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升上中階主管,卻又是面臨全新挑戰的開始。對上要完成公司對管理職的要求,對下則要協調下屬的種種問題,對平行階級的主管們,甚至還有部門間的政治角力正在蔓延開來......
你是為了什麼而努力生活?為了名利,還是權力?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反覆琢磨這個議題,得出了自己的答案,「為了得到幸福。」
有一天,你靜靜地坐下來,開始回想過去20年發生的點點滴滴,可能會發現:有段時期人緣很好,認識許多新朋友;有段時間學習很有效率,5年就通過了日文一級檢定;還有幾年情緒不太穩定,幾乎一年換一個工作……。
專精於把原本70分的東西做到80分,她一個小女生負責歐亞30國紙漿業務,克服跨文化溝通的鴻溝,讓自己的年薪翻好幾番,她鼓勵年輕人,出國工作並不難,要讓自己有勇氣跨出第一步。
如果明天就離開人世,今天你想做什麼?問自己這個問題,找到工作以外的人生目標,然後努力前進吧!
早陣子和相識十多年的朋友聊電話,談到我們都相識的一些人,儘管大家起步相近,畢業5、6年後,各人的際遇已有明顯分野,也漸漸拉開距離了。兩個背景,能力相近的人,為何跑了幾年後的收入和職級會有這麼大的分別?
小紅從台南到台北來圓記者夢,公司給她的薪水是兩萬八,但扣掉日常生活開銷,這樣的薪水根本存不到錢。上班兩個月後,她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過去大家以為,只要夠勤奮、頭腦好又懂得帶人,假以時日就能坐上領導者的位置。商務社交網站 LinkedIn 分析了逾 45 萬名會員在近 20 年的職涯發展,其中有 14%(約 6 萬人)成為公司合夥人、副總裁、高階主管,研究發現,這些最終得以晉升的人走過的職涯道路有以下 3 個共通點
離開職場後,有人希望我總結一下二十多年職場心得,對眾多還在「江湖」中打拼的兄弟姐妹提出一些建議。以下是我的嘗試:
走進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上的辦公室,等待專訪時,只見總經理曾崇凱說著英文,將韓國廠商送至門口。馬不停蹄的他,每天的行程都切割成一小時一小時的節奏,可是笑容總是掛在臉上,作風親民,採訪後還自己拿著零錢去買投幣式飲料。
有時候你覺得遇到一件很不好的事,你必須去承受這樣教人難堪的變局,但沒想到事過境遷後再回首,發現這個變局所導致的結果比原來的還要好。
知名運動品牌PUMA台灣兼香港兩地區總經理於保羅,他總是選較難的路走。選擇的當下,讓他看起來像個傻瓜。然而,這當中蘊藏的職涯考量智慧,卻具有耐人尋味的啟發。
邁向40歲的人生,不知不覺堆積了好多東西。無論「好」或「壞」,都沈澱在你的身心,讓你感覺愈來愈沈重。整理人生的方法和整理房間一樣,都是區分出「要」和「不要」的東西
《Associé》訪問了多位日本高階經理人,談他們認為20、30歲該做的事,和40、50歲該做的事有哪些。你打了幾個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