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餓想要美食外送、出遊訂票,或商品有問題,比起真人客服,客戶有更喜歡與「機器人」溝通的趨勢。機器人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有時還富有趣味性。
聲控商機像準備起飛的火箭。當手機業者、重量級科技公司、音樂串流業者都來搶地盤,能看出遠方風景變化、細微影響的人,才是最終贏家。
雙向的聊天機器人技術,透過貼心「對話」勾人買單,成為近年行銷人的熱門工具。除了同步蒐集數據,更能替顧客創造無縫接軌的體驗,這將是企業須準備好面對的將來。
最近 Adobe 發布一份表情符號報告,得出一些有趣結論。報告認為,表情符號能帶來歡樂,58% 受訪者表示,電子郵件主旨有 emoji ,他們更願意打開。
優秀的業務人員厲害之處,不僅在於他們能以贏的意志戰勝情緒起伏,另個關鍵是有跳脫舒適區的策略思考力。唯有跳脫思考限制,找到市場機會點及攻城掠地的策略,這就是頂尖業務人員必備的策略思考力。
行銷策略怎麼規畫、如何命中消費者需求?若你一開始定策略時想的都是如何提高聲量、讓更多人認識新產品?賽斯.高汀認為:那就問錯問題了。
要克服日漸複雜的購買決策關係,就必須在特定情境或產品當中,找出消費者背後的人際關係(家人、好友等),並鎖定關鍵動機及決策者。另外,找到了人際網絡之後,還要有效在兩個接點間傳遞資訊。
逸萱秀幾乎是眾所周知的洗髮潤髮長銷品牌,發售時間是 1976 年。它的強項在於長久以來累積了許多愛用者,但相對的如果沒有持續吸引新顧客,隨著銷售時間拉長,既有顧客的年齡老化,品牌也會逐漸凋零,這是長銷品牌必須面對的問題。
對消費者來說,現在是一個「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網紅」的年代;對品牌與廠商來說,如何在微網紅中榨出更多的流量與轉換率,是最重要的課題。
面對這群從小使用網路、社群媒體的消費者,單純強調產品功能、誘使消費者購買的行銷手法,對他們不再有效。除此之外,品牌過去累積的名聲、信譽,也不一定能勾起這個世代的興趣。
除了雙 11 和既有的節慶,電商促銷就玩不出新花樣了嗎?PChome 網路家庭找出了新的方式:辦演唱會。
人們不可能擺脫 8 大原力。因此,如果將與人類本能緊緊鑲嵌的 8 大原力,作為行銷話術的驅動力,便能操控顧客的潛意識,進而提高顧客對產品的購買欲。當然,前提是你的產品和服務本身是有價值的,且話術須符合道德規範,不以非產品事實的資訊,去欺騙消費者。
Instagram 按讚數不再是唯一衡量指標!Instagram 正擴大測試隱藏讚數功能,事實上,百事可樂、麥當勞等大廠牌都已不將讚數列為重要衡量指標,這項新制度將對網紅行銷帶來哪些變化?讚數被隱藏後,那些東西將更重要?
#Hashtag 怎麼下,才能幫助品牌、帳號曝光?這是有策略的!一張圖教你善用標籤幫助「自然觸及」增長!
華碩在印尼消費性電腦擁有 40% 以上的市占率,也因此造就了「華碩一條街」,整條街上擠滿華碩招牌的奇景,以及高市占率的幕後功臣:檢查貼紙的巡邏小組。
一顆來自台灣的鳳梨酥,象徵最質樸溫暖的人情味,微熱山丘歷經 10 年光陰,至今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持續發燒,是什麼樣的品牌魅力讓他們銷量與人氣常年持續不墜?
「在微醺大飯店中,所有事件都由選擇構成。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看到的故事。這裡有著長年流傳的三份酒譜,第一杯能讓你尋得入口,第二杯能讓你想起過去,第三杯能讓你回到當下……準備好接受我們的款待了嗎?」
1961 年創立的韓國三養食品,憑藉 2012 年 4 月開始推出的辣雞麵,創造出全新的鼎盛時期!在 7 月正式宣布,推出 7 年來,全球熱銷超過 1 兆韓元(約 287 億新台幣)!
社群媒體上所顯示的內容,通常有一定的演算法則。其中比較常交流的朋友貼文、企業貼文、有興趣的報導內容將優先出現在動態頁面裡。由此可知,我們所發出的貼文,並不一定都能夠出現在每個人的動態頁面上。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以行動裝置為支付媒介的行動支付 App,各家實體通路、支付業者業也爭相跟進推廣。甚至連主力會員為 40~60 歲中熟齡至熟齡的全聯,也推出自家 PX pay,業界吹起一波行動支付熱潮。
今年 4 月 1 日,小 S 無預警在《聯合報》刊登一則道歉啟事:「本人徐熙娣正式登報道歉,因為我做了對不起蔡依林的事情,但我希望能像從小到大一樣,把最好的東西都讓給我……」,造成外界一片譁然。
年產值超過 750 億的台灣咖啡市場已然是一片紅海,新進的業者不用說搶食大餅,連生存下來都有難度。然而就在 2018 年,全台灣最大咖啡原物料供應商、號稱「台灣咖啡王國」的源友企業,決定從中游供應端的角色,延伸到下游終端通路,推出了屬於自己的咖啡品牌 —— CAFE!N 硬咖啡。
故事不是大事紀,也不是單純的敘事,而是由衝突而起、逐漸變動擴大的一連串事件。真正的故事會讓你聽到全神貫注,如同印度 Ariel 廣告一樣,讓人想看到結局。
消費者特別鍾意「隱藏菜單」,其實,有時商家那些隱藏版餐點並沒多出奇,譬如漢堡店就替換掉某個漢堡裡的一兩樣食材,然後多加一些肉,讓它變成客製化的漢堡,可是只要把它稱作「隱藏版料理」或給它創一個有趣的名字,對消費者就有莫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