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決策飄忽不定,下屬難以遵循?2 個關鍵調整,讓你找回精準判斷力!

2022-02-23 整理.撰文 吳美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遇到事情,你認為你的判斷有多公正、不偏私?請試著閱讀以下場景:

你現在要為一件搶案受害人評估補償金。這名受害人去他家裡附近的五金行時,遇上搶劫,不幸被槍擊中右手。根據兩個案例的描述,你會給他們多少賠償金?

1.搶劫發生在他常去的那間店。
2.他常去的店因為家裡辦喪事,暫時不營業,所以他只好去另一間店買,結果遭槍傷。

心理學家凱西.麥克法蘭(Cathy McFarland)研究發現,如果受害者在比較不常去的店面受傷,獲得的賠償金比起在常去的店面受傷還高出很多。但其實,受害者受到的傷害一模一樣,只是第二個場景的描述,會讓你憐憫、懊悔。行為經濟學經典著作《快思慢想》解釋,在法律量刑中,人腦經常把情緒反應的強度,轉換為金錢上的衡量,忽略了這個案例中「在哪裡」受傷,不應該是法律考慮的因素。

《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曾在 1981 年發表一項研究,請 208 位聯邦法官閱讀 16 件假設案件,並審判量刑。結果發現,不僅每一位法官對同一個案件量刑審判差異大,同一位法官,對不同案件的標準,跟自己平均的判斷標準,也時嚴時鬆。

舉例來說,某位法官量刑可能平均比其他法官少 2 年,但是在面對某些案例,別的法官平均判刑 3.7 年,他卻判刑 4 年,顯示他在審查這個案例時,特別嚴格。

做一個決定,平均朝某個方向產生誤差,就屬於偏誤(bias)。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每個人受偏誤影響的程度不同,有時過度反應、有時反應不足。譬如,那位法官可能對藍領階級犯罪者特別有戒心,因此判刑更為嚴格。個人在專業決策上無法保持一致,就是所謂的雜訊(noise)。

延伸閱讀:為什麼一群聰明人,反而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臨床心理師用 3 張圖告訴你!

偏誤容易去除,透過事前或事後修正

要減少判斷誤差,首先要去除偏誤。《雜訊》提到,偏誤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容易觀察到的誤差。好比是測量不準確的體重計,可以事先、或者事後調整。假設你知道員工會高估自己的工作效率,就應該保留一些緩衝時間,把工作時程拉長,修正偏誤。

由於偏誤往往是思考過快造成的,像是《快思慢想》中提到的經典案例,「一支球棒和一顆球要價 110 元,球棒比球貴了 100 元,請問球要多少錢?」雖然多數人會受直覺所騙(正確金額為球 5 元,球棒 105 元),但只要能夠拉長時間思考,就能減少錯誤發生。

不過,我們在做決策前,常會受限於自身經驗與眼前的證據,忽略自己無法全盤掌握所有事情。這時需要由外部觀察者,指出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偏誤。決策觀察者可以歸類為 3 種角色,一種是由主管擔任,負責監督決策品質以及流程,掌控團隊動態;一種是指派一位成員,擔任「偏誤剋星」,提醒團隊成員可能犯的錯誤;也可以聘雇外部專家,或者觀察同類型專案的做法,讓團隊更務實。

雜訊難以察覺,防範勝於治療

至於雜訊,由於無法輕易看到或解釋的自身不一致,因此康納曼則提出「決策保健(decision hygiene)」的概念,以減少判斷中的「雜訊」。之所以使用「保健」,意思是預防勝於治療。好比洗手,你雖然不確定能夠消滅哪種病菌,但是只要減少病菌數,就能盡量避免或預防原因或病名不明的敵人。

雜訊_快思慢想_03
經理人

企業很少意識到雜訊的存在,因此第一步就是要讓企業正視雜訊問題,定期召開管理階層或專業決策人員會議,隨機挑選 2 個或 2 個以上案例進行討論,觀察大家「意見不和」的機率或程度差異多大。《雜訊》提到,某資產管理公司透過雜訊審查,讓 42 位主管評估一檔股票公允的價錢,結果發現每位經理人評估價格差異很大,才讓公司重視決策結果不夠精準的問題。

第二步,校準目標。雜訊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準則(standard),準則與規定(rule)不同,差異在於,規定沒有灰色地帶存在,像是「20 歲以下無法公民投票」「飛機在停機坪上 90 分鐘後要回閘門」,明確定義一個數字或範圍,限縮個人解釋的空間。準則是允許人們「視情況而定」進行判斷,比如臉書的社群守則政策,「禁止仇恨言論,包括種族、性傾向、宗教信仰、身體障礙等」,但「仇恨言論」具體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程度多嚴重才算數?由負責人自行判斷。

延伸閱讀:管理主義的陷阱:當量化數據可以決定員工優劣,我們還要主管做什麼?

拆分不明確的選項,訂定具體評估指標

因此,要減少雜訊,必須要降低個人自由心證的空間。你可以將決策拆解成幾個不同層面的元素,並替行為定錨,給予足以一致解讀的具體描述,確保判斷時有共同參考框架(common frame of reference),這種方法稱之為「中介評估法」(mediating assessments)。

雜訊_快思慢想_04
經理人

以績效評估為例,可以拆成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工作表現等面向,工作表現裡又可再細分客戶關係項目,先定義出項目概念:以禮貌尊重的態度服務客戶,了解餐點並能適當介紹、幫助客人做選擇,而且積極展現助人的表現。

量表上的分數,則必須指出 1~5 分各自代表什麼樣具體的行為。例如,5 分表示,顧客提出超過常規以外的要求,展現協助態度;4 分代表顧客品項無法供應時,愉快建議合適的替代品;2 分代表,顧客點餐時,態度隨便,只詢問「你需要什麼」。

為了避免整體印象影響對特定技能的評價,需請主管根據剛剛結構化的項目,一次評估一項特質,給分完畢後再進入到下個項目的評估, 拉長判斷過程,以免受到直覺影響。

不過,要維持每一份評估標準完全一樣的情形十分困難,因此康納曼建議,應該採用相對性判斷,而非絕對判斷。先排出優劣順序再給分,會比只看單一案例就做決定還準確。也要注意不應該採用「強制排序」,例如,強制 10% 人員獲得丙等考績,因為大多數人員表現都是落在平均值,強制選出表現特別好或差的人,反而可能讓錯誤增加。

最後,在決策會議前,應事先從多位評估者中,提前蒐集他們各自判斷的結果,並提出討論。而不是在還沒各自得出結論前,就進行討論,因為可能受到發言順序,或者社交壓力的影響,左右決策者的判斷結果。

繼續閱讀 決策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陳姿伶製圖

寫下你的 2026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累積 365 天小勝利,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2025-11-0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 年來到尾聲。每年到這個時刻,總會冒出一句熟悉的想法:明年,我想過得更好。

但什麼叫「更好」?是更健康?收入更穩?心情更平靜?或是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沒有策略,「更好」常常只會停留在願望。今年,我們換個作法,用能執行、能追蹤、能累積的方式,踏實帶你走向 2026。

向大谷翔平學習: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

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曾用九宮格清晰規劃自己的訓練與目標,完成投打二刀流的成就,並多次榮獲 MLB MVP。同樣,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也借助類似的目標管理方法,精準掌控技術與心態,在奧運舞台上奪得銀牌。

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具體化目標,並持續行動。

這也正是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理想生活實踐模版」 的核心精神:這套模版並非僅僅是一張表單,而是專為目標管理與實現設計的全方位實用工具。

它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功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行動,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累積成可見成果。

九宮格設計理念:從抽象到具體,畫出你的夢想藍圖

經理人

在我們的模版中,九宮格是將夢想拆解為具體行動的關鍵工具。首先,你需要在格子的中心寫下最核心的夢想,例如「2026年加薪」或「學會第二外語」。接著,將這個夢想拆解為 4 大面向:

屬於自己的計畫: 專注於提升個人技能。
與他人相關的目標: 例如促進合作或建立深厚人際關係。
具體可衡量的成就: 像是考證照、優化履歷表,讓進步變得可見。
無形但深具價值的追求: 比如改善情緒管理或建立正向心態。

經理人

為了協助你思考,我們設計了 2 種九宮格邏輯:

1.放射型思考: 適合初期發想,無需拘泥順序,將所有相關的想法填入九宮格。這種水平式的思考,能激發你的創意靈感,從而找出未曾考慮的目標或行動計畫。

2.螺旋型思考: 適合具體執行階段,從核心目標開始,順時針依次填寫各步驟,建立因果關係,使目標的拆解更有深度。

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設計了「AI 目標規劃師」ChatGPT小助手。
陳姿伶製圖

AI 規劃管理師:透過提問釐清思緒,拆解目標與步驟

如果你在規劃時卡關,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 ChatGPT 小助手「AI 規劃管理師」,頁面上設有兩個選項:「工作目標拆解」 與 「生活目標拆解」,針對不同面向提供貼心的支持。例如,點選「工作目標拆解」後,GPTs 小助手將引導你輸入以下資訊:

產業與職位: 目前在哪個產業?擔任什麼職位?
工作內容: 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有哪些?
目標描述: 希望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其他背景資訊: 目標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資源、技能或挑戰?

根據你的回答,「AI 規劃管理師」會幫助你拆解出 8 個適合的子目標,並提供具體行動指引,讓方向與步驟更清楚。

每日習慣追蹤:累積微小成就,見證巨大改變

善用每日追蹤,輕鬆培養原子習慣.jpg
陳姿伶製圖

如果九宮格是你的目標地圖,那麼每日習慣追蹤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來源。許多人在開始目標管理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惰性。

我們的模版不僅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習慣打卡系統,還加入了一項充滿趣味與激勵的設計:根據完成率,讓你的數據以花朵的形式呈現。

每日打卡建立好習慣,朝理想生活邁進.jpg
陳姿伶製圖

你可以寫下「每天運動 20 分鐘」、「早晨冥想 5~10 分鐘」等想要培養的原子習慣。每天完成後,只需在方格內打勾,就能立即看到數據變化,得到成就感。

隨著完成率逐步提升,一朵小芽會慢慢成長,最終開展成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徵你在習慣培養路上的累積與突破。這項設計不僅提升了記錄過程的趣味性,更讓數據從冷冰冰的數字,轉化為溫暖的視覺回饋。

同時,進度視覺化圖表也能幫助你清晰檢視每週、每月的習慣達成率,即使偶有波動,整體數據仍然展現你的堅持與努力。

復盤日記:每天的溫暖對話與反思

透過每日情緒、行動與反思紀錄,追蹤進步與調整方向。
經理人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少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在復盤日記中,除了「心情指數」、「睡眠狀態」這些反映身心健康的欄位,我們特別設計了以下提問:

值得讚美自己的 3 件事: 寫下讓你感到自豪的小事,大方的給自己一個肯定。

經歷 3 件美好的事物: 也許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他人一句貼心的問候……,透過記錄,將溫暖的瞬間重新珍藏。

今天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把這一欄當成心願清單,像是「多花幾分鐘陪伴家人」、「面對壓力記得深呼吸」,每一個改善的想法,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我們在模板中設計了小錦囊,只要跟著提示走,就能幫助你反思過去、挖掘生活中的動力來源,讓每一天都成為邁向夢想的墊腳石。

你的 2026,從寫下第一格開始

經理人

這份「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不僅是一份工具,更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指南。搭配「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幫助你從目標的構想到具體實踐,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開始,寫下你的第一個九宮格,打卡你的第一個好習慣,記錄你的第一份復盤日記。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年後,你所繪出的夢想清單,會變成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