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各電影官網

私心推薦 7 部電影,改變你對人生、真相、工作的看法!

2017-01-20 整理‧撰文 陳書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16年又過去了,照慣例網路上仍舊有許多部落客幫大家整理了年終片單,《經理人月刊》今年延續去年的整理慣例,蒐羅了去年好看、與工作、職場或人生有關的幾部電影,想要推薦給所有讀者。

看電影是種娛樂、是種學習,更能夠敦促自己時時自省與反思。這次挑的片單仍舊以好萊塢大片為主,特別的是,多數電影都出自真人真事改編,或許也是變相地告訴我們,這種人生比戲還精采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

1. 薩利機長

wiki_薩利機長.jpg
威秀電影

用96分鐘,導演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Jr.)為一場「奇蹟似的空難」留下紀錄,也描繪出薩利機長在危急存亡時的冷靜判斷,而這個創造不可能的判斷「直覺」,來自工作一輩子的經驗累積。

這個真實事件「只有」208秒,幾段轉折寫出薩利對於工作的熱愛、對於自我奉獻的肯定與懷疑,對於事實「真相」的精采拆解。

當他在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最終場會議上,說出 “Everything is unprecedented until it happens for the first time.”(在事件發生之前,任何事情都是史無前例的。),你至此不能不承認,一個在將日常工作做到超凡的工作者,絕對值得令人尊敬。

另外,導演克林.伊斯威特今年已經87歲了,以年紀相較於他導戲、監製的產量,你根本會以為他還只是個壯年份子。在戲外,導演也是個真正將「職業」視為「志業」的職人。

延伸閱讀 / 《薩利機長》:唯有平凡人將工作做到超凡,奇蹟才能發生

2. 大賣空

The_Big_Short_2015_Poster.jpg
派拉蒙影業

本片改編自麥可.路易斯(Michael Lewis)的2010年同名書籍,主要描寫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所發生的故事。

基本上對於金融市場沒有一定了解的觀眾,看這部片多少會被那些名詞、手法搞得有點暈頭轉向。但我覺得這些其實並不會減少,看這部電影時會享受到的樂趣。

電影有時候是「後見之明」,所以可以讓觀眾從造物主的角度理解事情的縱深變化,我想這是推薦《大賣空》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因素。無形的金融市場、基金產品,在主角們的一通通電話、各種交涉中變得立體有形,你「大致」(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門外漢)可以一窺奧秘,看見當時那場讓全球交易人、工作者呼天搶地的浩劫災難是怎麼發生的。

喔對,本片有近期因為《樂來樂愛你》而在台灣聲勢再度大漲的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跟他(我覺得)長得很像的布萊德.彼特(Brad Pitt),以及小丑女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成為另外一個值得推薦的理由。

3. 驚爆焦點

spotlight-one-sheet.jpg
開路影業

推薦給仍對追求事實的新聞工作者,以及所有對新聞工作者有誤解或偏見的觀眾。

導演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從獨立電影《下一站,幸福》起家,接續拍了《當幸福來訪時》,在《驚爆焦點》之前,麥卡錫就展現了,他對於在「社會殘酷面背後的人性光輝」有所關懷。

本片敘述一群《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抽絲剝繭揭發天主教體系掩埋長年以來,各區神父性侵兒童的醜聞,為此他們也贏得了2003年普立茲公眾服務獎。電影也拿下2016年最佳奧斯卡影片

驚爆焦點拍出了一群認真的新聞工作者,為求真相可以活得毫無自我、家徒四壁。

導演曾在首映會上說,這部電影創造了一種超級英雄的類型,就是記者。但其實在台灣,記者的處境一點也不英雄,有時還比較像是過街老鼠。

因為新聞工作環境的改變、競爭愈趨強烈,記者們只得給些速成新聞,有時候「抄」變成一種「我也不想、但也沒辦法」的手段。不過電影裡拍出,真相是無法抄來的,你得到資料室翻閱舊報紙、被一通通電話拒絕、鍥而不捨的尋找任何有可能告訴你蛛絲馬跡的受訪者。

驚爆焦點給了所有觀眾一種記者工作的「典範」,但電影落幕後回到現實,你好似又不得不感嘆「典範在夙昔」。

另外,最近有個安.海瑟威(Anne Hathaway)的新聞,她吐露因為「飾演貧窮」,而讓她穿著華服得獎,感到不自在。讓我聯想起,這部片得獎時我也有相同感受。我們總要透過一些加冕儀式,才能注意到,這些我們理所當然應該要注意到的事情,想起來就非常不對勁。

4. 會計師

The_Accountant_(2016_film).png
華納兄弟

看了三部皆根據事實改編的電影後,好像會讓過年的氣氛掉到谷底,不如可以選這部相對有「爆發力」的會計師。

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在電影裡飾演一名數學天才,為犯罪組織工作的自由會計師,在某次機緣巧合下查出假帳,進而一步步逼近反派,找出真相。

在本片裡比較沒辦法看出一名工作者認真工作時有什麼光輝,畢竟主角投身於工作、認真算帳的時間遠遠少於他近身肉搏跟精準射擊的場面。

一名會計師身兼終極警探、最強老爸的功能,然後還有在戰場上精明無比、對於戀愛一竅不通的反差萌。很適合過年的時候,一邊吃花生一邊觀賞。

5. 絕命救援

The_Finest_Hours_Poster.jpg
華特迪士尼影業

一樣是改編自美國歷史,講述幾個因為船難,而不得不在惡劣天氣中執行救援任務的海岸防隊隊員故事。這個真實事件,改編自1952年的一場海巡隊拯救油輪任務,隊長跟薩利機長一樣創造了奇蹟,他用最小的救援單位、救回了最多的救援人數。

如果這個情境對你來說有點遙遠。不如想像一下,過年後你突然被調到一個沒有資源、後勤資源缺乏、執行工具簡陋的單位,但你卻要面對世界級的敵人,在幾乎完全無望的情況下必須完成任務,否則連你自己的性命都會賠進去。

這樣想像在自己的工作情境裡,有沒有更親近一點?

在這個視角內的故事,其實都有點太奇蹟化了。相較於本線,我更欣賞從被救援的油輪船員視角中,拍的另一段支線。在油輪上等待救援的船員,在危機來臨時分成兩派,一派是有經驗派、但必須在當下完成一些不可能的設定,才有機會等到救援。另一派則是無經驗派,選擇大部分人都有可能會選擇的逃生方式,坐逃生船逃逸。

想當然爾,後者坐上逃生船後幾秒便立刻被海浪吞噬。先前對於有經驗者有所存疑的其他船員,立刻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共同努力完成設定,為自己尋找活路。

這放在組織情境裡來看,其實非常寫實。多數人是不到船頭心不死的,所以如果你想推行新專案、想要為自己的公司求生存、找轉型,但總有一派人告訴你「別這樣」「選擇安全的路」時,你別忘記《絕命救援》給你的啟示:「先沙盤演練一次給他看,照他說的做,到底會死得有多快。」

6. 奇異博士

Doctor_Strange_poster.jpg
漫威影業

在這個跟工作有關的片單裡出現一部漫威電影,絕對不是我的私心。

漫威大部分的角色,都是因為在成為超級英雄之前,有無法跨越的心魔而產生的,鋼鐵人如此、奇異博士亦然。

由BC飾演的超凡外科醫生,演出了那種不可一世、這個領域唯我獨尊的高知識菁英份子的樣貌,也因此劇情推演至,當他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導致車禍、雙手完全受創,再也無法登上手術台的時候,更讓人不勝唏噓。

為了追回過往榮耀,他幾近瘋魔,到了異鄉求救於一個怪奇組織,最後雖然沒有再站到手術台上為人類開刀,卻換了一個戰場,為世界或宇宙開刀。

我認為《奇異博士》有別於其他漫威電影,它有更強烈的東方哲學跟人生意涵,用非常好萊塢式的手法,帶領你理解「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輪迴」的意涵。

而若落地一點討論工作者的心境,也可以看見BC演繹了一個從擁有無比我執、從不言敗的「明星員工」,到放下我執、願意認輸而解開僵局的「大智慧領導者」。

7. 速食遊戲

The_Founder_poster.png
溫斯坦影業

2016年台灣麥當勞究竟花落誰家的新聞,一直延燒到今年年初,才彷彿大勢底定,為了跟上世界脈動,過年看看這部還在上映的電影也是應該的。

這是一部商戰片,講述一間世界級巨獸的企業從無到有、從經濟到文化,是如何改變世界上所有的消費者,寫實、深刻,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殘忍。這樣講吧,原本麥當勞的創辦人可是對「連鎖」「加盟」一點興趣也沒有,他們可是對品質很堅持的,但是因為其他夥伴的加入,所有規則、好人心態一一都被打破,最終成就今日的黃色M型帝國。

如果想讓手中的漢堡吃起來更有味道,等等就不如就進電影院買張票當配菜吧。

延伸閱讀 /

1. 7部超好看職場電影,幫你儲備往前衝的熱情與能量!

2. 道盡工作和人生的 7 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圖片來源 / wiki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