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路與行動通訊的發達,不少上班族下班後仍難逃工作的魔爪,長期都會對心理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員工的心理健康,企業該如何插手管?
解僱懷孕勞工會面臨哪些勞資爭議?許多雇主都以為,解僱懷孕員工就是違法,真的是這樣嗎?根據《勞基法》《性平法》有幾個面向可以探討:
年輕世代眼中,工作的價值並非只有賺錢,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時,身為網路世代的年輕白領不再默不作聲,而是用社群媒體與之對抗:
很多公司說「以人為本」、「人力資本」,但真的有把員工當作公司的寶貴資產嗎?除了辦教育訓練、提供優渥薪資福利外,還必須讓每個員工真正感受到「被尊重」:
勞工因為懷孕遭到雇主不當解僱,懷孕勞工要如何爭取自己的權益呢?告上法院前要注意哪 4 件事?《勞基法》《性平法》《職安法》紀載哪些懷孕勞工的工作權益
遊戲橘子在2016年推出「休假無上限」,至今只有一成左右的員工請超過法定天數的休假。人力資源總監張文杰表示,「我們想把管理工作與生活的權力還給員工。」
職業傷害、職業病怎麼認定?《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基法》、法官怎麼說明?沒有超時加班,為何也恐造成職業傷害?淺談加班與職業病和過勞的關聯
加班是勞資爭議最常見的問題。台鐵擬推四輪三班制,以期使員工加班減少、落實周休二日,卻引發罷工爭議。企業薪酬管理如何符合《勞基法》規定,又獲員工肯定?
上班族離職與企業留才調查|近7成人離職時都「說」原因是職涯規劃!7成員工拒說離職真相的同時,卻有近8成的公司認為,自己了解員工真正離開的原因?
台積電將徵才 9000 人,台積電平均新鮮人起薪高於業界 1.8 倍,將為台灣畢業生與新鮮人的職場環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呢?
責任制就是指勞基法第84-1條,責任制並不代表勞工的工作時間完全不受限制、或無例假與休假及不另給加班費,而是要依雙方約定行事:
我們在請特休時,常有許多疑問,像是「特休假天數如何算?」「工作太忙,特休用不完怎麼辦?」「離職時,特休假如何換錢?」「公司能規定請特休的時間?」
年中、年底各種忙,其中之一就是忙幫員工調薪。在主管的位子,面對這麼多的團隊成員和這麼有限的調薪預算,該如何決定誰多誰少?
各國政府、司機與Uber爭執不下的勞工權益,在英國出現新進展,Uber宣佈旗下7萬多名英國司機將被視為勞工,享有最低薪資、休假與退休金等福利。
年終獎金怎麼算?領多少?台灣員工常見誤區:把底薪當全薪;老闆常見手段:喜歡用年終買工作穩定度。你都知道嗎?外商、台商對新籌管理有何差異?
半導體人才荒陷入白熱化!台積電、聯發科、聯電為攬才各出奇招!碩士畢業年薪百萬、員工分紅近140萬,哪個能打動你?
主計總處公布「109 年 12 月暨全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全體受僱員工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2498元,較2019年成長1.47%。
自傳真的可以提高面試精準度嗎?如果求職者沒有提供,那應該如何處理?我認為從履歷中篩選人才最好的判斷因素,就是自傳。
員工一口氣請了一個月的假,要准假嗎?以勞動基準法來說,要看員工請假的事由,相關證明,及法律規定允許的天數。
依據主計總處薪資統計初步調查,2020 年兩性薪資差距為 14%,女性必須比男性多工作 51 天,才能達到整年總薪資相同。
員工老是犯錯,雇主能以「無法勝任工作」為由,直接開除員工嗎?需不需要給付資遣費?看看勞基法怎麼說。
責任制合法嗎?哪些行業適用?定義、意思是什麼?滿足什麼職業條件時可以認定?工時、薪資、薪水怎麼談?一次解析。
農曆年後往往會有一波轉職潮,工研院透過人工智慧 AI 利用大數據分析,辨識出「這種員工」離職風險最高 > >
許多主管都會在部屬、團隊有重大表現時「錦上添花」,給予更多的獎勵和肯定;對於一些比較不起眼或稀鬆平常的小成果,就比較容易忽略,或覺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