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時,剛當上主管,有次要向客戶爭取業務,我要求部屬寫一個業務企畫,幾天後,部屬完成了,我一看,提案完全沒有亮點,毫無吸引力。我沉住氣,耐心幫他把案子順一遍,也仔細說明企畫的重點,然後讓他回去重寫,第二次才順利完成可以出手的客戶提案。
經過這次的經驗之後,我學到了主管下指令的方法,一定要講清楚、說明白,鉅細靡遺,部屬才會做出主管滿意的成果。
我第一次的指令,就犯了模糊不清的錯誤,我只說要去向客戶提案,沒有說明提案重點,也沒有具體的方向,這樣的指令等於任由部屬自由發想,會提出什麼樣的創意,完全不可預測,結果不能使用,也就不意外了。
如果我在第一次下指令時,就提出我的想法,並把提案的基本策略說清楚,讓部屬有明確的方向可以依循,那他的提案就不致於荒腔走板,也不需要費力重來。
如果提案的方向我自己也沒有想法,那這時候,我就會告訴部屬,可以發揮創意,沒有任何限制,就看能提出什麼新奇的想法。
我剛開始當主管時,下指令總是三言兩語就要部屬去執行,等到做出來的成果與預期有很大落差,再花許多時間去善後。
後來我才發覺,問題出在我指令不清,部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麼,自然就做不出好的結果了。
主管指令不清,通常有2個原因。第一是連主管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麼,第二是主管沒有說清楚。
主管連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麼,是因為主管只知道要去解決問題,但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在不確定如何解決問題時,就下指令要部屬去做事,再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這是在摸索。
如果主管下指令時,嘗試把它說清楚、講明白,很容易就可以發現,是否連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麼。這個時候,主管就該收回成命,不要讓部屬走冤枉路,做一些連主管都想不清楚的事。
如果是第二個原因,那比較容易解決。主管一定要有耐心把指令說清楚,告訴部屬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想得到什麼結果?最後,如果可能,也要說明做這件事的步驟和方法。
如果主管能說明白這些細節,代表這個指令已經清楚了。最後只需要求部屬把指令複誦一遍,就不致於有誤會。
把指令說清楚是一個好主管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