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頂級職業籃球大聯盟(T1 LEAGUE)副會長劉奕成,私底下熱愛談文學和運動,似乎從這些賽事、文學作品裡,看到更多的人生風景。
作者分享年輕時開的小玩笑,反而成為他跨入小眾市場、成就一番事業的契機,並分享給所有工作者 3 個找到小眾市場的小提醒。
如果你只看見沒達成的目標,而唉聲嘆氣,你可能已經落入「落差思維」之中,事實上其實你已經累積了不少的成就!下次唉聲嘆氣前,不妨先問自己這 5 個問題。
樂天 kobo 電子書營運本部長周立涵認為閱讀分成 2 種,一種是讓自己逃脫到另一個世界,一種是增加知識。有一本書在 20 幾歲的時候,給他很多啟發。
金融時報從 2022 年 600 本受歡迎的商管書籍精選年度 15 本佳作,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劇變將臨的全球政經局勢,也嘗試回答人類如何迎接未來挑戰。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 2022 年冬季推薦書單!從搖滾巨星的回憶錄到科幻小說、到元素周期表的誕生故事,涵蓋包羅萬象的範疇。年底前找一本來看吧:
遠東商銀數金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認為,領導者想要創新,不單純只是閱讀,最重要的是從閱讀中汲取知識、並建立實踐機制,把它深化在組織裡。
數次拯救瀕臨倒閉企業的「台灣生技教父」林榮錦,對歷史深感興趣,他認為朝代更迭與企業發展的競爭策略極其相似。哪本書對他影響最深?
社會學系背景的電通集團數位長邵懿文,如何看待閱讀?最推薦哪些跟數位轉型相關的書?又推薦中、高階主管讀哪些書?
在網路書店買書或習慣閱讀電子書的讀者,不像在實體書店挑書能快速翻閱重點內容來做決定。閱讀高手教你 5 步驟,透過排行榜、讀者評價精準選書,不怕白花錢!
許多閱讀法都強調大量閱讀,讀越多書越好的觀念為職場菁英帶來龐大壓力。其實只要掌握 3 個閱讀方法,就能提高閱讀商管書的投資報酬率,只讀一本書也很有價值
愛卡拉(iKala)共同創辦人程世嘉一直都有閱讀的習慣,並從中獲得啟發、反思自己的事業,一起來看看這位創業家的私房書單:
為什麼馬斯克、比爾蓋茲、賈伯斯這些成功人士能在百忙之中看這麼多書,還能成為領域中的專家?關鍵就在這個學校沒教的閱讀技巧!怎麼讀、怎麼挑書,一次告訴你。
編輯精選2022年上半年必讀書單!《經理人》依照經營管理、個人成長、職涯規畫、打破框架等類別,為您推薦幾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今年年6月,比爾蓋茲再次列出5本適合這個夏季閱讀的好書,內容涵蓋性別平等、政治兩極化、氣候變遷以及生活不可能永遠如年輕人想像般的殘酷現實。
就讀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的瓦基,一畢業便進入人人稱羨的台積電工作,已經當到小主管,卻決定在30多歲離開工作10年的台積電,過起自由工作者的生活。
專門談閱讀跟介紹書籍的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累積超過百萬收聽。這個的節目,背後沒有龐大的製作團隊,只是一個台積電主管:瓦基的業餘興趣。
「留白」和「不足」反而更適合讀書?怎麼讀書才能最有效理解? 3 步驟把資訊短缺變成激發創意的元素!
時間管理對唐心慧而言,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時間管理最大的魔鬼是自亂陣腳,沒有主軸,忙了一天也一事無成。」他靠待辦清單來管理任務排序:
展碁國際總經理林佳璋很常「批改」同事的作業,但改的不只是提案,還有讀書心得。他熱愛讀書,也把閱讀風氣帶到全公司,長期下來就會形成團隊的共同語言。
李明哲去年6月接任文策院院長,明明已處於半退休狀態,卻從私人企業投身公共服務,轉戰協助內容產業整合。閱讀帶給他的,相較於獲取新知,更多的是帶來啟發。
2018年井琪回台接任遠傳首席轉型長、2019年升任總經理,任務是找到傳統電信收入以外的成長曲線。3年來成績亮眼,2021年新經濟營收占比逾17%。
台灣女董學院院長陳敏慧說,現在的自己有一套333原則,生活重心和行程調配,更多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學習」是拍拍圈科技(PopChill)共同創辦人廖家欣認為最重要的特質。而閱讀,則是她快速汲取新觀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