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經以為主管是最優秀的員工,最好的編輯才能當上總編輯,最好的業務才能擔任業務主管,最好的設計師可以爬到設計總監。聽起來很合理,你或許也這麼以為。
這條職涯之路某程度上是對的,因為你的專業與績效被認可,才得以打開晉升的大門。然而,所有當上主管的人都知道,這條路沒有說出來的是,你當上主管之後,以前讓你優秀、與眾不同的專業只是起點,你要學習的事情多著,而你完全沒有為此做準備。
承擔管理工作,代表一連串的陌生問題與挫折
我還記得,我的某一任老闆,把我叫進會議室裡,跟我說,你從明天開始,負責分配小組內的工作。我有點高興,因為這似乎讓我與其他同事有點不同,我彷彿擁有了某種權力,但帶來更多的是衝突。組內的同事找我協調分配,或是認為我的分配方式不好,其他部門的同事也來問我工作進度,誰會負責這項工作。甚至有資深的同事去找我的老闆抱怨,我比她資淺,為什麼可以負責分配、審核他的工作成果。
對於所有第一次當主管的人來說,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陌生問題。是你若非當了主管不會遇到的問題。剛升任主管的頭幾年,你可能會不斷遭遇挫折,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領導力、是否真的適合當主管,這些感受,其實都很正常。
心態轉換:比起扮演特定角色,更專注於交出成果
我很焦慮,幾度想跟老闆說,我不想負責這件事了,可以讓我回去原本的工作嗎?回去那個你原本很拿手的工作。業務主管會想要回去跑業務、資深工程師會想要回去寫程式。然而,如果你決定要挑戰管理職,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拋開過去的工作習慣,調整自己的角色認知,成為一個讓團隊達成目標的人。
換句話說,你應該去思考團隊的目標是什麼。以前你專注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現在要轉為「帶領團隊達成特定成果」。比方說,你不再只是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你更加從資深或是部門主管的角度思考,用「俯瞰」的方式觀察團隊如何完成工作,你可以藉由調整工作流程和驅動團隊,完成比個人工作者更大的成果。到這個時候,你也許才開始感受到,承擔管理職的責任和成就感。
時間安排:區分出選手時間和教練時間
而且,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了。原本我認為自己還算善於安排時間,但是升上主管之後,殘酷的現實就是:時間並不是全部都由自己支配。特別是對於初階主管來說,通常都還有需要自己執行的業務,加上部分的管理工作。過去你工作的節奏會被打亂,有更多會議要參加,要解決同事的問題、協助跨部門溝通等。你會有一個感覺是,你能用來做「正事」的時間愈來愈少。
當時有個前輩跟我說:「當主管就是這樣的,你一定要能夠把兩邊的事情都做好,這條路才能走下去。」你必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以專業服人;同時你也需要管理,學習過去尚未掌握的技能。況且,現在管理工作,就是你的「正事」。
我學到的一個觀念是,把時間區分成「選手時間」和「教練時間」。選手時間指的就是執行本來業務的時間,教練時間則是負責管理工作的時間。這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該怎麼安排工作、帶領團隊。
工作安排:從自己做轉向教練式管理
在工作安排上,首先可以大致區分出這些工作的時間段,比如早上專心跑業務,下午管理團隊的業務開發進度。這裡的核心關鍵在於,當你區分出選手的工作之後,就要慢慢去思考哪些選手工作可以交給自己的部屬,花時間學習怎麼當教練,怎麼做好教練的工作。
比如說,你一直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可以思考,如何把自己成功的工作模式複製給他人;但同時也要意識到,每位部屬可能有不同的做事方式,你要學會放手,站在監督和輔助的角色,協助他們用自己的方法達成目標。
當教練也意味著,你要開始思考整體的工作流程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具體的變化是,你的待辦事項,不再只是「自己要完成的任務」。更多的是:指示部下該做什麼、掌握部下待辦事項的處理狀況、管理團隊整體進度的待辦事項(俯瞰與管理)。
這些轉變,沒有人天生就會,也很難一開始就做得完美。你只能一邊試、一邊調整,慢慢長出屬於自己的帶人方式。透過《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以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實用模板,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掌握方法,讓「帶人這件事」變得不再那麼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