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張玉琦

在營收衰退數百億元時就任 CEO!他如何帶領世平挺過半導體供應鏈波動?


疫情以來的這幾年,半導體通路商世平興業,經歷了劇烈的波動。2021 年疫情爆發,加上地緣政治,客戶擔心斷貨提早下單、拉貨,甚至 overbooking,讓世平的營收大幅成長至 4081 億元。
等到疫情趨緩,客戶普遍庫存水位過高,世平作為通路商,往往必須按照客戶與原廠的合約下訂單,這些訂單客戶如果不拉,就通通塞在世平的倉庫裡,導致世平庫存水位過高,加上升息導致資金成本提高,營運周轉不良,影響整體績效,2023 年營收下滑至 3323 億元。
過去擔任產品行銷長的何享洲,就在營收衰退數百億元的情況下,就任執行長。
重新設定庫存安全水位,用數據說服客戶減少下單量
何享洲一上任就從庫存下手,首先是區分出世平代理的 3 萬種料號,分為一般產品(common item),也就是會銷售給多家客戶、有很多原廠可供貨的產品;以及單獨產品(single item),也就是客戶少於 3 家的產品。
接著按照過去的庫存數據,設計出每個產品的安全水位,當庫存加上世平下給原廠的訂單,超過安全水位時,就停止下單。針對客戶少的 single item,緊密追蹤需求變化。另外就是推動「one to more, more to one」,也就是為一家供應商,帶來更多客戶,為一家客戶提供更多產品,降低 single item 的比例。
但客戶或原廠間本就簽了合約,他們會接受通路商的建議嗎?何享洲說,「我們會讓客戶知道,我們之前受過的傷害,你讓一步,我退一步,不要讓通路商一個人來承擔,你(客戶)把我撐飽了,對你也沒什麼好處。」種種做法降低庫存管理成本與資金成本,庫存率從 2023 年 1 月的 26.4%,到 2024 年 10 月降至 8.2%。
何享洲說,通路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連結,串聯客戶、代理、原廠之間的金流、物流和資訊流,「以前通路商是比較尊重客戶的,客戶叫我們下多少單我們就下多少單,現在我們會跟客戶說,按照過去的數據,其實你不會下這麼多」,提高世平的話語權。
換新血、分治管理,讓聽得到炮聲的人做決定
庫存止血之後,接下來就是分治管理。何享洲上任,執行長後,將原有的產品行銷部門一分為二,產生 70% 營業額但人數占 3 成的產品線,由他持續帶領。另外產生 30% 營業額但人數占 7 成的產品,授權另一位行銷長。
另一個調整是,讓過去各區域的銷售主管,權責能夠相符。之前的管理矩陣下,業務只管銷售、揹數字,產品由產線主管負責,何享洲讓區域銷售主管有絕對的主導權,升遷、獎金、人力都由區域主管負責,權力更下放,「讓聽得到炮聲的人做決定。」組織能更快、更即時反映前線的結果,代理產品線與客戶數量同時增加,2024 上半年營收 1914 億元,預估 2024 年營收可成長 23%。
再來,過去每條產品線、每個業務單位都有各自的助理,但這樣只要有人請假,就有事情沒人做,工作也沒有成長的路徑,所以何享洲創建助理主管職位,資源集中管理,統籌分配,人力調度更有彈性。
另一方面,積極鼓勵換血。以前主管就算人不好用,多少還是會留著當人手,何享洲就讓主管一個換一個,如果部門主管有想要換掉的人,只要向上報備,就可以先找新人進來,經過交接期之後,再讓舊的人離開,避免空窗期。透過健康換血,人員生產力提升,人均營業額由 1.7 億元成長至 3.2 億元。
何享洲觀察,這個產業愈來愈年輕化,客戶、原廠都是如此。世平已經邁入 45 年,一定也要年輕化、要換血,「我今年 60 歲,我想的就是怎麼樣把組織的底打好,以後公司還可以照著這個模式下去。」
通路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