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轉載 電腦玩物

在家工作,時間總是不受控!行事曆加入「範本」時間表,帶找回生活自主權


如果想要利用 Google 日曆來進行時間管理,那麼除了最基本的安排行程外,我自己更推薦的作法,是利用行事曆來「預先保留時間」。而這樣的概念,可以用在目前因為疫情許多職場工作者需要在家工作,或是孩子需要在家學習時,利用簡單的行事曆來保持生活規律。
因為居家上班,甚至同時孩子停課而要遠距學習,這時候或許會遇到一個難題, 場景從「相對有規則、有要求」的辦公室、學校,轉換到「只能自己自律」的家中。 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在連續幾天的不規律生活中,造成工作與學習的混亂,或是要回到職場、學校時的不適應。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個我為自己設計的小方法,提供大家參考。不需要使用複雜或額外的工具,用你原本的數位行事曆即可(例如 Google 日曆):
設計一個「針對工作學習時間盒、生活規律習慣」的「範本時間表」,讓自己的在家工作與學習可以有一個「預先保護與約定」的規則。
關鍵在於,這份「範本時間表」不是排行程,也不要和真正的行程混在一起,而是用來跟自己真正的行程與時間安排「做對照」。
其實這樣的方法,也不只可以用於在家工作、學習的這段時間,平常要用來做時間的保護、習慣的養成,也可以應用。
範本時間表的設定方法:
前面有提到,設計工作時間盒、習慣時間盒跟真正的排時間、排行程不同,所以不要跟自己真正的行程行事曆混在一起。
所以我建議在 Google 日曆中,另外建立一個行事曆,命名為「在家工作學習時間盒」,來跟自己真正的行程做對照。
接著,在這個獨立的「在家工作學習時間盒」中,開始規劃「想要保護的時間」。
因為是一種「預先計畫、預先保護」的概念,而非真正的行程,所以只要以一天時間表中大概要保護的時間區段去設計,然後自動禮拜一到禮拜五循環即可。
這樣一來,思考好「一日在家工作、學習的時間表」,然後設定自動循環,很快的這份時間盒範本就完成了。
我提供我的設定給大家參考:
- 早晨親子活動(7:00 - 8:00 )
早起習慣要依然保持,作息要跟原本正常上班上學一致。甚至可以趁此機會養成更好的作息習慣。
- 上學上班準備(8:00 - 8:30 )
要有進入工作與學習的儀式,所以要設定好固定的時間盒,提醒自己進入狀態。
- 處理今日要事
要有處理工作的緊張感,時間盒的目的,也就是保護今天工作與學習處理要事的時間。
- 午間休息活動
不能沒有休息,但沒有主動設計休息時間,在家時很容易隨便休息,所以明確的時間更能節制休息並有效休息。
- 咖啡時間
給自己一個緩衝的餘地。
- 晚餐親子活動
- 運動休閒時間
在家也保持運動,尤其現在不適合外出,可以設計在家就可完成的運動時間。
- 準備睡眠
早睡早起,維持生活規律
範本時間表的使用技巧:
前面一直提到,這樣的範本時間盒,不是安排行程,那到底要如何使用呢?
我的作法是, 同時打開這份範本時間盒的行事曆,跟真正行程的行事曆做對比。
不用因為真正的行程去改動這份範本時間盒,打開範本時間盒只是要提醒自己每段時間該進入什麼狀態而已。
或者,我自己這樣嘗試了一個禮拜後(就是上個禮拜開始在家工作時開始),發現還有一個小用途。
如果自己某段時間真的「不自律」,或是「時間混亂了」,可以在範本時間盒上「單獨刪除這項活動」。
這樣一來,一周後回顧這份範本時間盒,將會看到某些地方「缺了一塊」,而這就提醒自己在時間保護、習慣規律上有哪些需要反省的地方,簡單清楚。
以上是我自己實際操作,自己在家工作、孩子在家學習時,讓家人們一起保持有效的時間安排、生活規律的小技巧,提供大家參考。
(本文授權轉載自電腦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