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屬叫不動,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想有效交辦任務,管理者要做到 3 件事


如果管理者不能有效下達工作指令,選擇依賴部屬的認知和主動性,那麼部屬在後續執行過程中就會隱患重重。
管理者可以遵循以下三個步驟:澄清任務背景與目的、確認關鍵做法以及雙方達成一致,把工作內容說明清楚。
步驟一:澄清任務背景與目的
明確的告訴部屬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麼做。有時,你以為部屬知道你要的是什麼,但其實自己也沒想清楚。以下三個問題,可以協助你釐清自己指派任務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我需要透過該任務,解決什麼問題?
「近兩個月的銷售總額均有下滑,我要透過銷售資料,判斷是偶發還是持續性的問題。」
.為什麼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這決定了我在明天的會議上,要向主管申請何種支持,以即時止損。」
.我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我希望資料能充分證實問題在哪,並判斷主管可能就資料追問的問題,提前做好準備。」
步驟二:確認關鍵做法
清楚解釋任務目的,任務就成功了一半。而為了促成任務進一步成功,你得告訴他你希望他怎麼做。
部屬根據對任務目的的理解,會開始在腦中勾勒具體的執行步驟。這時,有經驗的部屬可能已經心中有數,但也可能因為該任務具有挑戰性,出現不知從何下手的情況。
無論是哪種情況,你都需要具體表達你的期待,讓有想法的部屬印證設想,沒頭緒的部屬得到明確的方向。
根據任務屬性的不同,你可以選擇按照時間型、步驟型、結構型、組合型,這四種方式講解執行方法。
.時間型 :多用於溝通型任務,以時間線進行說明。例如:「請你今天下午和人力資源部確認好新人上班時間,明天上午十點前通知行政部門,做好新人入職準備。」
.步驟型 :用於按一定順序開展的任務。例如:「你先收集近一年的市場資料,再把公司今年的資料統計好,對比市場和社內資料,整理出結論。」
.結構型 :用於含有不同子元素的任務。例如:「請務必在下週三前完成展覽的籌備工作,確保布展、客戶邀約、禮品採購、樣品準備等工作都到位。」
.組合型 :指將時間、步驟、結構組合說明的任務,多用於較複雜的情況。
步驟三:雙方達成一致
交派任務不是單向的說給部屬聽,你表達得更清楚,部屬難免會因為理解能力、對背景的了解不足等因素,誤解部分資訊。所以,交付工作是雙向溝通,有來(你介紹任務背景、目的和做法)就有往(員工確認你說資訊),只有這樣才能即時發現須澄清的問題,最終確保雙方達成一致。
(本文摘自《帶人高手》,大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