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Reid Southen(X 貼文)

擔心 AI 生成內容侵權?輸入提示詞要避免 3 項錯誤!

袁如陵
2024-07-15
台灣專利師 袁如陵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使用 AI 的老手們都知道,如果指令下得不好,之後要花費更多心力才能把內容修改成能用的材料。所以許多教學課程都著重在設計出有效的提示詞,以得到令人讚嘆的內容。甚至還有「提示工程」這樣的新興學門出現,網路上也可以下載到許多專家調校好的提示詞可立即使用。

然而,這些「咒語」雖然能產生高品質的內容,卻往往不會顧慮到背後有大小不一的風險。例如,當 AI 生成的內容與他人的作品過於相似,或可以看出名人的臉孔,就很有可能侵犯到他人的權益。

GQdoYh0WIAArHIY.jpg
左圖為電影《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畫面,右圖則為 Midjourney 所生成的圖片,提示詞為「The Dark Knight Movie Batman and Joker screencap」。您覺得這樣的產出的圖片有無侵犯他人權利?本圖截取自視覺藝術家 Red Southen 的 X 頻道。他曾參與許多超級英雄電影如漫威、DC系列的製作,並時常在社群平台表達對 AI 工具模仿人類創作的不滿。
延伸閱讀:使用外部 AI 工具,如何避免公司機密外流、降低資安風險?

AI 只是工具,重點在使用者的心態

人工智慧服務,在本質上是一種中性的工具。若生成之內容侵害了他人的權益,是使用工具的人需要負責,並非咎責工具本身或製造工具的人,就像利用文書處理軟體 Word 編寫文件,若最終的內容被發現是抄襲自他人,也不該將責任推給微軟。

因此,使用者需要擔負所生成內容的最終責任,不可以 AI 生成作為侵害他人權益的藉口。若內容公開後造成了第三方的損失,輕則被公眾譴責,重則被告上法院,企業亦然。AI 工具是個黑盒子,無從一窺內部的運作方式。所以使用者若要避免風險,首先能做的事,就是在「輸入」上下功夫。以下說明 3 種下提示詞時可能犯下的錯誤。

錯誤 1:刻意生成他人作品

生成式 AI 的輸出所最有可能造成的風險,就是著作權侵害。就技術面而言,由於 AI 模型是由極大量不同來源的資料訓練而成,所以只要不刻意為之,其實不容易生成與單一作品高度近似的內容。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7-08 164250.jpg
筆者以微軟的 Copilot 進行測試,在不提及角色名稱的情況下,即使嘗試生成 Hello Kitty,但得到的圖片與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
袁如陵 提供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筆者從沒見過 Hello Kitty,即使不小心輸入了這個角色的特徵,也不至於生成出侵權的作品。然而,如果提示過於精確,甚至直接提供了作品或角色的名稱,會發生什麼結果?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7-08 165746.jpg
如果直接將 Hello Kitty 作為提示詞,效果是否讓人很「滿意」?但生成這樣的圖片,很明顯是不恰當的行為。本圖同樣為筆者利用 Copilot 所生成。
袁如陵 提供

答案是,當提示詞過於精確時, AI 很可能會被誘導輸出高度相似的內容,大大提升了侵權的可能性。這也呼應了前面所提到的觀念:使用者必須要擔負最終責任,因為內容會不會侵權,往往是由使用者決定的。

其他更嚴重的侵權行為還包括將既有的文章、圖像、影片等作品直接上傳,要求 AI 進行模仿或修改。須特別提醒的是,複製並上傳他人的著作權作品,本身就已經是侵權行為。許多 AI 服務為避免使用者蓄意侵權,已經內建了辨識、阻擋此類提示詞的功能。

錯誤 2:模仿創作者的風格

AI 可以藉由大量學習藝術家的作品,輕易模仿畫風、嗓音等個人風格。相較於著作權,這比較屬於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因此也成為有心人士的謀財管道之一。舉例來說,在 Youtube 上搜尋「AI 孫燕姿」,就可以找到許多與原唱真假難辨的 AI 生成歌曲。

個人風格未必能受法律所保護,但也並不代表能夠免除使用上的風險,對企業尤其是如此。例如在 ChatGPT 造成轟動之前,就有日本廠商推出 AI 工具mimic,只要上傳作品到系統,就能大量產生相同畫風的作品。

unnamed (1).jpg
AI 繪圖工具 mimic 能夠從既有的作品中(左上),直接生成類似繪師風格的作品(下方),引起極大爭議。圖片來源:mimic 官方 X 貼文。

mimic原本只是一個讓繪師利用 AI 輔助繪製自己作品的工具,但由於無法阻止他人的惡意濫用,最終在一面倒的批評聲浪下中止了服務。這充分體現社會賦予企業的道德責任往往高於法律的規範,所以即使有模糊空間也不應涉足。

因此,若企業想要以他人風格生成自有內容,仍建議須取得本人之同意。在mimic 後來釋出的新版本中,官方也強化了帳號的審核,並提高透明度,在生成的作品中加上浮水印再強制公開。

錯誤 3:使用他人的身分識別

除了針對作品的模仿外,使用者也不應蓄意讓 AI 工具製作出包含名人面孔,或是知名企業識別的圖像。2024 年 1 月,美國就有 podcaster 因為生成已過世之知名喜劇演員 George Carlin 的演出影片,並在 Youtube 上發布,讓人誤以為這是 George Carlin 本人的演出,而在法院被起訴。

另外,2024 年 5 月 OpenAI 發表 GPT-4o 時,刻意讓大眾連結到電影《雲端情人》(Her)中為 AI 角色配音的的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雖然沒有真正盜用聲音的證據,但也已引發軒然大波,OpenAI 也馬上下架此人聲,以避免更嚴重的公關危機。

延伸閱讀:使用 AI 生成內容,權利如何歸屬?魔鬼藏在「使用條款」細節裡

結語:守法觀念是一切的基礎

前述所有的例子,都有一個共通點:即使拿掉 AI 工具,也都構成侵權行為。另外,這些內容,通常都是被蓄意生成的。即使並非故意,正常的使用者也會察覺到不妥而做出調整。另外對於輸出姓名、住址、電話等侵犯他人隱私的情形,或是產生不實的資訊,使用者也都要保持敏銳度,並擔負最終的責任。

螢幕擷取畫面 2024-07-08 182500.jpg
2023 年 4 月,網路上流傳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被警察逮捕的畫面,但其實是由 AI 生成的假照片。

企業及使用者都須謹記,原本不能做的事情,換成用 AI 做當然也是不行的。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這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只要平常有針對這些關鍵點,例如著作權、肖像權、隱私權等,執行正確的員工訓練及觀念導正,毋須使用冗長的規範進行管理,員工自然能夠合理且正確的使用 AI 工具,並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陳姿伶製圖

寫下你的 2026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累積 365 天小勝利,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2025-11-0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 年來到尾聲。每年到這個時刻,總會冒出一句熟悉的想法:明年,我想過得更好。

但什麼叫「更好」?是更健康?收入更穩?心情更平靜?或是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沒有策略,「更好」常常只會停留在願望。今年,我們換個作法,用能執行、能追蹤、能累積的方式,踏實帶你走向 2026。

向大谷翔平學習: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

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曾用九宮格清晰規劃自己的訓練與目標,完成投打二刀流的成就,並多次榮獲 MLB MVP。同樣,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也借助類似的目標管理方法,精準掌控技術與心態,在奧運舞台上奪得銀牌。

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具體化目標,並持續行動。

這也正是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理想生活實踐模版」 的核心精神:這套模版並非僅僅是一張表單,而是專為目標管理與實現設計的全方位實用工具。

它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功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行動,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累積成可見成果。

九宮格設計理念:從抽象到具體,畫出你的夢想藍圖

經理人

在我們的模版中,九宮格是將夢想拆解為具體行動的關鍵工具。首先,你需要在格子的中心寫下最核心的夢想,例如「2026年加薪」或「學會第二外語」。接著,將這個夢想拆解為 4 大面向:

屬於自己的計畫: 專注於提升個人技能。
與他人相關的目標: 例如促進合作或建立深厚人際關係。
具體可衡量的成就: 像是考證照、優化履歷表,讓進步變得可見。
無形但深具價值的追求: 比如改善情緒管理或建立正向心態。

經理人

為了協助你思考,我們設計了 2 種九宮格邏輯:

1.放射型思考: 適合初期發想,無需拘泥順序,將所有相關的想法填入九宮格。這種水平式的思考,能激發你的創意靈感,從而找出未曾考慮的目標或行動計畫。

2.螺旋型思考: 適合具體執行階段,從核心目標開始,順時針依次填寫各步驟,建立因果關係,使目標的拆解更有深度。

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設計了「AI 目標規劃師」ChatGPT小助手。
陳姿伶製圖

AI 規劃管理師:透過提問釐清思緒,拆解目標與步驟

如果你在規劃時卡關,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 ChatGPT 小助手「AI 規劃管理師」,頁面上設有兩個選項:「工作目標拆解」 與 「生活目標拆解」,針對不同面向提供貼心的支持。例如,點選「工作目標拆解」後,GPTs 小助手將引導你輸入以下資訊:

產業與職位: 目前在哪個產業?擔任什麼職位?
工作內容: 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有哪些?
目標描述: 希望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其他背景資訊: 目標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資源、技能或挑戰?

根據你的回答,「AI 規劃管理師」會幫助你拆解出 8 個適合的子目標,並提供具體行動指引,讓方向與步驟更清楚。

每日習慣追蹤:累積微小成就,見證巨大改變

善用每日追蹤,輕鬆培養原子習慣.jpg
陳姿伶製圖

如果九宮格是你的目標地圖,那麼每日習慣追蹤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來源。許多人在開始目標管理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惰性。

我們的模版不僅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習慣打卡系統,還加入了一項充滿趣味與激勵的設計:根據完成率,讓你的數據以花朵的形式呈現。

每日打卡建立好習慣,朝理想生活邁進.jpg
陳姿伶製圖

你可以寫下「每天運動 20 分鐘」、「早晨冥想 5~10 分鐘」等想要培養的原子習慣。每天完成後,只需在方格內打勾,就能立即看到數據變化,得到成就感。

隨著完成率逐步提升,一朵小芽會慢慢成長,最終開展成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徵你在習慣培養路上的累積與突破。這項設計不僅提升了記錄過程的趣味性,更讓數據從冷冰冰的數字,轉化為溫暖的視覺回饋。

同時,進度視覺化圖表也能幫助你清晰檢視每週、每月的習慣達成率,即使偶有波動,整體數據仍然展現你的堅持與努力。

復盤日記:每天的溫暖對話與反思

透過每日情緒、行動與反思紀錄,追蹤進步與調整方向。
經理人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少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在復盤日記中,除了「心情指數」、「睡眠狀態」這些反映身心健康的欄位,我們特別設計了以下提問:

值得讚美自己的 3 件事: 寫下讓你感到自豪的小事,大方的給自己一個肯定。

經歷 3 件美好的事物: 也許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他人一句貼心的問候……,透過記錄,將溫暖的瞬間重新珍藏。

今天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把這一欄當成心願清單,像是「多花幾分鐘陪伴家人」、「面對壓力記得深呼吸」,每一個改善的想法,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我們在模板中設計了小錦囊,只要跟著提示走,就能幫助你反思過去、挖掘生活中的動力來源,讓每一天都成為邁向夢想的墊腳石。

你的 2026,從寫下第一格開始

經理人

這份「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不僅是一份工具,更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指南。搭配「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幫助你從目標的構想到具體實踐,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開始,寫下你的第一個九宮格,打卡你的第一個好習慣,記錄你的第一份復盤日記。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年後,你所繪出的夢想清單,會變成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