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制就是指勞基法第84-1條,責任制並不代表勞工的工作時間完全不受限制、或無例假與休假及不另給加班費,而是要依雙方約定行事:
我們在請特休時,常有許多疑問,像是「特休假天數如何算?」「工作太忙,特休用不完怎麼辦?」「離職時,特休假如何換錢?」「公司能規定請特休的時間?」
年中、年底各種忙,其中之一就是忙幫員工調薪。在主管的位子,面對這麼多的團隊成員和這麼有限的調薪預算,該如何決定誰多誰少?
各國政府、司機與Uber爭執不下的勞工權益,在英國出現新進展,Uber宣佈旗下7萬多名英國司機將被視為勞工,享有最低薪資、休假與退休金等福利。
年終獎金怎麼算?領多少?台灣員工常見誤區:把底薪當全薪;老闆常見手段:喜歡用年終買工作穩定度。你都知道嗎?外商、台商對新籌管理有何差異?
半導體人才荒陷入白熱化!台積電、聯發科、聯電為攬才各出奇招!碩士畢業年薪百萬、員工分紅近140萬,哪個能打動你?
主計總處公布「109 年 12 月暨全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全體受僱員工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2498元,較2019年成長1.47%。
自傳真的可以提高面試精準度嗎?如果求職者沒有提供,那應該如何處理?我認為從履歷中篩選人才最好的判斷因素,就是自傳。
員工一口氣請了一個月的假,要准假嗎?以勞動基準法來說,要看員工請假的事由,相關證明,及法律規定允許的天數。
依據主計總處薪資統計初步調查,2020 年兩性薪資差距為 14%,女性必須比男性多工作 51 天,才能達到整年總薪資相同。
員工老是犯錯,雇主能以「無法勝任工作」為由,直接開除員工嗎?需不需要給付資遣費?看看勞基法怎麼說。
責任制合法嗎?哪些行業適用?定義、意思是什麼?滿足什麼職業條件時可以認定?工時、薪資、薪水怎麼談?一次解析。
農曆年後往往會有一波轉職潮,工研院透過人工智慧 AI 利用大數據分析,辨識出「這種員工」離職風險最高 > >
許多主管都會在部屬、團隊有重大表現時「錦上添花」,給予更多的獎勵和肯定;對於一些比較不起眼或稀鬆平常的小成果,就比較容易忽略,或覺得理所當然。
主管常會遇到員工請長天數的年假時,總是很頭痛,擔心員工請假後,臨時有事情無人可以支援。這其實是很好的觀察指標,掌握內部管理是否完善。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勞動局提醒,勞工因職業上的原因感染武漢肺炎屬於職業災害,雇主應依法給予補償,否則最高可罰新台幣 100 萬元>>
老闆假日用LINE傳訊息指派工作給部屬,算不算加班?要給加班費嗎?根據勞基法,主管想避免觸犯法律,一定要留意這兩件事。
共享機車WeMo傳裁員,北市勞動局今天表示,WeMo今年已資遣23人,都在8日離職,事由皆為「虧損或業務緊縮」>>
Google員工正式成立Alphabet工會,是少數幾個在大型科技公司內正式開張運作的工會。為什麼在矽谷組織工會其實不容易?
什麼是工作職能?心理學家將工作職能依照潛在基本特質,歸類成 5 個層面。面試官可以在面談過程中,基於這 5 個層面先評估求職者適任與否,作出初步的判斷
過去一年來,蘋果市值屢創新高,更成為歷史上首間突破 2 兆美元市值的企業,而領導公司締造如此偉業的執行長提姆.庫克,2020 年總薪酬應該是多少?
6 年前我剛升為主管,開始有權力聘用團隊成員時,常常只關注到員工的專業知識及經歷,但真的聘用後,卻發現這看似基本的軟實力,很大程度地決定了成員的表現。
員工離職率高,甚至二代不願接班,有時候並不是因為表面上的理由,而是因三種無法克服的累:生理的、心理的,以及情緒上的。
太認真也會被解雇?現在才知道,當這 5 種狀態出現時,就是老闆在「逼」你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