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美商、港商及台商跨國企業的人資長,並為台積電、鴻海等世界 500 強企業指定的高階主管講師與顧問。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人力資源碩士,以及台灣大學 PMBM 碩士。擅長人才發展輔導、企業績效與薪資制度建置,並首創「接班梯隊 O’RIGHT 模型」,以科學化與量化的方法評選與培育接班人,協助企業解決人才傳承與接班問題。
我們總以為帶人靠制度與邏輯,卻忽略了真正難解的,其實是情緒。當關係卡住時,往往不是話沒說清楚,而是情緒沒被理解。那麼,領導者該怎麼做?
當升遷不再是人人追求的目標,企業該重新思考:我們給的是機會,還是壓力?優秀員工選擇不上位,或許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對制度、角色與生活平衡的回應……
每天上班都像演別人的人生?你不是不夠努力,只是走在別人替你選的路上。別再讓「還可以」的工作,默默耗掉你最有熱情的年紀!
好的人才不一定只能靠高薪挖來!如何用有限資源打造績效制度,從培養到留才都有策略:給成長機會、設貢獻獎酬、避開年資迷思,讓員工看見未來,也願意留下。
根據美國人力資源網站調查,主管最讓討人厭的 10 大行為「這件事」排第一,其他地雷行為依序是……,你的職場裡,是否也有這樣的領導人?
績效管理的核心,不是分配獎金,是促進員工成長與發展。企業應設計兼具挑戰性與成長性的績效機制,結合量身訂製的訓練計畫,提升團隊效能。
近期職場霸凌事件頻傳,作為主管或企業領導者要怎麼平息風波及民怨?70/20/10 決策原則又是什麼,如何預防管理失誤並減少員工流失?
年度績效考核又來了!許多主管執行績效管理時常有疏漏,不僅沒有發揮激勵效果,還造成人才流失,其中這 3 個常見錯誤,更是經常被忽略:
在職場中,有許多需要溝通傾聽的場合,但許多主管對傾聽有迷思,以為是「只聽重點」或「全盤接收」,其實這兩者都不是正確觀念,良好的溝通應該是這樣:
是不是常覺得忙了一天卻一事無成?別再掉入瞎忙的陷阱。如果想要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找到平衡,你的時間管理應該這樣安排:
資深員工叫不動,老是依賴同事長期「救火」,搞得大家怨聲載道嗎?身為主管的你,如何引導老鳥配合團隊,專家提出 3 點建議:
職場上每天都要溝通,不少人認為講客套話太虛假,有話直說才能真實表達自己的意見。然而,「有話直說」並不等於「說真話」,兩者差在哪?
David 工作十幾年來,主管對他的評價是:工作認真、反應機靈、績效也很好。但每次升遷卻沒有他的份,他不禁懷疑,老闆心目中的人才與晉升標準到底是什麼?
家族企業想永續經營,接班傳承更應審慎規劃。對企業主來說,兒女繼承家業看似合理,但一定是最合適的接班人嗎?專家這樣說……
你是否經常說「主管都…」、「某政黨的人都…」這類話?小心,這可能是「無意識偏見」在作祟,將對職場文化和團隊氣氛造成負面影響。
迎戰缺工、少子化危機,企業若想早一步搶得人才,就必須深入了解求職者的需求,以及公司為何留不住好員工的原因……
畢業求職潮來臨,隨著 Z 世代進入職場,他們也帶來新的工作趨勢和價值觀,其中這 3 點,將決定這群年輕人是否願意留在企業裡打拚的關鍵……
面對組織調整與變革時,人資部門往往扮演策略執行及組織協調的角色。但實際上,未必都能得到高層的信任與認同,原因並非專業不足,而是欠缺了這些能力……
多數企業用人經驗之所以失敗,除了求職者對自身優勢缺乏認知外,企業也不清楚應徵者的人才特質,只能以主管的偏好,找到自以為適合的人……
企業瞄準即將到來的畢業季,紛紛搶進校園搶才。每位求職者都想找到能發揮專長的理想工作,但問題是,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個性及優勢,知道哪種產業與職務最速配嗎?
迎接畢業季,許多企業已蓄勢待發進入各大校園徵才,甚至向下扎根預訂大三學生,早一步搶人。然而,企業要如何從面試中,辨識出誰是對的人才?
企業創一代最大的痛就是面臨退休必須交棒時,才發現二代並無接班意願或能力,導致想傳子不成,想傳賢也沒有合宜的人選,陷入兩難局面,到底該怎麼辦?
空降,是每個資深職場人士都會面對的課題,千萬別急於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何建立威信又得人心?你可以運用「3 不 3 要」原則,讓自己加速融入團隊。
什麼樣的人才能獲得企業青睞?身為求職者或新鮮人可以用這 3 個評估標準,檢視自己是不是老闆看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