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一種內容最管用?」如果你從事內容行銷的新手,或者已經摸索一陣子了,這個問題大概都會在你心裡揮之不去。去年底,在數位行銷公司Econsultancy擔任總編輯的Graham Charlton也
過去行銷人員總是把行銷分成傳統、數位和社群,行銷人員像在打游擊,他們在不同平台上做各式各樣的行銷,但現在人們逐漸遠離電視和紙本。范納媒體創辦人蓋瑞 范納洽(Gary Vaynerchuk)一語道破:現
前陣子在一個社交場合,我被一位年輕創業者問到一個社群萬年老哏,這個問題,相信您一定也不陌生 –「**現在臉書把粉絲團的觸及率調得好低,所以為新創服務做粉絲團,還有意義嗎?**」 根據臉書2
看過臉書(Facebook)執行長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往自己頭上倒一桶冰水的影片了沒?
購買決策占據我們日常生活很大的比重。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判斷是否購買某種東西時,衡量的是該物品對自己的效用。可是仔細想一想,你買的東西都是真的有用嗎?或只是一時受到誘惑,買了一堆卻擱置一旁,用都沒用過?
也許這樣的對話你並不陌生。A公司行銷部人員向主管報告:「這個月下了20萬Facebook廣告之後,總共新增了1700個粉絲,3,500,000個曝光數,3,000個讚、500個分享、300則討論。」但
##我25歲,利用臉書免費行銷自己的路邊攤 「今天的手撕雞,有什麼菜阿?老闆娘」電話那端。「你上粉絲團自己看菜色啦!跟昨天差不多,今天比較特別的菜是海帶和荸薺,你想到要吃什麼的時候再打過來
你是否曾在Facebook上搜尋、購買或銷售物品?根據Facebook委託模範市場研究顧問進行的「Facebook台灣消費者線上行為調查」指出,有50%的Facebook台灣用戶曾經在Facebook
對行銷人員來說,公司的粉絲團除了張貼優惠訊息,還能有哪些功能? 什麼樣的內容在Facbook、Line這些社交媒體上發布最能吸引大家呢? 根據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4年「科技創新力」
週末去哪裡玩、吃了什麼好吃的、或小孩做了什麼搞笑行為,在有了社群媒體之後,我們總是好想立刻打卡或拍照上傳,恨不得分享給所有好朋友知道。為何社群媒體能如此深入我們的生活?因為它趨動了人們內在本能的欲望-
王瑀玟(環球唱片數位音樂事業處總監): 隨機應變,緊抓核心粉絲 採訪/陳怡如.吳韻萱 整理/吳韻萱 攝影/林衍億 以前播MV是從電視開始,現在網路也變成很重要的宣傳管道,電視是
編譯 / 江以寧 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很難,但如果你主動出擊,理想的工作更可能手到擒來。社群網站的興盛,無疑是為求職者打開另一條更便捷的求職路,好好善用社群網站,更能策略性求職!
「小確幸」是這幾年最被廠商使用到近乎浮濫的詞,或許你對這三個字早已嗤之以鼻,甚至連網路名人蔡阿嘎都出來大聲疾呼「大確幸不行嗎?」;但不能否認,標榜小確幸的商品還是能夠吸引絕大多數人的好奇心,從甜甜圈到
你已經很難聽到什麼新的第一手資料,是關於與蘋果傳奇人物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一同工作的情形了。 因此,這個機會很難得。最近前蘋果公司的全球行銷溝通副總裁艾莉森‧強森(All
數位行銷當道,企業該怎麼做才能讓員工快速跟上?日本廣告協會網路廣告研究會代表幹事本間充建議,讓行銷人員從原本的「文科腦」,轉換成懂得資料分析的「理科腦」,才能有效抓住機會。而從簡單的立即可行做法,到較
採訪.撰文 / 趙荻瑗 <span style="color: #0000ff;">2013年9月5日,第三代小米手機終於在北京現身,採用高通驍龍800 2.3GHz四核心晶片,號稱地表
整理/文及元 1999年,紐約和舊金山等地購物中心的Gap服飾店員工發現,對手A&F(Abercrombie & Fitch)竟然在店內播放震耳欲聾的電音舞曲。 原來,
你在亞馬遜網站(Amazon)買書時,是不是都只瀏覽星等較高的書籍?這種行為並不奇怪。根據尼爾森(Nielsen)2012年的調查,網站評分已經成為消費者最重視的購買資訊之一,**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
行銷人都知道,大打電視廣告,未必能吸引目標消費者的注意,而是要逆向思考,從洞悉消費者的行為模式著手,提供最符合他們需求的資訊,才能讓廣告效益最大化。 要做好這點,找出消費者購物決策的過程,並
這一生,我創辦了無數的新雜誌,每次創辦新雜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設定核心目標讀者群。一直到最近幾年,我才找到真正正確的工作方法。 早期我設定目標讀者群時,難免好大喜功,希望設定較寬廣的讀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在2013第2季總收入為18<wbr>.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3%,也是自2011年第3季起最<wbr>大的收入成長。其中,廣告業務的總收入表現亮眼,<wbr>與去
很多人認為,廣告的好壞取決於創意,但是聯廣傳播集團創意長張怡琪表示:「創意,只是解決行銷問題的末端手段。」發揮創意之前,更重要的是用心思與經驗,找出客戶的行銷課題,以及消費者真正關切的事情,發掘出真正
[youtube id=MsL09o-srb8]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David Pogue批判史上最糟糕的介面設計,並給予一些鼓舞人心的好設計案例,並說明暢銷商品的誕生,設計是重要的環節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儘管你介紹商品鉅細靡遺、口沫橫飛,<wbr>眼前的客人仍然不為所動。日經bp網站專欄作家臼井由妃認為,<wbr>說服顧客購買不是靠華麗的言詞,<wbr>而是主動提供讓顧客可以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