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Pixabay

業務主管的感慨:業績達不到,部屬卻無關緊要!為什麼團隊會缺少「拚勁」?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星期一早晨的會議室裡陣陣嘻笑,但主管 Allen 走進會議室的一瞬間,全數靜默。Allen 環視著在場的業務,發現每個人精神飽滿、似乎一夜好眠,不像他輾轉難眠,一早就頭痛欲裂、兩眼佈滿血絲。

會議開始後,Allen 對投影幕上偏低的業務達成預估率並不意外,周末他就已經從助理的統計資料中看到了,他大感意外的是,團隊中似乎沒有任何人為此感到苦惱,好像達成率不佳、預估業績下修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延伸閱讀:業績很難做,主管卻硬要說「辦得到」?用錯方法激勵,小心害員工壓力更大

Allen 嚴肅的開口:「哪一個人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才隔一周、這個月的達成預估下修了近 10%?」大家面面相覷,沒人敢答腔。Allen 一一點名:「Kevin 你說,你的預估數字有下修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Kevin 回答:「是比前一周少了幾十萬沒錯。原因是 A 客戶的法務對我們的合約有意見,需要再做微調,來不及完成的下單作業會延到下個月!」

Allen 冷冷的說:「難道不能 push 得積極一點?合約要修什麼,趕快協調啊。」接著又點名:「Kelly 你呢?是不是也掉訂單了?之前預估拿到的 B 客戶已經過了好幾個月,究竟下單了沒?」

Kelly 小聲回道:「老闆,對不起啦!訂單內容真的都談妥了,就卡在他們家總經理沒簽核,還沒正式下單給我們。我這個月業績預估有下修幾十萬,也是因為一個客戶的驗收資料來不及準備啦。」

Allen 的火氣快冒到頭頂,但他猶豫著該不該飆罵。去年在一次業務會議中發飆,好幾個業務被罵到覺得不受尊重、憤而離職,導致團隊出現人力缺口、花了一段時間才補齊。Allen 真的很苦惱,為什麼現在的業務這麼難帶,對於業績缺乏急迫感?

為什麼業務人員會缺乏急迫感?

許多主管應該有相同的感慨,整個部門好像只有你擔心業績目標達成與否!團隊成員不僅缺乏部門目標的整體意識,就連個人目標達成也不覺得著急,難道是自己的管理不夠嚴格,還是達標獎金不夠有吸引力?為什麼成員就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其實主管可能誤解業務同仁了。他們並非不知道業績達成的重要性與急迫性,而是過去的成長環境和背景,多數未曾面臨過別無選擇、破釜沈舟的壓力。當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時,常見的作法不是自我突破與積極挑戰,而是選擇其他機會,包括:找藉口與理由安慰自己,或是直接轉換跑道。

當然,我曾經合作過的同事也有不少積極、勇於任事的優秀人才,只要給他們機會,就能夠及時掌握、迅速學習和獲得成長。

職場三觀,決定了團隊的積極性

如何避免用到心態不夠積極的員工?主管必須清楚知道組織需要的人才長什麼模樣,其中包括最基本的職場三觀:人生觀、價值觀、職涯觀。特別是前列兩項,將根本性的影響他在職場的實際表現,千萬不要在面試時只評估對方的職場期望與計畫,而忽略了根本的人生態度,是否與組織需求相符。

無論在哪家公司,都是由同仁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決定了組織的樣貌。一個組織中多數成員樂觀開朗,團隊必然活力充沛;若多數成員都是正面思考、樂於接受挑戰,團隊必然能夠積極成長、突破現況。以此類推,若是多數成員的人生觀偏向負面思維,組織想要成功也很困難了。

培育團隊的「狼性」

許多台商往來兩岸,常會討論到對岸的員工與台灣同仁的差異,最常用來比喻兩者之間的不同就是「狼性」,但又似乎有點將對岸員工的特質給污名化,似乎就是要不擇手段、追逐利益、缺乏人性,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日前聽一位受跨國企業聘任、長期在中國工作的高階經理人分享,讓我對於「狼性」有了新的理解,他所解讀的「狼性」具備以下的特質:

講究溝通與效率

狼透過調整嚎叫聲傳遞訊息、表達情緒或是警告,充分溝通使團隊保持同步與高效率。因此,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應該勇於表達意見,及時反應看法,而不該視為搶他人的風頭,或是與成員對立。

團隊合作與友誼

狼群完成任務最有效的方法是相互分擔工作。因為單獨獵捕或是互相對抗,將使得牠們一事無成,但團隊合作能夠讓大家飽餐一頓、獲致成功。

忠誠與團隊優先

狼群會將團隊放在第一優先,每隻狼了解自己的位置、遵守規則並且忠於這個群體,即使犧牲自己也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家人,他們共同努力實現的目標就是使群體受益。

努力工作也盡情玩樂

狼每天可以旅行 30 英里尋找獵物。為了生存必須辛苦擴大獵場的覆蓋區域,經常為了生存而血戰,但他們也會藉機找些樂子。

本能與保護

如果狼或是牠們的親人受到威脅,狼會立即變得暴力。牠們非常保護自己的幼崽、群體成員和自己的領域,平時避免戰鬥,但遭遇攻擊也會堅守陣地,這也是強烈責任感的本能表現。

延伸閱讀:團隊人心渙散,工作沒衝勁?由外而內提升凝聚力,要先有這 8 個共識

好的團隊=三觀一致+分工和溝通明確

從根本上來說,如果組織成員的過程,沒有過濾與要求基本特質,很難建構如前文所述具備「狼性」特徵的團隊,而且,即使建構一個基本人格特質優秀的團隊,仍必須從組織運作、分工制度上持續堅持,落實團隊合作與透明溝通,不斷地磨合與淬鍊,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組織文化,使得團隊更積極、更團結、更能因應未來的挑戰。

(註:本文「狼性」特質闡述引用與延伸自:台灣微軟全球夥伴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陳仲儒 2021 年 10 月內部激勵與分享信件 Jerry’s Memo:What I learn from wolves 一文)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李雅玲 / 製圖

4種類型的員工,領導方式大不同!你的部屬是哪一種?

2025-07-24 整理‧撰文 陳清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主管都希望能藉由交辦工作提升部屬解決問題、自我成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但在這之前,主管得用正確的方式要求部屬,部屬才能跟上腳步,達到工作交辦的目標。

《好員工是教出來的!》作者松尾昭仁指出,主管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安靜地看著部屬完成整件工作,再一點點提高工作的難度。只有放手讓部屬去做,從中鍛鍊部屬的能耐,日後才能順利完成你交辦的工作。

若你是剛升任主管,還不確定如何看懂部屬類型、調整交辦方式,建議參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幫助你快速掌握實用的方法與應對範例,少走摸索冤枉路。

依據部屬的習性偏好,妥善交辦工作

主管可透過觀察了解每一位部屬的偏好,調整自己交辦工作的方法。《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列出4種類型的員工,建議主管相應的交辦方式:

類型1. 直接告訴我你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1.jpg
李雅玲 / 製圖

這類型部屬能把重複性工作做得很好,主管可直接告訴部屬該做什麼。

類型2. 我希望你先考慮我的意見,再決定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2.jpg
李雅玲 / 製圖

部屬很有創造力,通常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法,但只要主管沒有事先對這類型部屬的意見表示尊重,部屬就不會全力以赴。

類型3. 我想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3.jpg
李雅玲 / 製圖

屬於做大事型的部屬,通常都希望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主管應多與這類型部屬溝通工作目標,並讓他們自行安排時間。

類型4. 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定後,我就很樂意去做

4種員工類型4.jpg
李雅玲 / 製圖

渴望民主工作環境的部屬,主管只要讓他們有發言的自由、聽取他們的意見,這類型部屬就會接受主管交辦的工作。

想給部屬建議,這樣說才有效

對於部屬正在進行中的工作,主管既不能出手干預,又不能主動提醒時,該怎麼辦才好?

1. 以問句取代命令,讓部屬服氣

將命令語氣改成確認語氣,讓部屬覺得選擇權在自己手上,比較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例如,把原本要說的「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一定要做好!(命令)」改成「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可以做好嗎?(問句)」

2. 採用間接提醒,而非當面斥責

適合用於不受教的員工,例如,某A部屬即使當面斥責還是頻頻犯錯,這時可藉由責罵另一位毫不相關的B部屬,利用第三者提醒真正犯錯的人,就像拍片現場導演對著助理破口大罵,其實導演不是在責備助理,而是在提醒現場所有人。

3. 視對象不同,選擇積極說法或消極說法

消極說法說服效果大,但好感度低,例如「你老是遲到,真的很糟糕!」積極說法說服效果小,但好感度高,例如「你要是改掉遲到的毛病,表現就100分了!」積極說法可用於日常工作,消極說法則可用於必須說服對方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