟獨立,比例遠高於其他世代。
投資人可將不同標的的季配息 ETF 組合成自選月月配,或是透過月配息 ETF 00929、00934、00936,無痛為自己每月加薪。
執業生涯逾 30 年的金牌會計師郭榮芳,教你看懂財報數字背後的經營資源與風險,無痛養成數值化的獲利思維。
鼎泰豐從小籠包店到成為國際知名餐飲品牌,到底是如何打造出成功獲利的密碼?從財務的觀點來分析。
低利潤的企業,就賺不了大錢嗎?郭榮芳從會計的角度解析,運用資產的「速度」和「效率」,低利潤模式也能創造高獲利。
規劃退休現金流的第一步,就是了解適合自己的理財風格。而退休現金流來源分為安全型、機運型兩種類型,接下來分別說明這兩種現金流的來源:
2024巴黎奧運正在進行中,主辦奧運可望發觀光財、從航空到飯店業都有商機,為何實際上是門賠錢生意?
「川普投顧」再現,但不代表投資人無腦跟著買就一定賺,背後原因是川普政見藏著一個根本性矛盾,影響聯準會降息路徑。
根據 104 人力銀行最新的薪資調查數據,2024 年的平均月薪達到 4 萬 7000 元,較去年增加 5.4%,創下十年來的新高!
只有拿掉阻礙你的財富信念,未來在財富之路,才會走得更順利。現在就來發覺生活中一直卡住你的幾個財富信念。
面對投資標的,應該看重歷史數據還是成長預測?國內外投資者的態度不一。國內重視獲利,海外重視成長性,評估的指標大不相同。該求穩健,還是大膽下注?
根據BCG調查,超過8成領導者表示,他們能夠落實成本計畫,但有1/3的人認為,削減成本會影響業務成長。成本控管與獲利投資該如何取得平衡?
若你有超額消費的習慣,在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自己常常會在難過、憤怒、孤單或驚慌時在網上消費。經過練習,我們便可以找出觸發這類自毀式行為的關鍵。
國內上市公司全體員工薪酬第一名不是半導體產業,而是建材營造公司愛山林,每人平均薪資552.6萬元,讓不少人相當羨慕。
緊急需要用錢時,只好賣掉股票、基金,導致投資虧損?投資前,必須先打造護城河,也就是一筆「緊急預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