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拓朗

社交I人也能自在說話

「他是不是討厭我?」想好好享受與人交談,一定要向阿德勒學這件事


假設你和某人初次見面或只說過幾句話,對方在聊天時總是避開你的眼神。這時,你是否曾經想過「感覺跟這個人處不來‧‧‧‧‧‧」呢?
但是,他討厭你的可能性,其實非常低。 一個人不與人對視,絕大多數可能是因為他感到「害怕」、「不安」或「害羞」。也就是說,他不是「不願意看你」,而是「不敢看你」。
所以,即使你覺得和沒有眼神交會的人很難聊,也請不要太急躁,試著以開放的心胸接納對方,用充滿溫暖善意的眼光,默默地在心中鼓勵他「你不用害怕,我其實跟你一樣,也不擅長與人交談」。當你在內心伸出援手,你所釋出的善意,會一點一滴地融化對方心中的緊張和戒備。
你應該做的是,避免過度在意對方說話時不看你這件事。
如果你開始胡思亂想「他是不是討厭我?」就很容易鑽牛角尖。即使對方不和你對視或話很少,責任也不在你身上。相反地,對方很可能只是因為太想和你做朋友而過度緊張也說不定。重要的不是對方是什麼樣的狀態,而是你自己的心態。只要你保持平靜,持續釋出待人應有的敬重與善意,就不會被人討厭。
專注屬於你的課題
通常,愈不擅長交談的人,愈容易過度在意對方的反應。尤其,如果對方看起來很無聊,當事人往往會責備自己口拙或毫無魅力。
在這種情況下,學習阿德勒心理學中「課題分離」的思維,會很有幫助。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區分課題」的重要性,也就是確實區分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就算對方在談話時看起來很無聊,那也幾乎不可能會是你的課題。對方是否享受與人交談,是他自己的課題。因此,你沒有必要過度敏感地在意對方的反應,更不可責怪自己。不需要被對方的反應牽著鼻子走,只需專注在自己想說的內容。
好好享受與人交談的過程
當然,觀察對方的反應,靈活地適時調整談話內容也很重要。
如果對方看上去不感興趣,建議不著痕跡地換成其他話題。這時,不需要自我否定,認為自己說的話或表達方式有問題,只需內心明白「對方對這個話題沒興趣」,淡然地接受事實,接著談論下一個話題即可。愈不擅長交談的人,愈容易將對方的課題誤以為是自己的課題,然後擅自扛起責任。但其實,只要把自己從對方的課題中抽離,你在談話時的壓力自然會減少,就能放鬆地享受與人交談的樂趣。
如果下次與人交談,你心中又冒出自責的想法時,不妨先自問:「那真的是我的課題嗎?」
(本文摘自《社交I人也能自在說話》,聯經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