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可不是唯一喜歡看書的人,微軟圖書館(MSLibray),走進大門後,映入眼簾的除了滿滿的書,就是一整排微軟高層推薦的書單。
如何高效率工作的流派、方法年年推陳出新,職涯網站 The Muse 彙整出線上閱讀社群 Goodreads 中8500萬會員的推薦,列出最能幫助你增進工作效率的 7 本書。
有感於每年想轉往行銷企劃的新進朋友不少,不論是初入職場、學生實習、或者轉換跑道上,相信都面臨著該如何增進行銷企劃上的情況。
在很多人寧可同時打開電視、電腦、平板,時不時查看一下手機,也不願意看書,但是研究發現閱讀不僅好處多多,甚至可以延長壽命,而且每天只要讀 30 分鐘書籍,就比那些根本沒讀書的人活得更久。
當你在書店遇上一本感興趣的書,快速瀏覽後決定把它帶回家,接下來就是精讀一本書的功夫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這個層次稱為「分析閱讀」。如果說,檢視閱讀的目的是,知道「這本書在談什麼」,那麼分析閱讀就是,用你自己的話說出這本書想做什麼 。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在 2008 年出版《主管私房學》,談他當主管的法則與體悟。他在 2018 年新版的序中提到,自從書出版後,各種演講邀約紛至沓來,其中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每個人都適合當主管嗎?何飛鵬的回答是,「只要有心、肯學,每一個人都適合當主管。」如何學?閱讀是一個好方法,以下是他推薦的書單。
誠品書店於 12 月 4 日公布「2018 年度閱讀報告」,提出對於台灣讀者的閱讀現象與觀察,經理人為讀者整理如下。為了更聚焦自我成長,我們也整理了商業財經類榜單的前 10 名書單,讓大家在年終歲末之時,好好充實心靈。
有空的時候,你會做什麼?讓我猜一下,應該是滑手機;會說拿起一本書來看的人,應該是少數。你不得不承認,今時今日,要培養(重拾)閱讀習慣,比以往困難許多。
2018 年博客來暢銷書榜出爐!這次我們特別為讀者整理了 2017 年 10 月 31 日至 2018 年 11 月 1 日商管類暢銷書前 10 名,提供給你參考。
2018 年即將邁向尾聲,今年,你讀了幾本書呢?度過了充實的一年,還是慚愧地覺得應該可以多花點時間學習?《經理人月刊》編輯部整理了 2018 年 1~10 月博客來導購排行榜,來看看經理人的讀者們今年都買了些什麼書?
誠品書店公布 2018 年度 10 大暢銷書,今年與「中年覺醒」相關的書籍深獲共鳴,包含龍應台《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與張曼娟《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書寫中年人面對照護年老父母、自我清算與和解的覺醒。
當 Google、微軟(Microsoft)、萬事達卡(Mastercard)、百事公司(PepsiCo)等跨國企業的執行長,紛紛聘請印度人;美國 500 大企業裡,75 位外籍執行長中有 10 位是印度裔,從這些資料觀察,「印度出口執行長」現象,已逐漸引起各界關注。
讀書的首要目的是「知識的學習」,但如果讀完了書,卻沒能讀通,也是枉然。日本多摩大學教授田坂廣志強調,想將書上的「死知識」變成「活的創造力和洞察力」,就必須以建構自身「知識的生態系」的想法來讀書,
今年開始養成閱讀電子書的習慣,寫成幾篇文章,獲得不少回響:「我如何利用電子書養成更積極的閱讀習慣?」、「Readmoo 電子書劃線筆記匯出 Evernote ,搭配朗讀實測教學」。閱讀電子書時,除了用眼睛讀,我也常常利用「耳朵」來聽,而針對「聽書」這件事,我嘗試了一些可能性,有一些真實經驗的體悟,今天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
慣於讀書自學的人,絕對必須學會消化理解的能力,否則不如不學。我的第一本書:《自慢》,強調每一個人都要琢磨自己
一位三十歲一事無成的年輕人,想盡各種辦法找到我,希望能聽聽我的建議。他有幸福的家庭,父母親受良好的教育,希望好好栽培他,讓他去念了知名的私立中學,但他不好好念書,卻與一些家庭環境很好的同學鬼混、遊樂、飆車、混幫派。雖然拜大學過多之賜,以極低的成績也念了大學,可是愛玩,讓他沒能畢業。現在勉強找到了一個薪水兩萬出頭的工作,卻做得怨氣沖天,覺得這個社會虧欠他,不給他機會。
享受閱讀樂趣,不需要講究方法,可是若是想透過閱讀學習某種知識,並尋求問題的解答,那閱讀方法就必須講究,「如何讀一本書」就要學習。 閱讀有兩種形式:一是享受閱讀的樂趣,二是尋找問題的解答,並
透過學習自我提升,是每個高自我期許者都積極想做的事。有的人積極的學、努力的做,但卻用錯方法以致效果不彰,做了等於白做。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經理人月刊》採訪時曾說:「書看得比別人多,是我的優勢,我很喜歡閱讀,我也鼓勵別人要多看書。」 柯文哲在訪談中提到的 4 本好書,不妨看看你讀了幾本:
這是一個 24 周 / 168 天的自我成長計畫!由何飛鵬和經理人編輯部做你的讀書導師,精選 2018~2019 出版的必讀商管書,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給你聽。你準備好了嗎?
每次請他推薦書時,他總喜歡挑出那些足以經過市場、時間洗練的書,「這些書每讀必有收穫,有收穫必可應用。」而要通過這個「考核標準」的書,自然是不可能多的了。以下是近幾年來,在他心裡通過考核的書單,希望你也能有所收穫:
你身邊有在工作的人,一星期可以讀一本、甚至兩本書嗎?你對這個數目是不是感到很驚訝?心想:「這些人哪擠得出時間看這麼多書啊?」
閱讀,不僅能帶來知識,還能豐富你的想像,開拓待人處事的格局。有些人靠讀書脫貧,有些人則透過讀書,充實自己、豐富生命。閱讀,就像是黑暗裡透進的光,在你迷惘之時,替你照見了方向。
「因為每個人腦的各區發展程度不同,造成每個人理解書的方式都不一樣。」他將人的閱讀方式分為 7 種,你可以根據自己大腦的學習模式,找到最適合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