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官上任千萬別做這 3 個動作!臉書前電商主管親身經歷:我還沒大顯身手就踩到地雷


我一向鼓勵大家轉換跑道,因為我相信改變總能帶來新的學習,但我也知道,剛到新環境的時候最辛苦,不僅得了解業務,還得適應新同事、新文化。讓我來點出常見的新人地雷,踩下去之前張大眼,快閃開!
地雷 1:得罪辛苦把公司帶到當前里程碑的同事
這是我親眼目睹的故事,莫尼卡(化名)是新來的行銷長,新官上任三把火,有不少經驗的她一到公司,就從品牌的建置、活動的執行到網站的設計點出滿滿的錯誤。
莫尼卡接著開始大刀闊斧改變,她找來了電商部門的副總開會,「行銷要有效,需要新的活動頁面,麻煩你幫忙。」莫尼卡說。
「上次妳跟總經理報告,不是說我們做的網頁醜又難用,看起來像大學生做的嗎?總經理還因此砍了我們的預算,最近人力吃緊,不好意思幫不上忙。」電商副總語帶諷刺地一口回絕。
莫尼卡接著找來分析團隊,也是類似的反應。得不到支援,她於是決定不靠別人,專注在重振自己的團隊。可是大家都知道她人緣差,作風尖銳,深怕惹事,沒人願意挺身而出。
莫尼卡早在總經理前誇下海口,也清楚點出現有的問題,全公司都睜大眼等著解決方案。這時候,公司的行銷總監和原本的核心團隊成員,提出幾個更新計畫,因為他們對公司系統了解透徹,計畫雖然不是破壞性創新,但可行性高。幾個月後,莫尼卡被裁員了,行銷總監坐上了行銷長的位子。
Facebook 前產品副總 Deb Liu 在訓練新進產品經理的時候,點出許多人上任時的第一個地雷:「得罪辛苦把公司帶到當前里程碑的同事」。偏偏,這些人馬上就成為幫助你成功或拉你下苦海的重要夥伴。
如果他們討厭你,你已經失敗了一半,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團隊合作,光靠自己一個人根本成不了事。再說,原本的同事大概也都知道這些問題,只是礙於很多原因,無法推進。點出問題容易,但解決問題困難,一旦你坐上了這個位子,這些問題很快就會變成你的。
拆解地雷:了解團隊最主要的目標是什麼
先聆聽,問大家覺得現在遇到的困境是什麼,覺得哪些事情已經做得很好?哪些事情希望可以有所不同?接著,整理他們的話。這時候大家會有各式各樣的想法,你又是新人,要是一下子陷入細節,肯定會喘不過氣。
記得著重在拉大視野,比如你可以問他們:「你覺得去年部門最大的里程碑是什麼?你覺得從頭來過的話,會用怎樣不同的方式做?」「你覺得今年最需要著重的部分是什麼?如果快轉時光到年底,你希望今年成就些什麼?」
地雷 2:自己核心領域沒做好,卻想跨足其他團隊負責項目
我在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 Target 百貨工作的時候,負責平板電腦上面的電商業績,也就是說,我的目標是讓很多的用戶用 iPad 連上 Target 的網站,或是下載 Target 的 App 買東西。
在網站的部分,我發現公司當時的分工是手機平板和電腦版電商業績分開,但是手機平板版網站其實跟電腦版是同一個網站,所以當我開始列出需要修改的地方,絕大部分的修改權其實都在位於明尼蘇達州總部的電腦版網站團隊手上。該團隊已在公司多年,早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計畫要做的產品藍圖。我向他們提供修改清單,但因為他們的業績是「在電腦上買東西」,因此對於修改 iPad 上的網站體驗,愛理不理,加上他們的工程師在印度,要請明尼蘇達團隊去要求印度工程師做事,來來回回,沒效率也沒成就感。
於是我決定改變策略,只專注在自己可以掌控的 iPad App 上,專心重建 App,請矽谷同辦公室的工程師快速建立、修改功能,果然在 6 個月後上線 App,即使手機平板網站體驗依舊很差,但 App 就創下一天 100 萬美元的業績,遠高於目標。
拆解地雷:規畫核心、重要的事,盡量不踩線
了解其他組的權利義務後,萬一發現自己團隊的權限不清,記得一定要跟老闆問清楚,畢竟以後再提出來,就覺得好像居心叵測,只有新人時可以靠「裝不懂」刻意釐清。
能做的事情肯定很多,就先從大家覺得一定是你該負責且重要的事做起,如果真的發現得跨到線外才能發揮影響力,就趁新手上路大家還沒討厭你時,快問清楚。
地雷 3:讓同事覺得「你來沒幫上忙,反倒讓我更忙!」
說到這裡,你大概會覺得,這些都是高階主管才有的問題,那我再說一個故事。
Elly(化名)是我公司新來的小編實習生,才大學的她很有想法,不只自己經營粉專,也參加各類社團,第一天開會,她就給了不少經營 Instagram 的想法,接著她聯繫美編,希望可以開始做改變。雖然 Elly 講的東西似乎有道理,但美編覺得如果要大幅改變,應該先做一些分析,看看競品的現況,要改就想清楚,一起改一改。於是美編反過頭來要求 Elly 把分析整理出來。
2 週後 Elly 和美編開會,卻還沒做競品分析,倒是美編已經跟同仁來來回回,花了時間改東西、想計畫。 美編氣得跟主管抱怨:「這實習生給我增加工作量,自己卻不幫忙!」
拆解地雷:詢問「哪一件事情我接下來的 2 週可以幫你做?」
新手上路的時候,通常會讓同事覺得你幫不上忙,而且為了訓練你,他們還得花時間。你可以問「有沒有什麼事可以幫忙的」,讓對方覺得你真的幫上忙了。記得問對方「接下來的 2 週我可以做的事情」,這樣他們才不會要你去做一件得花 8 個月的大事!
(本文出自《為自己再勇敢一次》,先覺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