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面試,你可以問這29個問題,不僅顯得你有備而來,能讓對方印象深刻,也能幫助你更了解應徵公司。
主管願意與你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嗎?《你該信任誰》]列出 20 個線索,如果你的老闆有相關的表現,就是能與你肝膽相照的正面信號。
無論是虛報年資、或是杜撰相應的經歷,在面試時吹牛真的是不智之舉,可能害你在業界搞壞名聲,尤其是以下 4 個地雷,切忌不能踩:
疫情讓許多產業停下腳步,但另一方面也加速生活、工作模式的轉型,如果你正在尋找新工作,或正考慮轉換跑道,不妨參考世界經濟論壇列出的未來 10 大潛力職業
台商與外商最大不同可分成 4 個部分:工作節奏、教育訓練、薪資福利、企業文化。
今年準備步入職場的畢業生,可以說是迎來了近年最慘烈的「就業冰河期」。對於這些起步艱辛的新鮮人來說,該如何走過這段陣痛期?
張先生作為「台幹」,負責人力資源工作,希望找到在地才俊。但許多頭銜大的人,不一定有能力,還有求職者直說:「錢少一點沒關係,但『頭銜』一定要是經理。」
為了留給老闆好印象,許多員工必須待在辦公室。為什麼明知道「長工時」和「生產力」並非等號,還是要逼員工不斷刷存在?
40歲是人生最繁忙的階段,也是有能力實現願望的「黃金歲月」。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更要謹慎選擇,替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提早鋪路。
為了能快速抓住雇主的目光,撰寫履歷時,必須更精準呈現自己的優勢。然而寫履歷犯下這5種錯誤,讓你看起來像「自戀狂」,讓你離面試機會愈來愈遠!
我們是透過跟別人比較來決定自己幸福與否的生物,因此對薪資不平等的感覺尤其敏感。賞罰不分明的公司,員工的死亡率和精神疾病發作的機率都比較高。
手上有兩個 offer,A公司薪水好、但前景較差;B公司前景好、但薪水較差,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電影《何者》講述一群日本大學生在畢業之前,積極就職應聘的故事。這群求職小夥伴的故事,給我的啟發:
遠距面試、念談怎麼準備?想應徵遠距工作,設備上、個人表現要注意什麼?來看看CEO、面試教練的建議:7個必考題、11個小祕訣,讓你疫情下求職更順利:
疫情下新鮮人求職熱度依舊,企業紛紛改採視訊面試徵才。無法出門也讓許多求職者開始擔心職缺是否變少?面試機會是否會被取消?
報到後才發現「這不是個好工作」?專家建議:沒想清楚 5 件事,換工作也可能後悔。
2021 新鮮人平均薪資出爐!1111人力銀行做了新鮮人求職調查,企業人資平均僅用 155 秒(約兩分鐘半)審完一份履歷,有幾種履歷會被秒刪。
學習什麼技能,才有助於你找到好工作?Linkedin篩選出10 大熱門職缺的對應技能,開了免費線上課要讓你在家自主培訓,有機會就可以轉行。
「策略管理之父」伊格爾‧安索夫發明的安索夫矩陣,不只可以幫助企業規劃產品/市場策略,還能用來分析、規畫個人職涯?
20、30、40世代的人才轉職功略!高年級求職者、工作者,如何找到下一份工作?如何克服高齡轉職的劣勢,展現想獲得工作的熱情﹑個人差異化優勢?
他要負責面試基層主管,該怎麼避免找到「微管理」(micro management)的人選,過於干預部屬做的每一件事,打擊團隊士氣?
小心 HR 給你的最大陷阱題:「最快什麼時候可以報到?」曾經有人勝券在握,開心地回答:「我隨時都可以來報到!」之後HR給的加薪幅度不如預期。
在一間大企業或是私人小公司裡,可以安分老實地做到退休,領了滿手的退休金頤養天年。舊式那種很「日本株式會社」的思維,在這個時代要改掉了。
拿到 offer,但薪水低於預期怎麼辦?回覆前切記先整理情緒,再以3步驟跟回應雇主爭取理想的薪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