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xFrame

人才荒怎麼解?人資專家揭:「2 關鍵」投其所好,贏在搶才起跑點!

洪彣欣
2024-07-08
洪彣欣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期訪台,所到之處掀起了一股旋風,他在演講中讚揚:「台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世界的支柱。」並正式宣告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時代來臨。

全球 AI 熱潮加上台灣少子化,促使人才爭奪戰更加激烈。據媒體報導:輝達半數員工的年收入超過新台幣 720 萬元;日本晶片設備製造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也將新聘員工的起薪提高約 40%,約每月新台幣 6.5 萬元;台積電則以月薪 14 萬的「雙倍薪資」挖角多名模具技師到美國廠,導致高雄螺絲大廠晉禾人才流失。為了留住人才,晉禾提出興建員工住宅,並承諾在住滿 15 年後,房子將免費贈予員工。

延伸閱讀:缺工率創新高!企業開出近 40K 月薪徵才,跟求職者的「期望值」相差多少?

不僅如此,不少企業主與主管也痛心地表示,自己花費多年心力栽培的幹部,因為更高的收入而離職,甚至為競爭對手工作。友人總經理 Allen 不禁想問:「到底什麼樣的薪資福利,才能吸引並留下好人才? 」

首先,找到人才與留住好人才的做法不一樣,因為求職者與離職員工的需求與問題不相同。所以,企業想在有限的資源下,獲得人才市場上的成功,就必須深入了解求職者的需求,以及員工離職的根本原因。

求職者想的是:雇主品牌、未來發展機會、工作地點方便性

對求職者而言,當他說自己在某公司上班時(例如:台積電或輝達),可能會收到別人尊敬或羨慕的眼神,這就是企業雇主品牌對求職者的重要性。此外,訓練機會與晉升管道的順暢,也是能否長久工作的重要考量。求職者還會考慮工作地點的方便性、舒適性與安全性等因素。

當然,高階求職者還會考量一點,自身與求才公司的主管理念、組織文化是否契合。

求職者要的是:「相對」較高的薪資待遇

收入雖不是求職者唯一的條件,但卻是最直接的考量,因此,企業要搶到人才,應考慮提供高於求職者期待的薪資, 或是較高於求職者所可能獲得的其他工作待遇。

薪資設計的原則是「外求競爭、內求公平」,所以在敘薪時,除了應考慮市場薪資,還需考慮到內部員工薪資的公平性,才能避免高薪挖角所帶來的不公平現象,造成管理困擾。

新創企業如果既無雇主品牌又無法支付高薪,就必須以企業願景吸引人才,或者提供低底薪高獎金、完善訓練、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及暢通的升遷機會等,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加入。

培養領導力、建立績效措施,讓好人才願意留下來

根據統計,「員工離職,想離開的不是公司而是他的主管」。由於員工每天的工作環境主要受直屬主管影響,且績效、訓練、升遷、獎金、加薪等,多半掌握在直屬主管手中。人在工作上需要穩定與安全,離職者通常是在承受了不少內部推力後,才會開始在市場上找工作。最終,「另謀高就、生涯規劃」成為離職的美麗藉口,而根本原因是想離開帶領他的主管,但卻不願明說。

延伸閱讀:留職停薪回任率100%!宏正科技:少子化時代,員工對這項福利最有感

依照八二法則,企業 80% 的獲利來自 20% 的人才。這些人才除了少數的關鍵技術、研發人員或超級業務外,多數是公司的幹部,團隊是否能發揮 1+1>2 的效益,其關鍵在於幹部的領導力。因此,為了留住好人才, 公司應提高幹部的領導能力與績效激勵措施,而非單純的全面加薪。

最後,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員工是費用,人才是資產」,而「員工從人事費用變成人才資產的重要關鍵是『有效的訓練與績效管理』」。因此,成功的企業主多能將「員工相關支出視為投資而非費用」,透過培養幹部的管理能力、提供具競爭力的待遇,並建立績效機制,以提升企業競爭力並獲得更高的成長。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