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英文是愛世界的同一個過程!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是一所兩年制英語學院,以「英語島學程」獨有的一對一教學和與國際商業趨勢同步的團體討論課程,幫助企業人士善用英語整合能力,達成個人和企業國際化的目標,為高科技與國際跨國公司仰賴的商務英語學習機構。1on1 Program
在英文表達中,西方人談吐重斯文雅致,常關注對方想聽到什麼,所以就能避免言談間發生爭執。以下十句話,是老外道地的口語表達。把它們記熟,將來你和老外對話,出招、接招會順利得多
企業主看履歷時就像逛櫥窗,能不能抓住企業老闆的目光,你只有15秒的時間。如果在英文履歷中,能夠加入「action words」(行動字),能讓你的履歷通篇讀來鏗鏘有力,意猶未盡,企業老闆非邀你來面試不可!
Hot可以形容很多事物,包括天氣,人或主題或是食物。
剛辭了工作,James正在找下一個工作,他告訴朋友:"I am finding a new job." 朋友卻以為他找到工作了......
除了"face to face"、"nose to nose",讓我們了解身體哪些部位的「對對碰」可以產生意外火花:
zero hour不是指「零點」,the eleventh hour也不是「第11小時」,「behind the eight ball」不可譯為「在8號球後」。這裡的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來談談,外商企業最愛用的8個字。這8個字其實隱含了很實際的企業生存之道。
有些字很簡單,簡單到像make、have、do,如果只用中文「做」直譯,還是會搞錯。要避免中式表達,要瞭解它的概念,而不只是中文意思。
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才剛結束,辦公室開始在討論各自在週年慶的戰利品,Abbie聽見幾個同事開心地大喊“That’s a steal!!”,心裡嚇了一大跳,難道是偷來的?!
「有一次做完簡報後,我問現場外國客戶有沒有問題,隨口說出:『Do you have problems?』看到老外臉上狐疑了一下,才會過意;這句話應該要問成:『Do you have questions?』。」
「講英文或寫英文就像開車,有時候你要繼續前行,有時候會轉彎,還有些時候得給人一些警示,有時候要停止。」前行是go,轉彎是turn,警示是caution,停止是stop。這四類行動,英文有特定的「訊號字」預示它們即將發生。
很多人都以為"please"和"thank you"是最有禮貌的字眼,只要說了就沒錯。其實錯了!
用精準的字眼,會幫助你在雪片紛飛的履歷中凸顯你過去的的工作表現!
只要能找出自己最容易犯錯的類別,加強規則和敏感度,很快就能寫出精確的英文商業書信。
我們講英文的時候,有一些雙關的解釋會讓人誤解,一定要特別小心。
訂房、訂位、會議安排,生活裡要確認的項目多得不得了,有位讀者寫信來問,"Confirm"和"make sure"都是「確認」,哪個情況要用哪個字才對?
表達過去的方式,除了有過去式之外,還有現在完成式,過去式著重「當時」,現在式完成式則著重當時與現在的「關係」。
開會過了頭,時間不夠了,James就會說"The time isn’t enough."或者執行專案的時間不足,他也會說"The time isn’t enough."想不到這麼簡單的一句英文,居然是錯的。
才上課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在外商科技產業工作的James進步卻很明顯,他的同事、老闆都發現,他在和新加坡的regional office做視訊會議時,不管是提出問題,確認細節,回應解決方案,都能侃侃而談,在做評估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進步重要的關鍵原來是他做筆記的方式。
有一回要介紹公司副理給外國客戶,Peter一時不知道副理怎麼說,靈機一動,既然副總叫做vice president,想必是vice manager。於是他開口介紹:
He has never given me any shit. X 他從未給我任何大便。 O 他從未對我抱怨。
午餐時間到了,James常常為了表達對外籍同事的友善,邀他們一道吃個簡餐,這時候他會問:Lunch together?但是他覺得很奇怪...
進入新環境,新工作任務和新的職場文化都是挑戰,以下五點幫助你順利融入環境,發揮實力:
我們問台灣專業人士英文最弱的部份是什麼,得到的答案超過90%是「口語」。但再進一步問口語到底是怎麼不好,多數人自己也模模糊糊,總之是在某些情況下無法自在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