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公布108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及分布統計結果,揭露2019年受僱員工薪資中位數,公布薪資中位數最高、以及薪資持續成長的產業:
單就台積電而言,到2030年止,每年需要至少250名的半導體相關博士畢業生,但是頂尖研究型大學,每年只能提供300名給整個產業,怎麼夠?
S&P500 企業 CEO 薪水,大約是一般員工的 300 倍,相當於工作一天,可以抵員工一年賺得的薪水。為什麼他們可以領這麼多?
台灣想在這場疫後人才戰中扳回一城,就要從調薪開始!人才大未來關鍵報告:台灣薪酬結構有 3 大問題
2020 年 5 月 Airbnb 宣布裁員 1900 人、約占全球員工 25%,消息一出引起全球關注,但似乎沒什麼責怪企業的聲浪。
知名跨國企業知名跨國Unilever最近宣布,其紐西蘭分公司超過80位員工,將在2021年嘗試一周只工作4天,縮短員工的上班天數,工作效率會變好嗎?
近九成上班族考慮不等年終、直接跳槽,是什麼原因讓轉職者急著換工作?yes123求職網「年前跳槽風與企業徵才熱調查」解析農牛春節年前轉職與徵才現況。
企業陷於困境時,裁員、凍結人事(遇缺不補)是最常見的做法,一旦判斷失準,人才走了、基層也走了,穩定的員工平均年齡愈來愈高,這樣的公司該如何再撐下去?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院(IMD)發布「2020 年世界人才排名報告」,台灣排名世界第 20 名、亞洲第 3,優於日本、韓國,僅次於新加坡與香港。
台積電證實明年調整薪酬結構,調薪幅度達 2 成,平均薪資將來到基本工資的三倍。
每次看到媒體報導:老闆會苛扣員工薪水,想盡辦法用低薪壓榨員工。這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沒有員工,公司就賺不了錢。為何有公司會想苛扣員工薪水?
一次徵才經驗帶給我的慘痛教訓:技能可以教,而個性不能。Beyond.com 的研究告訴你,文化契合度是單一最重要的徵才準則,勝過經驗與學歷。
60% 企業會在經濟衰退期間凍結人事、停止招聘員工,25% 企業會進行裁員。然而,這項決定卻可能影響企業在衰退期後,能否跟著景氣復甦,快速重回正軌。
王品宣佈,從明年開始將針對基層員工調漲薪資,正職薪資從30K起跳。同時也提出「王品黑馬計畫」,招募30名儲備店長與儲備營運區主管。
台灣真的是過勞之島嗎?將中國、韓國、台灣、日本一起做比較,探究東亞國家的勞動狀況,發現台灣「這種階級」工時最長!
如果你是老闆,你要花小錢聘請10個人,還是用高薪換來一個超級傑出的「巨星級」員工?Netflix CEO 里德哈斯汀選擇後者,為什麼?
中秋節禮盒怎麼選、獎金發多少?調查:「鳳梨酥或蛋黃酥」是安全選擇,名列第 3 名的「文旦」員工真的不想要!
教育訓練總被抱怨:上課占用了上下班的時間、工作做不完沒時間上課、課程內容一點用都沒有。公司出錢培訓,為什麼員工不埋單?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經過 4 小時攻防,最終決議明年基本工資月薪為 24000 元,時薪則為 160 元,調幅創史上以來最小。
在疫情影響下,外送平台產業掀起一波浪潮,全台最大的外送平台foodpanda,首度公開他們的經營心法,為什麼他們能吸引萬名外送員加入?
我總是強調,處理「人」的問題,永遠應該優先於解決「事」的問題。因為找到對的人,他自然就能幫主管解決事情。主管的時間也就能空出來,做更多策略的思考。
「我們很注重抗壓性高,還有可以忍受挫折的能力,」他們觀察到,運動員出身的人,因為長期面對刻苦訓練、高壓比賽,耐力好,反應能力也好。
KLOOK宣布全球裁員160人,台灣則裁員46人,佔比約在3成左右。最主要的原因遣散的員工多為客服團隊,台灣則是KLOOK最大的客服中心之一。
薪資結構影響員工行為,不是只有發生在車廠的保養,房屋仲介,醫療保險,員工的甄選,以及醫生的醫療行為等都可能發生。