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前的儀式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心理安慰,也是為了幫助我們維持水準,甚至做得更好。
你快樂嗎?3 個小技巧,給你正能量面對工作、生活的壓力。
《腦筋急轉彎2》上映不到2周就登上全球票房冠軍,故事聚焦在主角萊莉青春期的變化,並新增5種情緒角色。
身陷長期內耗難題,你需要的不是「想開一點」!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會這樣做:
我們如何讓自己擺脫充滿負面自我對話、焦慮、羞愧和適應不良行為的向下螺旋——我們試圖讓內在判官安靜下來而進入的狀況?一個強大的方法是練習「自我同理」。
善待你的焦慮,但千萬別聽它說的話!杞人憂天不只關係到非理性恐懼,告訴自己某項工作太巨大、太可怕了,根本不可能完成,足以迅速削弱我們的表現。
齋藤孝在《高敏感天賦的鈍感練習》提到,我們應該練習轉換心態,把對失敗敏感的各種情緒鈍化,做為讓自己成長的養分,從中搾取價值。
104人力銀行調查,2023 年外部環境不穩定,反而讓負責公司決策的高階主管壓力指數爆表,出現壓力指數高於基層和中階主管的結果。
那些在承平時期技巧高超的飛行員,卻時常在對戰最激烈的時刻,犯下簡單的心智錯誤而墜機,這常常是因為,他們還沒學過如何管理情緒。
在一場重要會議演講到一半,投影設備突然出問題。儘管事前再三囑附工作人員,卻還是有狀況,你會有什麼反應?
過度反應、過多的情緒,是一個邀請函,幫助我們看見埋在底層的心裡狀態。找到過往創傷後,就能理解過度反應的不是突然發生的事件,而是因為傷口再次被觸碰。
每個人生來都有一個乘載壓力的水杯,只要水滿了,就容易出現狀況,有些人的水杯比較滿,遇到無法承受的壓力,情緒就會爆發;有些人比較空,能夠容納較多壓力。
努力抗拒誘惑是一種白費力氣的努力。如果想達成某個目標,最重要的並不是戰勝誘惑,而是要盡可能減少接觸誘惑物的次數。
中華隊在杭州亞運截至目前共摘下18金、20銀、28銅。以下精選台灣體育選手的名言金句,陪伴你一起奮鬥:
羽球一哥周天成在杭州亞運的羽球個人項目 16 強賽中以直落二晉級 8 強。周天成在賽場上遭遇逆境後如何培養恢復能力,不斷突破自己?
一個人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衝動所造成的後果,可能事後花再多精力都無法收拾。面對職場上的壓力與挫折、同事間的紛紛擾擾,可用三個練習找回內心的平靜。
職業倦怠一直是工作者在漫長職涯可能會遇見的問題之一,成因可能來自工作量、價值觀、追求薪酬獎等因素的工作壓力,一張表速檢視職業倦怠。
依據2023年蓋洛普的《全球職場現況》報告,2021年與2022年全球員工感到壓力的比例都是44%,為歷年新高,什麼狀況可以稱得上是壓力?
場上口角難免,但要如何不被一時的情緒影響進而導致錯誤決策,在情緒來臨的當下如何先一步預防後果?小心落入了「經驗」帶來的迷思!
長期感受到倦怠的員工,在未來半年內的離職率更比他人高出 6 倍!主管如何避免部屬陷入倦怠,避開 5 大地雷;麥肯錫建議在 8 個面向做出努力。
說得往往比做得容易,人天生有惰性,「知易行難」的怪圈該怎麼打破?一個反向思考告訴你,想成功,先別逼迫自己採取行動,你才會堅持更久!
你覺得自己壓力大嗎?面對未知的事物、繁重的工作、不確定的工作或環境,你會如何處理?日本人氣心理諮商師伊藤惠美在《The21》分享減緩壓力的方法。
明明只是小事,你卻壓力山大、情緒激動?其實這很正常,你的反應不是小題大作,而是過去受的傷在作祟。臨床心理師提出 2 點思考,幫助你初步挖掘情緒根源。
我們會有悲觀的想法,抗拒享受快樂,其實是很自然的心理現象。心理師建議,當你為悲觀所擾,試試這 4 個作法,打破潛意識中的焦慮自我,讓身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