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yes123 求職網最新調查,有加薪計畫的資方高達 92.2%,創下 8 年以來新高,預計 2025 年調薪總幅度平均為 5.3%。
日本市場需求旺盛,只是人手不足,既然本國人不願投入,業者轉而向外國人招手。九州福岡市的「東榮計程車」就大幅雇用應屆畢業留學生,據統計,46 位司機裡,
Google執行長皮蔡周三表示,過去幾年的變革中最重要的是減少了10%管理職。皮蔡也同時宣布,在Google工作的 5 大守則。
2025 年即將結束,上班族最期待的便是年終獎金。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如果年終獎金發放不理想,高達 66.8% 的受訪者「會萌生辭意」!
Z世代年輕人超愛做副業。近期有調查指出,逾6成年輕人已經或打算創立自己的副業,這可能成企業或人資的警訊?
隨著 2025 年全球就業市場逐漸回溫,「報復性離職」(Revenge Quitting)將成為新一波職場趨勢,部分員工選擇以辭職對雇主「表達抗議」。
40 歲想在退休前奮力一搏,但這個時代可能不需要中階主管了?外媒指出,所謂「X 世代專業人士的詛咒」不是因為年齡歧視,而是沒有足夠主管職缺。
想像一下,麥當勞在里長辦公室宣傳職缺和體驗活動?這是麥當勞多元人力政策的一部分。台灣麥當勞人力資本事業群副總裁藍郁琇說:「其實里長比我們更了解社區適合的人選,知道誰會感興趣。」善用社區資源,與里長辦公室合作,能有效觸及中高齡求職者。
截至 2024 年 10 月,美國有超過 1800 位執行長離職,與 2023 年相比暴增 19%。科技、醫療保健、娛樂和休閒產業成執行長離職重災區。
證交所公布 2023 非主管員工薪資數據,半導體業以 174.5 萬元成為「年度平均薪資最佳產業」,成為所有產業之冠。
1111 人力銀行最新調查發現,2024 年的畢業生中,已有 5 成新鮮人換過工作,甚至有高達 34%的受訪者已換了第 3 份工作。為什麼?
科技業裁員潮退燒!而政府部門、公用事業、能源等行業的裁員成長幅度則相對驚人。政府部門裁員了 3.8 萬人,與 2023 年同期相比高達約 2030%。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公布 113 年 10 月違反《勞動基準法》裁罰結果,共 137 家企業遭罰,總罰金達 988 萬。台灣保全以 80 萬罰款居首。
東京都府計畫 2025 年 4 月起實施「周休三日」政策,讓政府職員每周能選擇一天休假,目標是提升工作與育兒平衡,建立性別平等與家庭友好的工作環境。
104 人力銀行 2024 年第三季數據指出,台灣4成企業歡迎外籍人才,每月釋出 26.5 萬個工作機會,勞動部也放寬僑外生就業限制來應對缺工問題:
蘋果捲入多起訴訟,在最新訴訟案中,蘋果被指控非法監視員工個人設備,同時禁止員工討論薪資和工作條件。
史丹佛研究團隊近日發表《軟體工程師工作生產力》的報告,發現約 9.5% 的軟體工程師幾乎沒有任何實際貢獻,卻仍然領取全薪。
「白領衰退」趨勢席捲美國。坐擁高薪的白領階級變得供過於求,反倒藍領、技術工人的飯碗更有保障,而科技人才更成為重災區。
《張忠謀自傳》下冊內容提及 2009 年,張忠謀返任台積電 CEO 後,召回「被離職」員工、整頓「派遣人力」的方式。張忠謀認為:做對的事,常有好報。
美國汽車巨頭福特 20 日宣布,計畫在 2027 年年底裁員歐洲員工 4000 人,約占福特歐洲總員工數14%。
根據 Slack 的最新《Workforce Index》報告,高達 99% 的企業領導人計畫投入 AI,但在員工間卻明顯降溫。
外媒報導,近期韓國三星改革企業,以突破困境,決定將半導體研究所人員調往各業務部門,但可能導致這些研究員績效獎金大幅減少,引發流失人才的擔憂。
勞動部推動「55Plus 壯世代就業促進措施」協助壯世代重返職場,退休族重返職場最高可領 6 萬!誰能領補助?如何申請?懶人包一次看:
超微(AMD)在數位匿名網友於線上論壇爆料後確認,該公司決定裁減 4% 員工,以便將資源投入「成長力最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