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2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電影拆成動畫再映!觀眾會買單?「再上映」背後的商業思考

整理.撰文 張玉琦
2021-10-26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0 年全台最賣座的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根據代理商木棉花公布的數字,上映 95 天在台票房突破 6 億元。同時也是日本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動畫電影,票房突破 400 億日圓。

去年風光下檔後,今年電影上架各大串流平台,然而,不少觀眾發現,除了《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10 月出現了一個7集的動畫版《無限列車篇》,兩者內容有何不同?

延伸閱讀:《鬼滅之刃》第二季遊郭篇要來了!解密鬼滅之刃動畫、漫畫成功關鍵

雖然對於死忠的粉絲來說是個好消息,但也有不少疑問「這不就是電影重播一次嗎?」「之前不是才上映過嗎?」也有人認為「人氣這麼高的動畫本來就會一再重播」。從電影重製為動畫,觀眾買單嗎?買下播映權的富士電視台,圖的又是什麼?

鬼滅之刃第二季遊郭篇音柱
鬼滅之刃《遊郭篇》將在 12 月 5 日率先在日本地區開播。

1. 站穩電視動畫位置,為《遊郭篇》暖身

這次動畫《無限列車篇》要站好電視動畫的位置,是要銜接之前的《竈門炭治郎 立志篇》以及預計 12 月(台灣預計 1 月)的「遊郭篇」動畫。

劇場版約 117 分鐘,剪成動畫每集大約 20 幾分鐘。電視動畫要考慮的還有播映時間、開場和結尾、下回預告等,對於動畫迷來說都是收藏元素之一。目前在日本和台灣已經放映到第 3 集,除了第 1 集是全新製作的內容外,第 2 集和劇場版幾乎完全相同,根據製作團隊表示,第 2~7 集會放入大約 70 個全新影像和背景音樂,以及下一篇的預告和新主題曲的 MV。

對於製作和發行單位來說,可以把《無限列車篇》視為《遊郭篇》的暖身期,建立觀眾的收看習慣。

延伸閱讀:《鬼滅之刃》爆紅,竟與令和元年、疫情爆發有關?歷史上的《鬼滅》

2. 製作方、電視台、贊助商三贏

這次電視動畫,在日本是由富士電視台拿到播映權、玩具公司萬代、日本索尼旗下動畫公司 Aniplex、電信公司 au、日本石油公司 ENEOS 都是節目的贊助商。

事實上,《鬼滅之刃》已經是一個強大的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代表了無數企業的數量龐大的關聯商品,所以對電視公司來說,且不論重新播映的形式和收視觀眾,首先就可以重新滿足贊助商的需求。

而對《鬼滅之刃》劇場版的製作公司 Aniplex、集英社和 ufotable,還是富士電視台來說,都是絕佳的商業嘗試。如果《鬼滅之刃》的模式成功,也許以後其他的動畫電影也可以比照辦理。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電視動畫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就像是為《遊郭篇》暖身,建立觀眾的收看習慣。

3. 不追求獨家,而是內容觸及人數最大化

從日本播映方式,也可以看到電視台對「獨家」內容意識的變化。以往電視台偏好獨家的內容,藉此和其他頻道差異化,就像是用鉅額授權金搶占運動賽事的轉播權一樣,但因為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廣告收入減少,所以電視台也不容易進行大型投資。像是世界盃足球亞洲預賽的日本賽事就是由體育 OTT 平台 DAZN 播出,朝日電視台只播日本主場的比賽,顯示出需要廣告收入的電視台模式迎來過渡期。

就算不考慮資金面,電視作為「最多人舒適觀看的娛樂方式」的霸主地位搖搖欲墜,接下來必須考慮依據使用者的生活習慣,找到電視和其他媒體共存的觀影方式。從這個前提去討論,電視台不再有追求獨家的必要,以《無限列車篇》來說,富士電視台上映後 45 分鐘,Amazon Prime、網路電視台 ABEMA 等媒體也能播映,再晚一周則是到地方的小型電視台。

從台灣劇場版和動畫版也在超過一個平台上架的情況來看,木棉花的代理策略也是相近的。之前木棉花接受本刊採訪時也表示,木棉花積極接觸各種 OTT 平台,因為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客群,也因此木棉花寧可降低點播分潤,盡量不要讓 OTT 平台獨家播出。

延伸閱讀:《鬼滅》《進擊的巨人》在台幕後推手!代理動畫卻免費放送,木棉花在想什麼?

4. 利用「再上映、再利用」找到變現模式

電視台仰賴的廣告收入下滑,現在需要尋求新的變現方式,愈有人氣的作品,愈能再上映、再利用。實際上,電視台也要摸索如何從舊內容中找到新的收入來源。比方說,9月底富士電視台 做了一個「ドリフ大挑戦」特別節目,從經典的短劇節目選出精華片段,並由喜歡這個節目的藝人們挑戰演出。雖然有一些粉絲抗議,但多為好評。

根據 VideoResearch 的數據,《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在 9 月底首映的關東地區收視率超過 20%。富士電視台在播放劇場版 15 天之後,就開播電視動畫版,可以看出來這不是製作方的決策,而是富士電視台判斷,只要是好的內容「立刻重播也沒有問題」。

如今,「彼此都熟知的內容,不厭其煩地一再討論」是網路時代的風潮。「再上映、再利用」的推波助瀾下,今後不管是電影、動畫、運動、紀錄片等等,都可以利用這種商業形式。就算《無限列車篇》的電視動畫收看率下滑,因為後面還有其他上映與重播方式,整體來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短期內還能炒熱氣氛到 12 月,迎接下一季新動畫。

資料來源/東洋經濟富士電視台Yahoo! JAPAN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3

《鬼滅》《進擊的巨人》在台幕後推手!代理動畫卻免費放送,木棉花在想什麼?

採訪·撰文 劉燿瑜
2021-02-25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繼去年在台票房突破 6 億、改寫台灣動畫影史紀錄的《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1 月另一部日本動畫《天竺鼠車車》再度掀起熱潮。該部劇情設定在所有汽車都變成天竺鼠的世界,全片以羊毛氈製成可愛逐格動畫,意外合乎大人胃口,「小孩子才看鬼滅,大人都看天竺鼠車車。」一度成為時下流行金句。

天竺鼠車車角色PUI PUI
短番《天竺鼠車車》的爆紅,身為代理商的木棉花同樣感到驚喜。
Muse木棉花 提供

《天竺鼠車車》目前 4 集在 YouTube 上架 3 周,總瀏覽次數破 1300 萬,第 4 集在周二早上七點半上線,還創下一小時內破 10 萬人次瀏覽、8000 人同時在線觀看的紀錄。同為《鬼滅之刃》、《進擊的巨人》與《天竺鼠車車》的動畫代理商木棉花行銷經理王儀娜說道,「大家都在問我們怎麼挑的?怎麼會預料它會爆紅?只能說我們辛苦拉拔 100 個小孩,總有一兩個會成材。」

延伸閱讀:《鬼滅之刃》票房破 4 億!鬼滅之刃為何爆紅?深度解析劇情、人物成功關鍵

木棉花為國內動畫代理龍頭之一,1992 年創立,每年至少採購 60、70 部代理作品,推估至少投入數千萬在購片上。王儀娜表示,公司內部的評選團隊會依照故事題材、聲優卡司及預告釋出的討論熱度等指標,每季至少挑選 10 部新作代理,且類型力求均勻,例如題材熱血的、科幻的或易受女性青睞的作品都要有。「像大家常說的八二法則,我們面面兼顧的選片原則,總會偶有兩部作品爆紅,好養活其他有忠實粉絲的小眾作品。」王儀娜說道。

《天竺鼠車車》一類短番當道,YT 頻道經營不到兩年破百萬訂閱

不過,木棉花近 2 年持續增加像《天竺鼠車車》這類短番(又稱泡麵番,指片長在 5 分鐘內、吃完泡麵就能看完的動漫)的代理。王儀娜指出,以前看到好的短番、想多代理,但電視台其實不太買,反倒現在片長短、碎片化的影音,到了網路特別容易被轉傳,增加爆紅機率。

木棉花自 2019 年開始於自家 YouTube 頻道放上完整正版動畫後,代理短番的數量翻倍成長,目前頻道上的短番有小孩看的《水豚君》、動漫迷愛的《異世界四重奏》,還有偏成人口味的《大人的防具店》,種類俱全。且不到兩年的經營時間,主頻道「Muse木棉花-TW」訂閱數已破百萬,而針對東南亞市場的海外頻道「Muse Asia」頻道總觀看次數則突破4億。

除了短番,頻道上也有許多人氣作品,像《一拳超人》、《進擊的巨人》等。外界好奇,木棉花把版權動畫放上免費平台,真的賺錢嗎?以 YouTube 為例,「我們還要為 YouTube 再做好幾版不同規格、語言的字幕,製作部為此,近兩年編制從 4 人到 8 人,再到現在 10 幾人才夠處理。」王儀娜指出,只憑 YouTube 的廣告分潤其實根本杯水車薪,幾乎沒有賺到錢。

進撃の巨人
《進擊的巨人》The Final Season 也是木棉花的代理作品。

對抗盜版亂象:開放動畫免費觀看,是轉機,也是賭注

既然不賺錢為何還要做?其實,木棉花首次將作品授權到免費平台,是 2016 年受到網路論壇巴哈姆特成立旗下動畫平台「動畫瘋」(收看模式分為免費及付費無廣告兩種)啟發。王儀娜指出,當時動漫產業早因盜版猖獗,而遇到光靠動畫經銷難以回收購片成本的困境,內部一直有獲利模式必須轉換的念頭。

在動畫經銷收入趨緩的狀況下,木棉花認為,應把作品當作火車頭,重點在帶動後面周邊商品開發、授權聯名等營業項目,才是動漫產業的出路。當時業界只有木棉花率先支持動畫瘋,「因為我們老闆覺得,既然有人也注意到盜版問題,那就聯手用正版應戰。」不過王儀娜也指出,當初下這個決定,內部其實很掙扎。一旦將動畫做成免費就沒有回頭路,消費者不會為曾經免費的東西付錢。如果後面其他業務沒有展開來,就是死路一條。

天竺鼠車車角色PUI PUI
Muse木棉花 提供

少收分潤金,也要讓作品上架更多平台、擴大打擊面

為了讓火車頭能順利打開市場、觸及更多原本少看動漫的群眾,木棉花近 3 年來積極接觸各種 OTT 平台。王儀娜指出,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客群,像動畫瘋能網羅至少 8 成動漫迷,中華電信的 MOD、bbTV 等則能多吃到家庭客的市場,也因此木棉花寧可降低自己的點播分潤,盡量不要讓 OTT 平台獨家播出。

一個作品在 A 平台不紅,到 B 平台可能爆紅,紅的作品也可能更紅。以《鬼滅之刃》電視動畫版為例,在 2019 年與日本同步上架動畫瘋,當時全套動畫創下累積觀看次數破 2000 萬的佳績,後來連 Netflix 都注意到,主動向木棉花談《鬼滅之刃》的授權。

鬼滅之刃_.jpg
《鬼滅之刃》上架動畫瘋後,觀看數相當可觀,引起 Netflix 注意,主動向木棉花談授權。
圖片提供/Netflix

有愈多平台能監測市場水溫,木棉花也能更快知道哪款作品有做為火車頭的擔當。王儀娜指出,為了讓開發周邊的計畫保持彈性,組織內部不再是 A 組負責 A 動畫、B 組負責 B 動畫,而是以專業分工。一組想開發品項、一組負責給日方送審、一組想視覺設計,設計組還會多組交叉比較,看哪個商品賣相較好。「這就像同時養好幾十個小孩,你要很敏銳注意到哪個小孩可能會成材,趕快送他去學小提琴、空手道。」王儀娜比喻。

累積日方合作經驗,加速商品開發周期

然而,即使內部團隊再怎麼敏捷,木棉花在商模轉型的另一大挑戰,是與日方溝通。王儀娜指出,日本動漫產業因為有悠久穩定的發展歷史,版權觀念根深蒂固,一開始很難接受動畫要被放在免費平台。

「我們只能溝通再溝通,用觀看次數、收視群眾輪廓來說服日方,」王儀娜指出,「到現在 YouTube 頻道經營快兩年,還是有日方質疑這樣的做法,只讓代理作品上架部份 OTT 平台。」

王儀娜_木棉花國際-行銷部經理_2021-01-27_賀大新攝影_2978_Lr.jpg
現在動畫爆紅速度快,木棉畫推出周邊的推出速度也要跟上觀眾需求,圖為《鬼滅之刃》周邊產品。
賀大新 攝影

現在動畫爆紅速度快,不可能等上好幾個月才有周邊,有時兩周粉絲就等不及。但開發周邊的眉角多,不管大小商品、陳設方式都要送審。王儀娜分享,過去曾有已經給日方監修過的裝飾人偶,想說只是換個地方擺設,不用再送審,但沒想到馬上被日方抓到,為此木棉花高層還專程飛去日本道歉。

「加速的唯一方法是靠經驗。」王儀娜指出,像是把動漫素材原封不動放上商品,做最小幅度修改,最容易快速通過日方審查,而且通常不能只做主角,配角也要一起做出來送審。雖然有時配角會滯銷,像木棉花很久以前做過《航海王》的滑鼠墊,現在騙人布(劇中某配角)的滑鼠墊還躺在倉庫,但首要任務,還是趕緊把第一波周邊生出來。

曾被廠商「已讀不回」,如今食品、手搖杯都找上門合作

據了解,目前木棉花自行開發的周邊商品,營業額年增率約為個位數,而授權給其他廠商開發的商品,營業額則平均以每年 2 位數比率成長。

王儀娜指出,用動畫火車頭帶動周邊的策略奏效,最有感的就是以前想幫代理作品出手機殼,詢問廠商常被已讀不回,現在當紅動畫則是廠商搶著詢問。除此之外,異業合作與聯名機會也愈來愈多元。以前木棉花多專攻資料夾等文具類商品,食品類因有保存問題不敢著手。

以《鬼滅》為例,市面上的授權產品,不僅與廠商合作推出的爆米花,還有手搖杯店聯名,另外首次與 7-11 icash 合作的聯名愛金卡,共 7 款、總數約 7 萬張,也在上架後全數售完。

繼續閱讀 行銷 創新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1

《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城篇》登上全台年度票房冠軍!解密動畫、漫畫走紅關鍵

張玉琦、王宥筑
2025-08-26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8 月 8 日在台灣上映,動畫代理商 Muse 木棉花日前表示,台灣票房已突破 5.56 億元,上映 17 日累積破 180 萬人觀看,登上 2025 年台灣電影票房冠軍。

延伸閱讀:《鬼滅之刃》爆紅,竟與令和元年、疫情爆發有關?歷史上的《鬼滅》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
《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上映 17 日即登上 2025 年全台票房冠軍。

《鬼滅之刃》這部作品為何走紅?成功背後有哪些關鍵要素?《經理人》帶你解密:

《鬼滅之刃》從動畫開始走紅,風靡台日

《鬼滅之刃》漫畫原作從 2016 開始連載,是新人作家吾峠呼世晴在《週刊少年 Jump》上的第一部作品。2019 年 4 月動畫版開播後人氣飛升,同年 9 月動畫版完結後,一年內的漫畫銷量增加 8 倍以上,累計賣出超過 1 億本,超越《航海王》成為日本漫畫史上銷售最快的作品,10 月 2 日才發行的第 22 卷,光是初版就賣了 370 萬本。

《鬼滅之刃》動畫拉抬了漫畫原作的人氣,但動畫版推出後並非一夕之間爆紅。而是隨著觀看人數增加,帶動官方推特的追蹤數成長,使得《鬼滅之刃》粉絲數愈滾愈大。許多因為動畫而認識《鬼滅之刃》的人,因為被劇情吸引而開始去追漫畫連載、進而購買單行本。

《鬼滅之刃》
《鬼滅之刃》漫畫原作從 2016 開始連載,是新人作家吾峠呼世晴在《週刊少年 Jump》上的第一部作品。

《鬼滅之刃》的動畫版好看在哪?為什麼能造成熱潮?

《鬼滅之刃》動畫成功要素:明(王道)與暗(打鬥)場面平衡

動畫精美、加上量身打造的主題曲《紅蓮華》之外,負責《鬼滅之刃》的動畫公司 ufotable 過去的作品就頗受好評,在鬼滅中「明與暗」的描寫都下足功夫。

「明」是指少年漫畫所注重的那些正面的、饒富趣味的部分;而「暗」是暗夜中驚險刺激的打鬥場面,不管是呼吸型的展現或血鬼術的威力都下足功夫,明與暗之間的平衡使得作品在高低潮之間流動順暢。

鬼滅之刃
《鬼滅之刃》動畫拉抬了漫畫原作的人氣。

《鬼滅之刃》動畫製作人:王道 + 新銳,帶來巨大成功

剖開《鬼滅之刃》的故事和角色設定:善良、努力的主角,在逆境中與夥伴一同奮鬥的成長故事 ── 基本上不出「王道」漫畫的架構,但為何這樣的設定卻能在動漫迷之間掀起一波全新熱潮?

《鬼滅之刃》動畫製作人高橋祐馬指出,這部作品之所以能獲得眾多迴響,是融合「王道」與「新銳」元素的結果。新銳之處在於,雖然故事中的主角屬於「殺鬼」的一方,但敵方的鬼原本也是人類、並保有部分人性,連男主角的妹妹都是鬼,因此在《鬼滅之刃》的世界中沒有全然的正邪二元對立,這個特質使《鬼滅之刃》帶有寓言色彩,而不是一個單純勸善懲惡的老掉牙故事。

延伸閱讀:《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電影拆成動畫再映!觀眾會買單?「再上映」背後的商業思考
鬼滅之刃

------- 以下有微雷的防雷分隔線 -------

《鬼滅之刃》非二元對立的人物設定:炭治郎 VS. 禰豆子

《鬼滅之刃》
《鬼滅之刃》動畫劇照。
鬼滅の刃公式 Twitter

《鬼滅之刃》故事背景設定在大正時期,以會吃人的鬼與人類並存的世界為舞台,在故事一開頭,主人公竈門炭治郎一家人便慘遭鬼王滅門,而唯一倖存的妹妹禰豆子也變成鬼。為了尋找讓禰豆子恢復原狀的方法,兄妹倆踏上了旅行,故事主要描述炭治郎加入鬼殺隊,一路上與鬼對抗所面臨的種種修練與考驗。從男主角和妹妹的關係就可以看出角色設定刻意模糊善惡:哥哥是鬼殺隊的,妹妹是鬼,但也是哥哥要保護的對象。

《鬼滅之刃》
在《鬼滅之刃》的世界中沒有全然的正邪二元對立,這個特質使《鬼滅之刃》帶有寓言色彩,而不是一個單純勸善懲惡的老掉牙故事。
©吾峠呼世晴/集英社・アニプレックス・ufotable

其他角色也有人和鬼之間的糾葛,好比主角炭治郎進入鬼殺隊之前所對戰的「手鬼」,過去還是人類時,每當夜幕低垂會因為害怕而牽起哥哥的手,變成鬼以後,雖然吃掉自己的哥哥,但也因為懷著「想再次牽起哥哥的手」的強烈思念,而化作一隻全身佈滿「手」的鬼。這段人類時期的溫馨記憶,也在手鬼臨終之際被喚醒。

每一次,炭治郎打敗敵人時,臉上出現的不是勝利而是慈悲的表情;鬼被消滅的時候,不是戰敗而是解脫的表情,回想起身為人的記憶,也找回人的尊嚴。

《鬼滅之刃》漫畫的成功要素:CDE 模式

日本漫畫編輯光能寶志長期觀察《鬼滅之刃》的漫畫呈現,梳理出一套「CDE」的成功模式,分別為「Cut」、「Drip」、「Emotion」的簡稱,他認為 CDE 不僅僅在漫畫上奏效,也能應用於其他商業類型。

延伸閱讀:銷量超越海賊王!鬼滅之刃有多紅?從單集成本近千萬,解析日本、歐美影視的共同困境

1. Cut 刪減篇幅

《鬼滅之刃》作者非常省頁數,習慣把可以畫成一話的劇情濃縮在一個跨頁。相較於許多漫畫家會為了讓人氣作品繼續連載,不敢在單個話次丟出太多劇情,《鬼滅之刃》這種果斷、俐落的操作,不只加速劇情演進,還使得讀者更移不開目光。

舉例來說,漫畫的大反派鬼舞辻無慘,作者讓他在動畫第 7 集就登場。就升級打怪的少年漫畫來說,很少有一開始大魔王就出場的劇情。到了故事的中後段,領導鬼殺隊的當家產屋敷耀哉,和反派鬼舞辻無慘見面的場景(漫畫 138-139 話),作者讓產屋敷在短短數頁內「完結」,把故事帶向高潮。

鬼滅之刃遊

2. Drip 抽出重點

經過刪剪篇幅之後,還要讓讀者閱讀順暢的話就需要第二個要素「抽出重點」,因此 Drip 與 Cut 必須相輔相成。通常在《鬼滅之刃》的漫畫中,一句話就能講完一個跨頁的重點,而且每個跨頁都有一個明確的劇情高潮。再說183話,「城開始崩毀,鬼殺隊陷入恐慌」的場景,作者只花了一個跨頁就交代完。

3. Emotion 訴諸情感

《鬼滅之刃》作者是出了名的「發便當」又快又狠,但在重要角色臨終前的大場面,一定會悉心刻畫該角色的回憶片段,並且經常以第一人稱的自言自語呈現,帶領讀者走進角色的內心深處,說明這個角色是為了什麼而戰?

鬼滅之刃
許多因為動畫而認識《鬼滅之刃》的人,因為被劇情吸引而開始去追漫畫連載、進而購買單行本。

在每一次的戰鬥中,作者用最精簡的篇幅介紹鬼殺隊最強成員「柱」的背景(打個比方,如果是《航海王》的話,每個人都要畫上一集單行本),賦予柱「強者」以外的景深。塑造鬼的手法也十分突出,為了點出鬼也是人的弱點和脆弱之處,反派 12 鬼月的故事設定完全不輸給柱,讓不少讀者可以為了鬼落淚。

在 CDE 策略下,《鬼滅之刃》兼具速度感與情感,在明快的敘事節奏下,講述對生命的關懷、善惡拉扯的兩難,在王道故事的架構下淬鍊出醍醐味。

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

參考資料/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