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在職場上常有一個迷思是:優秀、認真的人應該被看到。主管為了鼓勵好人才,往往會給他們機會管理團隊或接更大的任務,甚至盡可能讓他們代表公司出席對外的活動,雖然出於一番好意,但有時可能適得其反,加速人才陣亡的速度!
以下列舉幾種優秀工作者陣亡的常見原因,邀請大家來看看,是否也有遇上類似的情況呢?
1. 加班到最晚的人接更多專案
有一種人總是加班到最晚,要嘛是做事情不得要領又不懂拒絕,老是攬下一堆同事該做或做不好的事情,要嘛是個性上使命必達,深怕專案進度會延遲,所以總是用加班的方式追進度。這類型的工作者雖然認真負責,但可能做事方法沒有效率。當接下更多專案時,往往只會過勞。
2. 開會最常和同事吵架的人當上主管
會選擇正面衝突作為溝通手段的人,往往沒有耐心溝通,又想要事情趕快按照自己的意思前進。這種人當了主管後,當然是事更多、時間更少,如此一來,正面衝突的狀況只會愈演愈烈。在沒有人和與信任的基礎上,更多的衝突只會導致事情更沒辦法完成,甚至造成更多人員流失與異動。所以不只自己心累,其他共事的工作夥伴也很容易陣亡。
3. 有冒牌者症候群,卻被推出去打仗
有自卑心態的人要代表公司向媒體發言或與客戶談判時,只會加劇冒牌者症候群。這些未知情境不只讓他們容易自我懷疑,也會有更深刻的自我檢討,因此陣亡得快。
4. 天才型的超級業務被要求培訓新人
業務第一名的人,往往有許多天生的特質與性格是別人學不來的。所以他們培訓新人時,可能發現自己怎麼教新人,新人都沒辦法學得會,導致自身挫折感很重,新人也很容易因壓力大而想放棄。
以上 4 種傑出人才容易陣亡的情境,雖然也有機會能翻轉,但不多,需要經過很多的自我覺察和努力,來改變自己的性格,真的沒那麼容易。你們還看過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