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社男

貝佐斯也在麥當勞煎過漢堡!餐飲業為什麼是新鮮人打工首選?3 點分析


提到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日本消費流通企業常用到「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這個字,字面上的意思是「基礎建設」,以白話的方式來說就是「讓社會大眾的生活能過得更完善的服務平台」。
舊世界一般會認為基礎建設跟公共工程比較有關,像是自來水、電力、機場、車站、下水道、醫院等;2000 年消費流通產業興起,服務到達一定的區域覆蓋率後,消費流通業也成為新時代的「軟性基礎建設」,像是超商、宅急便、大盤商、網購業、搜尋網站等,因為有了這些業者提供的服務,民眾生活也跟著提升到更便利的新時代。
而在消費流通業中,外食餐飲業其實從很久前就默默扮演重要的基礎建設角色。試想如果明天開始,所有的餐飲業突然休息一個月,生活會有什麼變化?上班日中午要吃甚麼?聚會只能在家?大家應該很難想像生活會變得如何。
餐飲業提供的基礎建設也一直擴大中。最近出現的營養餐飲服務、機能性照護餐等,讓有營養控制需求的消費者,能在最不費力的狀況下,維持最接近醫師指示的營養攝取建議。從基礎的填飽肚子,到積極的調理照護等,餐飲業的基礎建設功能持續發展。
不止供應餐點!餐飲業更是新鮮人的「教育服務平台」
餐飲業的角色不只是餐點供應,還有「教育服務」這個隱藏功能。下面以日本麥當勞的 3 個產業特質,跟大家說明餐飲業為何能扮演教育服務的角色:
1. 新鮮人的工讀首選:餐飲業成大量體的新兵訓練中心
根據日本企業對「人生第一個工讀工作為何」調查排行,前十名中過半數是餐飲業相關,分別為:一般餐飲店(16.6%)、速食(7.6%)、家庭餐廳(7.4%)、居酒屋(5.3%)、咖啡店(3.1%)、蛋糕店(2.3%),合計約占整體一半。
這表示大部分的人,第一次的社會經驗是從餐飲業開始,所以最基礎的社會人教養也從這開始學,餐飲業因此成為大部分新鮮人進入社會的第一課講師。且雖然許多人在餐飲業工讀,但畢業後多半會找其它產業的工作,所以也能說餐飲業一直在幫其它產業訓練新鮮人。
餐飲業會變成日本社會新鮮人的工作首選,原因之一也是店鋪數多,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2021 年全日本餐廳數高達 77 萬家。而日本麥當勞的店鋪數,單一品牌也位列日本外食產業店鋪數排行第一(約 2900 家),涵蓋率高、大型店也不少,自然就成為多數新鮮人出社會的工作首選。
2. 提供多元人際工作環境:同事從老到少應有盡有
聽幾位曾在日本麥當勞上班過的友人提過,他們都覺得麥當勞的功能不只是製作薯餅、漢堡給顧客而已,更大的貢獻是培養有正確基礎觀念的社會新鮮人,源源不絕的送到日本勞動市場。這些麥當勞的老畢業生也非常建議學生有機會一定要去麥當勞打工,作為進入社會前的先行體驗。
出社會這件事,就是從接觸社會形形色色的人開始,也因此有磨練、成長的機會。從數字來看,一家日本麥當勞的小型店約有 30 人,有得來速的大型店甚至超過 100 位,且日本麥當勞正職的比例不高,整家店幾乎 9 成都是工讀生,換算下來一年大約會晉用 4~6 萬名工讀生,人數驚人。也因為組織大、人夠多,能提供更多元的人際互動機會。
日本麥當勞的員工背景,從高中生工讀、一般上班族、年紀比你父母還大的兼職銀髮族,到留學的外國人都有。而學校只能提供身份類似的交友環境,無法像麥當勞一樣多樣,能說麥當勞是體驗到不同社會文化的絕佳環境。
3. 重視泛用基礎教養技能:投入資源來維持教育訓練品質
不少人日本人第一次的社會歷練就給了餐飲業。這群新鮮人一下職場,根據所遇到的同事陣容不同(積極 vs. 消極),有可能大大地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工作價值觀。
因為日本麥當勞店鋪數近 3000 家,要管理的員工多,所以在人才、教育設計上相對投入許多資源,包括學習配合不同個性的人完成任務、瞭解什麼是該有的態度、待人技巧,或如何指導新進人員等。一般人進入日本麥當勞從基礎的位階(Crew)開始,大約有 35% 會晉升成訓練者(Trainer),這群人大都是積極、正面、有責任感,認同且遵守規則的人擔任。
日本麥當勞總部希望,門市全時段營業時間,排班一定要有訓練者位階的人,且根據日本麥當勞幹部的經驗,每個訓練者大約只能帶到 4 個人,所以邏輯上對訓練者的配置要求,是總人力的 25% 左右。當這落實成規則時,新人遇到訓練者的機率就會提高,學習泛用基礎教養的教育品質,就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上。也因為這些技能是泛用的,即使這群人未來不在麥當勞工作,能力還是能帶到下一個公司繼續用。
貝佐斯也曾在麥當勞工作過!影響了他日後的工作觀
其實不只日本,全球的麥當勞每年都持續送出不少有基礎教養力的新鮮人進入職場,也因為不少人在麥當勞的工作回憶是難忘的,之後自然也可能變成隱藏粉絲。
你一定沒想到,連 亞馬遜(Amazon)執行長貝佐斯(Bezos)也曾在麥當勞工作 過,「如何在壓力下做好工作,並儘早承擔責任」(How to work well under pressure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early on.)就是他在麥當勞的工作體悟,也影響他日後對工作的態度與看法。
講到這,你是不是開始對餐飲業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有更不同的看法了呢?
(本文由「商社男的外食迷宮」授權刊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