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國中三年級的時候,我們父子聊著聊著,聊到未來的人生夢想與職業規畫。他總是依照興趣篩選想做的職業,卻不一定正確。
每次一進書店,絕對不會空手而歸的人,應該都會有「家裡書太多」的困擾。《想要買馬車》作者鹿島茂也是,他甚至有「書塔」疊太高,抽書時一不小心被書砸到頭,縫了好幾針的經驗。
商家和健身教練不斷地告訴我們,充足的睡眠是幸福生活的標配,但似乎教你如何睡覺的教程愈來愈多,幫你入睡的產品愈來愈豐富,你的睡眠卻愈來愈少。對許多人而言,「保持每天 8 小時睡眠」彷彿睡眠產業編制出來的一場白日夢。
科技的進化,也自然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模式,其中以管理者與領導者在工作職責上的改變幅度會特別大。可預期的是,許多我們原本從事的工作,都將會被機器所取代。
你在這個崗位上奮鬥已久,每個案子都全力以赴,並且主動接下任何主管交辦的難事差事,所有人包括老闆對你的評價都很好,你心想著,老闆眼睛是雪亮的,應該準備幫我加薪或提拔了,但,一切就如風過水無痕,什麼都沒發生。接下來,你會怎麼做?
登機後,看到隔壁坐了「外國人」,猶豫良久,好不容易問了一句「 Where are you from ?(你來自哪裡?)」。對方也禮貌地回以「 Germany (德國)」,但卻因為聽不懂這個字,雖然有了契機,之後的飛行旅程仍舊沉默。
你是不是每到禮拜天晚上就特別煩躁,想吶喊:「啊!明天真不想上班!」又或是一到禮拜一,就罹患急性「星期一症候群」呢?這裡提供幾個把工作變享受的好點子,讓你從早到晚,從生理到心理,打造快樂的工作體質,每天期待上班!
「沒有沒有,案子會成功是因為大家很幫忙。」在職場上聽到這種自謙的話,被稱讚時,多少認為自己貢獻了一點力氣。不過,不少人卻真心惶恐地說出這句話,他們認為眼前的成就只是運氣使然,害怕會有天會被揭穿。
你每天早上花多久時間換裝?《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日本知名整理諮詢顧問近藤麻理惠表示,多數人的衣櫃都因為放了過多的衣服,反而無法發揮收納的功能。不只有些根本沒穿過,甚至重複買了多件幾乎一模一樣的衣服。
幾杯透明的液體裝在玻璃杯中,先搖晃杯身、聞一下味道再喝進口中,第一杯溫潤的口感中帶點苦味、第二杯的氣泡中可以嘗到明顯的鹹味,最後一杯則是淡淡的酸味,藏身在最後挑逗舌根的尾韻中。這些味道和口感不是來自任何一種飲料或酒類,而是我們最熟悉、也是平常不會用心品嘗的「水」。
街上民眾都用厚外套裹著身體時,百事集團大中華區客戶和銷售發展資深總監黃珮婷,穿著一件露肩的小禮服到採訪現場,衣服上還印滿各式各樣的報紙,她笑說,這是特別為受訪設計的款式。
容易形成高血壓體質的根本原因是「肺活量降低」與「血管老化」。年齡增長與缺乏運動,都會使肺活量降低,讓人體所需要的氧氣無法送達腦部與全身;此外,血管因老化變硬也會造成血液循環變差,使得心臟必須增加跳動次數,而導致血壓上升。
年輕時候當記者,白天上班時是記者的自由採訪時間,只有晚上要回報社寫稿、交稿。大多數的時間自己安排,白天你可以做自己的事,也可以去採訪。
多數人應該都認同,工作的一個意義是賺錢應付生活開銷,滿足需求、欲望。但你是否思考過,究竟擁有多少財富,才稱得上足夠?愈有錢,真的愈快樂嗎?
目標就像明星一樣,可以給我們人生指引。但是,想要到達目標,必須先確定該朝著哪個方向走。我們必須選擇一條可以通向它的道路。
一直以來,我經常收到投稿,題目基本上都是「一年從月薪三千元到年薪幾百萬」之類的文章。不管這人之前是幹嘛的,最後幾百萬都是發廣告宣傳賺出來的。我也經常發廣告,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標榜的能力,只是運氣。
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常常會心比天高,渴望有伯樂慧眼識英才,渴望擁有一個很高的起點,能讓自己充分發揮聰明才智。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付出同樣的辛苦,別人賺的卻比你多?甚至有人真能「躺著賺」,讓人很不服氣。關於這點,著名幽默作家周腓力講過一個故事。
每天在工作中,我都會發現我的團隊會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錯誤,雖然都是些小錯誤,也許也無關緊要,不傷大雅,可是這都會引起我極大的不滿,因為這是工作中很「低級」的錯誤,理論上這些錯誤只要夠細心,都應該可以避免,可是類似的錯誤都層出不窮。
朋友小 C 又開始跟我抱怨了,還是老問題,工作兩三年了,薪水還是一點點,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工作多、事情多,就是錢不多。
「早睡早起身體好」是我們很常聽到的一句話,但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對有些人來說,這對他們的身體可能一點也不好。
有多少老闆當初有算過公司的經營成本,算完了覺得會賺,所以才開公司了呢?大多數老闆都有算過。但也都算錯了。一位行銷顧問的老闆,從前自己工作時,除了上班外還可以接案,薪水有時每月達二十五萬,雖忙碌但收穫豐富也值。後來接案業務漸多,在多方思考與朋友建議之下,開了自己的公司,找了間辦公室,也從身邊朋友中找了三位做為第一批員工,開始了創業生活。
你是不是曾為了工作進度,熬了好幾個晚上的夜?這樣做看似提高了生產力,但其實你正在傷害自己的身體,累積一筆又一筆的「睡眠債」。
我認識一位千萬富翁,他在德國南部買了一座莊園,打算在那裡度過餘生。他不惜斥資修整這座莊園。其實稍微修一下就很好了,他竟然大費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