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勝客、肯德基共同推出「PK隨饗券」電子券,提供3大特色:可一次買齊再分次取餐、全台門市跨店外帶外送、社群轉贈好友。
台灣咖啡市場又有新玩家!Flash Coffee大膽宣告一年要在台灣開50間店,如何用「Grab-and-Go」模式搶市?
牛肉麵已成為台灣美食的代表之一,許多星級飯店都有獨門私房牛肉麵。萬豪國際集團今天宣布,旗下7家品牌飯店聯手推「牛肉麵節美食包」,一次滿足饕客味蕾。
達美樂、Subway免費送餐點,為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卻乏人問津?是什麼原因決定了兩間業者的結局天差地遠?
吳寶春麵包店日前推出一款六塊肌創意包裝的新產品,引爆社群討論,但卻遭爆是涉嫌抄襲10年前烏克蘭廣告,今日火速下架、發表致歉聲明。
王品第 6 個火鍋品牌!趁疫情汰弱扶強,「尬鍋」力拚 3 年展店 15 家,關掉沐越後,要搶佔火鍋 320 億商機>>
八方雲集董事長林欣怡表示,2021將是八方雲集元年,將以多品牌、跨市場策略加速國際化發展。
台北私廚餐廳WOKHEI不認同米其林評鑑制度,不希望密探上門,日前提起民事訴訟
疫情下,餐飲業營收創史前新低!看礁溪寒沐、千葉火鍋如何靠「特色超市」開闢新路,除了外帶,餐廳抗疫轉型還能這樣做:
疫情趨緩,雙北宣布開放內用,餐飲業者也宣布將陸續恢復內用服務,不過合菜、火鍋、燒烤等餐點需由專人代煮分菜後上桌,自助餐則採無接觸服務>>
不知道大家對飛機餐的印象如何呢?我想對其印象不佳的人應該不少吧!然而主要的問題其實並非出在航空公司提供的餐點上,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疫情下身心靈疲憊,如何做出好決策?疫情好轉、變壞時,餐飲業該考慮哪些面向的問題?如何建立有安全感的決策環境?陷入決策疲憊怎麼辦?4 技巧自救!
國內疫情警戒27日起降為二級,除雙北外,各縣市均有條件開放餐飲內用。連鎖咖啡cama cafe、路易莎與星巴克皆宣布,將配合各地方政府規範開放內用>>
疫情後的外帶餐飲市場已然是超級紅海,各式各樣的便當、餐盒五花八門,為能從中殺出重圍,典華推出訂閱制防疫組合餐,準備打一場「長期抗戰」。
八方雲集通過上市申請案後,目前積極規劃營收新來源,除了丹堤咖啡新店型會在年底前亮相,公司會打算推出全素食品牌。
指揮中心表示,地方政府如果做好準備,可以有條件開放餐廳內用。當餐廳要重啟內用,業者該注意哪些事?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餐廳開放內用有三項原則:一是工作人員造冊、分流與健康管理、二是強化內外場人員防疫裝備,並確保餐廳社交距離、三是若有確診需停業3天。
餐飲業在疫情下受創頗深,所有老闆都面臨是否外送、如何外送的大難題,本文詳細從不同經營定位分析,提供判斷標準,同時也將目前市面上的餐飲科技工具一次評比。
12 日後是否微解封?行政院官員今天表示,疫情若持續穩定,原則上指揮中心下午將宣布新的防疫指引,許多行業將獲鬆綁!餐飲業更有望開放內用>>
inline是全台最多連鎖餐廳用的餐飲訂位系統,更鎖定高級餐飲,台灣有 7 成米其林餐廳都用它訂位。在這波疫情衝擊,如何幫高級餐飲轉外送?
Uber Eats觀察,過去注重內用服務的大型餐飲品牌,如今都投入外送平台。但餐廳想要搶下這個平台、贏得消費者的心,不是單純把餐點交給外送員就好。
飯店、餐飲實質「封城」,晶華營收大跌 85%,卻說:這是我們最好的 1 年!晶華董事長潘思亮表示,疫情逼大家卯起來做。怎麼說?
餐廳業績只停留在疫情前的4成左右,外送雖然有微幅成長,但疫情爆發的這幾周,成長幅度持平,反而是「線上外帶」持續大幅攀升、成長5倍,為什麼?
乾杯「宅家乾杯」訂閱服務,月付最低3600元起,每月可收到「澳洲和牛食材、醬料組,並獲得燒烤教學、體驗活動」。旗下餐飲品牌「黑毛屋」也將推出類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